天天看點

《星球大戰3》《指環王1》等入選美國“國家寶藏”

澎湃新聞記者 程曉筠

每年,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都會遴選一批國産影片,讓其享受國寶級文化作品的待遇,永久收藏于美國國會圖書館,助其萬世流芳。當地時間12月14日,今年享此殊榮的25部影片名單出爐,其中不乏《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猛鬼街》《指環王1:護戒使者》和動畫電影《機器人總動員》這些全球觀衆耳熟能詳的作品。

《星球大戰3》《指環王1》等入選美國“國家寶藏”

《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海報。在“星戰”前傳三部曲推出後,本片又被重新排序為《星球大戰6》

近幾年來,美國國家電影保護局緊跟社會運動的趨勢,年底公布的這25部所謂經典作品,尤其偏重涉及黑人等少數族裔的題材,今年也不例外。這次新入庫的25部影片裡,包括有1997年上映的人物傳記片《哭泣的玫瑰》。該片由當時還是影壇新人的詹妮弗·洛佩茲領銜主演,根據墨西哥裔美國歌星賽琳娜·金塔尼利亞-佩雷斯的真實人生經曆改編。

《星球大戰3》《指環王1》等入選美國“國家寶藏”

《龍虎少年隊》海報

還有1975年上映的青春喜劇片《龍虎少年隊》。影片講述一群芝加哥高三學生的成長經曆,拍攝成本僅75萬美元,上映後卻拿下1300萬美元票房,是當年全美最賣座的獨立電影之一。

此外,1972年上映的《兒子離家時》,講述的是美國大蕭條時期南方一個黑人家庭的困苦經曆,曾在當年入選過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年度十佳榜單,還拿到了四項奧斯卡提名。

《星球大戰3》《指環王1》等入選美國“國家寶藏”

《尋找西瓜女》海報

而曾被譽為“新酷兒電影運動”代表作的《尋找西瓜女》,這次也同樣入選了榜單。這部由黑人女導演謝麗爾·鄧耶自編自導自演的僞紀錄片作品,曾在1996年拿下柏林電影節泰迪熊大獎,影史地位不容忽視。

《星球大戰3》《指環王1》等入選美國“國家寶藏”

《飛行高手》海報

重視黑人社群的态度,甚至也展現在了今年入榜的三部早期無聲電影裡。1926年上映的《飛行高手》的從主演到配角的全體演員都是非裔,當年上映時主攻的也是黑人觀衆市場。1930年完成的福音片《開往地獄的火車》則是由一位黑人傳教士自編自導,主要用于向美國各地的黑人教友宣講基督教義。還有短片《靈靈兄弟馬戲團》,按照國家電影保護局的官方說法,之是以會選擇這部三分鐘長度的新修複短片,也是因為片中所呈現的美國黑人群體,完全有别于美國早期電影作品裡遭刻意醜化奚落的形象,令人眼前一亮。

此外,今年還有三部影片關注的都是少數族裔群體在美國社會遭遇不公對待的主題,在美國種族沖突依然尖銳的今天,這些作品的入榜尤顯現實意義。

1970年拍攝的短片《29日安魂曲》記錄了1970年8月29日兩萬多名墨西哥裔美國人在洛杉矶舉行反戰遊行,以抗議美國政府發起越南戰争,結果遭遇警方強力驅逐,釀成多人死傷的慘劇。1971年完成的紀錄片《謀殺漢普頓》則講述了伊利諾伊州黑豹黨領袖弗雷德·漢普頓在1969年12月4日淩晨被芝加哥警方和美國聯邦調查局密謀暗殺的經過。還有1987年的《誰殺了陳果仁》則記錄了這名原本有着大好年華的華裔青年在自己新婚前夕被兩名白人男子毆打緻死的慘劇。

《星球大戰3》《指環王1》等入選美國“國家寶藏”

《誰殺了陳果仁》海報

除上述這些影片之外,今年的名單中還包括了懸念大師希區柯克的名作《火車怪客》、好萊塢經典懸疑片《蘭閨驚變》、“大門”樂隊鍵盤手Ray Manzarek早年完成的實驗短片《常青》和獲得1932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獎的《花與樹》等。

自1988年設立電影保護局、1989年第一次議定保護片目名單以來,截至今年已有825部影片被納入其保護範圍。入選影片長短不限,是否曾公映過也無關系,唯一要求是影片完成必須超過十年。按照篩選保護影片的一貫要求,今年入選的25部電影也都“在文化、曆史或美學上具有重要意義”,入選過程也一如以往:先由電影專家和普通觀衆給出提名名單(公衆可以登入國會圖書館官方網站遞交名單,今年有5000多部影片獲得公衆提名),彙總出的名單交給國會圖書館館長牽頭的二十多人的評議小組,由其最終敲定這25部作品。

然而,相比往年,今年還特别增加了網民投票的管道,《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和《指環王1:護戒使者》這兩部賣座大片的入選便源于此。

【2021年入選作品完整名單】(按時間排序)

1. 《歡欣》(Jubilo,1919)

2. 《靈靈兄弟馬戲團》(Ringling Brothers Parade Film 1902)

3. 《飛行高手》(The Flying Ace 1926)

4. 《開往地獄的列車》(Hellbound Train 1930)

5. 《花與樹》(Flowers and Trees 1932)

6. 《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a Train 1951)

7. 《蘭閨驚變》(What Ever Happened to Baby Jane? 1962)

8. 《常青》(Evergreen 1965)

9. 《29日安魂曲》(Requiem-29 1970)

10. 《謀殺漢普頓》(The Murder of Fred Hampton 1971)

11. 《粉紅色的火烈鳥》(Pink Flamingos 1972)

12. 《兒子離家時》(Sounder 1972)

13. 《漫長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 1973)

14. 《龍虎少年隊》(Cooley High 1975)

15. 《理查德·普賴爾:音樂會現場》(Richard Pryor: Live in Concert 1979)

16. 《墨西哥女人》(Chicana 1979)

17. 《世界産業勞工聯盟》(The Wobblies 1979)

18. 《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Star Wars Episode VI — Return of the Jedi 1983)

19. 《猛鬼街》(A Nightmare on Elm Street 1984)

20. 《别假正經》(Stop Making Sense 1984)

21. 《誰殺了陳果仁》(Who Killed Vincent Chin? 1987)

22. 《尋找西瓜女》(The Watermelon Woman 1996)

23. 《哭泣的玫瑰》(Selena 1997)

24. 《指環王1:護戒使者》(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2001)

25. 《機器人總動員》(WALL-E 2008)

責任編輯:張喆

校對:劉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