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小應用有大市場 木瓜月曆的“瘦身”之道

應用圈裡一直有小與大的讨論,小而美還是大而全是應用的兩個普遍發展方向。29日,木瓜移動主辦了一場“就止于大”的線下沙龍,木瓜移動推出了重回國内市場的首款産品“木瓜月曆”,還有懶投資和塗書筆記的産品負責人一同探讨了“小應用有大市場”的話題。

目前國内市場,許多應用都在追求“bigger than bigger”的産品理念,不斷地在給自己的産品“做加法”,造成了移動應用産品的臃腫與同質化的現象。相反,一些“小而美”的應用通過給“做減法”的方式減少了使用者的思考成本,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小應用有大市場 木瓜月曆的“瘦身”之道

木瓜移動産品經理陳松

木瓜月曆産品負責人王天雄表示,現在應用的小意味着更加專業和深入,小而輕已經成為了一個趨勢,也是目前很多大應用沒有涉及的領域。并且在各方面成本上的投入也會較少,離最終使用者也會更近。

王天雄還提到,目前國内市場的小應用潮已經出現,生态競争正日趨激烈,而巨頭們也将加入行業的競争中來。隻有緊密圍繞強需求、能提供獨特服務的App才能夠更好地生存;同時,除傳統App外,web app借助微信生态圈等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懶投資應用負責人陳裕殷表示,正因為小是以才能更專注使用者核心需求,我們則是專注于理财,并且充分利用微信這個輕入口進行使用者擷取。

塗書筆記應用負責人谷一峰認為,小是切入細分市場的一種手段,可以更好地擷取使用者,從市場回報中不斷了解市場需求,小也可以變大。并且小可以展現在三方面,第一,需求小,隻着眼于一個需求;第二,使用者面向小;第三,核心輔助功能小。

木瓜月曆旗下“幹嘛”微信公衆賬号營運負責人艾博也為分享了“從0到30萬”的粉絲營運經驗以及微信與産品營運的橋梁關系。目前“幹嘛”團隊一共在營運北京幹嘛,上海幹嘛,深圳幹嘛三個微信公衆号。幹嘛是一些原創的發生在對應城市中的精品活動推薦,大部分都是吃喝玩樂相關。不到半年的時間北京幹嘛賬号已經積累30萬關注,最高日增長2萬人。上海幹嘛更是在不到兩個月實作10萬+的關注增長。

木瓜移動的産品經理陳松從“産品瘦身之道”的角度闡釋了“木瓜月曆”的産品理念。他介紹到,木瓜月曆隻保留了中國人使用月曆的基本需求,就是農曆,以及節假日,還原了月曆的本質。在記錄日程和好友生日方面,也是可以通過很簡單的操作完成記錄和提醒設定。

“日程協同分享為木瓜月曆的一個亮點,當建立一個日程,有可能是自己個人的安排,但也可能是跟别人一起的日程。”陳松說道。使用者可以在木瓜月曆裡面建立之後分享到微信。對方打開之後看到的是一個非常精美的日程邀請頁面,其可以選擇将日程添加到自己的木瓜月曆上。這也實作了一個即使不用登陸賬号,也可以跟朋友協同共享日程的功能。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2-14

本文作者:王聰彬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