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木心生前的願望,是在美術館展出他的巨幅畫作中的局部與細節

他來得太晚了。

對于認識木心的人、讀到木心的人、他自己,以及漢語寫作來說,都是如此。

他被更多人認識的時候,已經是位長者,人們願意尊他為老師,聽他慢吞吞地講課;後來,他擁有了更多讀者,《文學回憶錄》讓他備受年輕人的喜愛,相見恨晚。但對羨慕張愛玲年少成名的木心來說,自己卻等到79歲,才第一次在大陸出版書籍。最初的《哥倫比亞的倒影》,也沒能掀起閱讀的熱潮,隻是本冷冷清清的文學作品,他依然渴望着能被更多人看到。然而,等到讓他成為一種現象的《文學回憶錄》出版時,已經是2013年,那時他已經辭世。

等到他更多的作品出版,人們才意識到,或許對整個漢語寫作來說,他也來得太遲了。那種幹淨的、沒有受到上世紀任何文化運動影響的文字,天然地呈現在讀者面前。或許以後,他還有更多的遲到——對他文學觀念的公正評價、對他作品的真正了解、《詩經演》等書籍中耗費的心血、更多尚未面世的遺作手稿、畫作……在現代,他慢吞吞的姿态與社會生活的快節奏格格不入,但也正是這種格格不入,吸引了更多人跟着他的影子,安靜而緩慢地前行。

木心生前的願望,是在美術館展出他的巨幅畫作中的局部與細節

本文出自《新京報·書評周刊》12月17日專題《遲到的人——木心逝世十周年紀念》的B08。

相關内容詳見:

木心的漢語歐羅巴之旅 | 紀念木心逝世十周年

撰文 | 宮子

八歲時,木心開始正式從師學習中國水墨畫,并在十七歲時離開烏鎮,前往杭州報考藝術專科學校。據他自己所說,離開烏鎮原因有二,其一是學習藝術,其二是為了逃婚。在杭州期間,木心一度轉而學習印象派油畫,他在《魚麗之宴》中如此記述——“更滑稽的是,我自以為出于‘流浪’‘失戀’‘奮鬥’的程序中,藝術家不是都要這樣折騰,千錘百煉,然後一舉成名的麼……不久,我棄長衫布鞋,取西裝革履,滿屋油彩氣味,畫具畫材狼藉,難怪老夫子要在他給我姐夫的信中,來那麼一句‘華而不實’”。同年,木心舉辦了個人第一個美術展。

木心生前的願望,是在美術館展出他的巨幅畫作中的局部與細節
木心生前的願望,是在美術館展出他的巨幅畫作中的局部與細節
木心生前的願望,是在美術館展出他的巨幅畫作中的局部與細節

《春夜》局部,1990年。

1946年,木心進入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繼續學習繪畫。後來因為參加學生運動而被上海美專開除。1950年,木心首次到藝術大師林風眠家中拜訪,此後,木心的繪畫風格開始發生改變。在進入工藝美術領域之後,木心的轉印畫風格便基本成型。在木心友人之子的回憶錄中,曾經描述過木心對于藝術創作的苛刻,“木心先生對林風眠很是推崇,那段時間他的構圖風格酷似林先生。我見過他作畫,他對自己的作品要求極嚴,對不滿意的作品就當場銷毀!”香港《中報》月刊記者采訪木心時,也曾稱贊過木心的畫作,“我們已聞悉他是個奇特的人,畫着奇妙的畫,待到目睹這成內建冊的傑作,完全超出我們宿構的臆想。華嚴深靈,變幻莫測,分不清何為必然何為偶然,何為表象何為觀念,隻覺得凜然、蕭然、翩然、陶然、盎然、嫣然……”。

木心生前的願望,是在美術館展出他的巨幅畫作中的局部與細節
木心生前的願望,是在美術館展出他的巨幅畫作中的局部與細節
木心生前的願望,是在美術館展出他的巨幅畫作中的局部與細節

《山水賦》,1991年。

雖然如此,但在美國時期,木心的轉印畫行情并不是很好。陳丹青在紐約與木心相識後,曾經嘗試聯系自己認識的畫廊老闆,想幫助木心賣畫,但當時識貨的買家并不多。然而在與畫作相關的轶事中,卻也有積極的時刻。木心在赴美辦簽證時,由于說不清楚動機,沒有親戚,婚姻狀況與年齡皆不符合,簽證直接被美國領事館的從業人員給退了出來,最後木心拿出了自己的畫,在幾個從業人員圍成一圈讨論鑒賞完畢之後,他們的态度立刻轉變,認為木心是美國需要的藝術人才,立刻準許了他的簽證。

木心生前的願望,是在美術館展出他的巨幅畫作中的局部與細節
木心生前的願望,是在美術館展出他的巨幅畫作中的局部與細節

《晴風》局部,1999年。

木心留下的畫作,也在今天烏鎮的木心美術館展出。在生前詢問木心對于美術館的想法時,木心隻有一個要求,就是希望未來美術館在空間上能夠展示出他巨幅畫作的局部。他非常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夠放大,能有觀者觀察到畫作中的局部與細節。

木心生前的願望,是在美術館展出他的巨幅畫作中的局部與細節
木心生前的願望,是在美術館展出他的巨幅畫作中的局部與細節
木心生前的願望,是在美術館展出他的巨幅畫作中的局部與細節

《五山》局部,2003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