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得到履歷方法

我不會海量投遞履歷。我會把所有目标機關,按照自己的評價體系,分出梯隊,一次隻給特定的三四家公司投履歷。一批如果失敗,再啟動下一批。

值得納入評價體系的公司名額包括:公司成長性、能擔任重要崗位的時間周期、薪酬、認識牛人的機會和頻率、是否可以獲得特别敬仰的師父、行業先進性、與我特長優勢的比對度、招收同齡同屆人員的規模、公司整體的審美水準。

在投出履歷之前,做足功課。研究這家公司的官網或者官微;認真閱讀媒體動态,特别是創始人的講話;體驗這家公司的産品,尤其是非主力産品;上論壇或者貼吧看看相關評論,但不盡信。

我會把投出的每份履歷,視為對這家公司的一次特定的溝通。沒有标準履歷一說,每份履歷都是專門準備的。

我的履歷核心内容隻會有一頁,其他皆為附件。履歷首頁是有助于建立信任的基本資訊,要盡可能簡潔。比如畢業院校、取得的最高榮譽、能為我背書的人、目标崗位、能力比對,還有一張體面的标準照,而不是藝術照、生活照、自拍照。

履歷裡附件包括:我對公司的認同和對目标工作的了解,我以往的實際經驗和相應的證明人,我的其他背景資料,主動提供社交媒體賬号。

我在發送履歷時,不會抖機靈,不會耍幽默。隻會老老實實地寫一封誠懇的郵件,把核心資訊寫在郵件正文裡,而不是扔在附件裡,用最小的格式把履歷做成附件,發出。不會附上特别大的圖檔或者其他檔案,也不會需要對方多次打開不同連結,而是一個可以快速打開、一次性看完的資訊組合方式。

如果我極其渴望一份特定的工作,我會努力在投遞履歷前,做一些外圍的示好。比如,結合自己的專業,幫這家公司做一些建設性的事情。

在面試時,進入公司現場,我會注意感受整體氛圍:是否夠開放?人與人之間是否有很多交流?每個人的狀态看起來如何?我的直覺感受是怎樣的?

面試時,我會用簡潔的表達方式。有問,必有答。回答中經常引用和提及在做功課時獲得的公司資訊,表現出對公司的熟悉度。

表現出願意學習的态度,但要表達能為公司做的貢獻,而不是表達自己是來學習的。

對薪酬問題,用坦率的态度直接談,有彈性,但也要有底線。彈性讓我不錯過長期來看的好機會,底線讓我避免掉進坑裡。如果在薪酬上做了較大讓步,開口提出建設性的辦法,比如,達到什麼标準公司應該加薪。

當面試官讓我發問時,絕對不問五險一金和年假制度(這種有的是機會私下問HR)。我會問幾個好問題,比如:我會和誰一起工作?如果我遇到問題,我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獲得指導?公司鼓勵什麼樣的溝通方式?公司希望我在三個月左右能達到什麼水準?在我以前,公司裡最優秀的新人是什麼樣的?

精心打扮,但不過分。手機調整到無聲。坐下就拿出筆記本。對面試官不要叫“某總”,張嘴就叫“老師”。

永遠不要讓對方知道,也許我手裡還有其他Offer。這種故作緊俏的做法非常不體面。有經驗的面試官不會是以緊張,反而懷疑你的誠意。

履歷裡不寫錯别字。面試時一直笑眯眯。

上一篇: Git 使用總結
下一篇: 2018-07-26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