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小的準噶爾,為什麼要與實力強大的清朝死磕?落得滅亡的下場

當俄羅斯進入西伯利亞以後(1582年),世界曆史進入了一個新的大棋局。在這個棋局裡,準噶爾與大清構成了最為緻命的替代競争關系。是以,康雍乾三代不計代價征讨,最終用中俄三個雙邊條約底定了勝利果實。

小小的準噶爾,為什麼要與實力強大的清朝死磕?落得滅亡的下場

準噶爾的危險性

由于奧斯曼對歐亞陸路交通的封鎖,内亞地區在15世紀-17世紀進入了一個凋敝時期。内陸衆多的強權逐一衰落,在與明朝九邊的對峙消耗中,蒙古分裂為三部,即:西部的衛拉特蒙古、南部的喀爾喀蒙古、北部的漠北蒙古;其中西部的衛拉特蒙古由于接近中亞和俄羅斯,率先接觸了16-17世紀流行的“絕對主義國家”觀念。這種觀念策源于西歐,帶有強烈的民族主義内涵,以建立絕對中央集權國家為目标,具有極強的族群整合能力。

《禦制準噶爾全部紀略》:……噶爾丹策零、于醜年死。策妄多爾濟那木紮勒年幼。其姊鄂蘭巴雅爾、同母出也。每以善言相勸。禁其淫亂。策妄多爾濟那木紮勒、年既長。遂不受其禁制。并聽讒言。謂其姊欲效俄羅斯、自立為扣肯汗。遂将鄂蘭巴雅爾拘系。并殺戮多宰桑。其後屠狗盜妻之事。無所不為。益無忌憚。

這就給東亞大陸帶來了新的潮流,在與俄羅斯對峙的互相塑造過程中,衛拉特蒙古的準噶爾部,在巴圖爾珲台吉、僧格兩代的帶領下,建立了“衛拉特聯盟”,制定《蒙古衛拉特法典》,将衛拉特四部納入一個統治體系之中。1672年,噶爾丹即位,1675年打敗衛拉特四部中實力第二的和碩特部,正式建立準噶爾汗國,外國史料也稱之為衛拉特帝國。

小小的準噶爾,為什麼要與實力強大的清朝死磕?落得滅亡的下場

準噶爾汗國與此前所見的鞑靼系遊牧人的帝國都完全不同,它是一種新的觀念和權力;

一、噶爾丹建立了“布達拉宮-伊犁”體系,用喇嘛教作為統一的意識形态,世俗權力中心又位于伊犁,形成一個類似俄羅斯的“東正教-克裡姆林宮”的權力格局,這是草原上前所未有的東西;

二、噶爾丹在汗國内部實行絕對主義國家,采取中央集權統治,鼓吹西歐式的近代民族主義,将各路封建貴族置于自己的強權之下,甚至積極活動莫斯科,要求沙俄遣返逃亡的貴族;

三、噶爾丹積極引進奧斯曼火器,建立了新式的火器騎兵,戰法上也積極更新,成為整個區域裡首屈一指的武力;

四、噶爾丹具有清晰的權力地理圖景,對東亞大陸北部的整個蒙古存在野心;再進一步,兼并整個蒙古之後,占領長城以南自然就是題中之義了。

毫無疑問,這樣就對源自東北亞南部的建州女真的大清國,構成了替代競争關系,且在各方面都更具有優勢。

小小的準噶爾,為什麼要與實力強大的清朝死磕?落得滅亡的下場

尼布楚條約蠟像

世界史背景

準噶爾汗國何以出現如此轉變呢?這是因為歐亞大陸突然出現了沙俄。

沙俄的擴張并不是遊牧民族遷徙,而是攜帶着更嚴密的社會組織方式,包括營地、寨堡、城堡,層層布局、網點控制;還有燧發槍、速射炮、棱堡等系統化的軍事力量;另外是社群、法庭、監獄、殖民機構、工商主體等等全新的東西。這套方式能夠徹底摧毀遊牧民族的反抗意志,将他們納入整個體系,淪為依附工商城鎮經濟的廉價勞動力,為歐洲皮毛和金屬制品市場而日夜工作。

在與俄國人的對抗中,準噶爾了解到了俄國全新的“絕對主義國家”觀念和全新的民族主義觀念,他們有樣學樣,很快就模仿俄國建立起了衛拉特帝國。與大清相比,準噶爾具有更多的近代化因素,這就不能不引起大清統治者的恐慌了。一旦與準噶爾的戰争失敗,整個東亞大陸都可能被準噶爾納入帝國體系之中。

而準噶爾之是以失敗,一方面是因為噶爾丹的過度自信、犯難涉險,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俄國也不願意東方出現一個與自己同質化的帝國,他們更希望東方繼續保持着落後和封閉,等待自己實力更強大時,再徐徐圖之,是以才與康熙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将準噶爾出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