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雲衆聲》第95期:業界大事接着看 HP成功收購Aruba;IBM戰略變動 前景發展被看好

本期的雲雲衆聲将讨論兩大話題:1.惠普以30億美元收購無線網絡強手Aruba;2.IBM投資被看好,戰略調整為發展。

<video src="http://220.181.117.188/120/33/89/bcloud/101641/ver_00_22-311476595-avc-229985-aac-32002-2533120-85764590-ed7a5ca04b706d407019b26a22042415-1425637319224.mp4?crypt=43aa7f2e205&amp;b=270&amp;nlh=4096&amp;nlt=60&amp;bf=61&amp;p2p=1&amp;video_type=mp4&amp;termid=2&amp;tss=no&amp;platid=2&amp;splatid=209&amp;its=0&amp;qos=5&amp;fcheck=0&amp;amltag=59889&amp;mltag=59889&amp;proxy=611247511&amp;uid=1780901802.rp&amp;keyitem=GOw_33YJAAbXYE-cnQwpfLlv_b2zAkYctFVqe5bsXQpaGNn3T1-vhw..&amp;ntm=1505979000&amp;nkey=7a5c8b5ea2fdc39f649b00b0245a8ce7&amp;nkey2=96b6722d1bdba3ebf9937ce794c62f81&amp;auth_key=1505979000-1-0-2-209-61eff53d9431d773fc6706a522e0d53e&amp;geo=CN-1-5-1&amp;mmsid=27697308&amp;tm=1505960784&amp;key=2ccd1ec2b93386eaddf3e4511b1de0c5&amp;payff=0&amp;cuid=101641&amp;vtype=21&amp;dur=2533&amp;p1=3&amp;p2=31&amp;p3=310&amp;cf=h5-android&amp;p=101&amp;playid=0&amp;tag=mobile&amp;sign=bcloud_101641&amp;pay=0&amp;ostype=android&amp;hwtype=un&amp;uuid=FE40757C69910631FEA6261E54E6B27A_0&amp;vid=9386300&amp;ajax=1&amp;_r=jsonp&amp;uidx=0&amp;errc=0&amp;gn=820&amp;ndtype=0&amp;vrtmcd=109&amp;buss=59889&amp;cips=106.38.103.170"></video>

嘉賓觀點提煉:

【0:00】惠普以30億美元收購無線網絡強手Aruba

從Aruba對惠普的價值來分析,HP和Aruba的結合是很合理的,HP更注重Aruba未來的發展前景。Aruba是一個很典型代表新興趨勢的東西,也代表惠普對新興的一個趨勢市場的渴望,但從HP的收購曆史來看,我們還需看以後的發展。HP除了發力無線網絡,同時兼顧了Helion雲的發展,在收購了桉樹的雲服務平台之後,兩條腿走路,也為使用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但HP的重點仍在OpenStack上。

【16:40】IBM投資被看好,戰略調整為發展

IBM針對未來業界的趨勢變化制定了自己主要的5個戰略的發展方向——CAMSS,而投資是必須的邏輯,被人看好是理所應當的,也看到了IBM在CAMSS領域的決心,如果IBM的實力非常強的話,它可以再提高一個量級。SoftLayer雲将迎來裸機Power8的加盟,這至少對于IBM内部來講是一個合力的展現,但是這個合力真正在市場上能起到多大的反響,我們還有待考察。純粹從兩者合力來講是應被推崇的,但由于兩者已經不是業界新品,結合的時間點之晚叫人不得不吐槽。IBM收購了深度學習初創企業Alchemy API從理論來講對Watson是一件好事,Alchemy API的主要作用是幫助Watson進行更好的非結構化資料分析,這個從長遠來看是一個非常必要的能力,這能幫助沃森完善自身的欠缺,沃森已經成為IBM未來一個增長的重要的引擎。

以下為訪談實錄:

惠普以30億美元收購無線網絡強手Aruba

楊昀煦:各位網友大家好,又到我們的《雲雲衆聲》了,由于昨天是元宵節。

趙效民:不知道大家吃的元宵好不好。

楊昀煦:好像說了這一顆元宵的熱量可是不少,三、四碗米飯,您一顆一顆就吃了。今天這個節氣是驚蜇,我們也隻能祝大家驚蜇快樂了。我們上次聊過的是惠普和IBM兩家現在新的戰略,因為畢竟是新的一年了,之前我們就有一個疑問,惠普這個企業收購文化是不是能讓Aruba來相信它,被它收購,現在我們新的消息已經出來了,惠普以30億美元已經收購了無線網絡集團Aruba,這個收購是一個怎樣模式呢?Aruba還有保持自己的什麼業務嗎?

趙效民:我覺得是這樣的,其實剛才主持人說了一個很好的點,就是驚蜇這個節氣,其實節氣的解釋可以簡單了解為春天裡邊萬物複蘇,有些什麼小植物小蟲子開始蠢蠢欲動了,對于開年的這些大的IT企業其實我們後續也會談到一些新的進展和動作。上周我們談到了惠普可能要收購Aruba,當然當時的意見有兩種,一種就是可能贊同它的收購,有一種是Aruba原來傳統的合作夥伴覺得它收購以後對前景比較悲觀。

但是,如果我們抛開任何所有雜念,這種單純來分析Aruba對惠普的價值,我當時分析是說贊同這種收購的,因為它從理論分析來講,它跟惠普之間的業務重合度是最低的,很低,相對于思科,當時我們也讨論了說思科為什麼不收購Aruba,如果從業務相關性來講應該是一個更合理的選擇,但是從業務的沖突性,這種相關的這樣一個覆寫的重合度來講,惠普和Aruba的結合應該是更合理的。

這周塵埃落定,但是我們也看到了Aruba的收入其實還并不是很高,還沒有達到10億美元級,但是反過來也可以認為一個初創公司或者一個新興的公司,或者你在一個技術領域裡邊很亮眼的一個新的公司,它的收入門檻就是10億美金,10億美金代表着它增益的收益值一個門檻,比如說它這次是30億美金收購了營業額為7.324億美金的Aruba,你可以看到,咱們不說股價,隻說它的收入,惠普用了30億美金收購了一個營業額才7.2,營業額不等于利潤,利潤才是你真金白銀能落到自己口袋裡的,你剩下的東西還得刨去成本,30億美金收購這些東西就相當于我買了一個300萬的房子,但是這個房子租金可能一個月才3000塊錢,300萬除以3000,你算算是多少錢才能把成本收回來。

是以說惠普收購Aruba其實更多是看重它未來的發展前景,我們從Aruba自己的業務的東西,它的前景是非常可觀的,它專注于無線網絡解決方案的提供,對于這個方面來講它真的是面向未來的,我們知道以前網絡都是有線的,有線的世界裡面統治者是思科,在無線的統治者裡面現在可能還沒有決出勝負來。是以我覺得30億美金是惠普買了它的無線解決方案的未來,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願景。但是我們剛才分析都是基于很純粹的理論性的分析,不夾雜任何外部的幹擾,如果我們加入進來之後我們再看這筆收入,我不能說是非常樂觀的,因為以惠普傳統的收購曆史來看,它的收購成功率似乎非常低,我認為惠普最成功的收購,或者說反過來相對來說它可能收購之後表現最好的一個可能就是它的3PAR存儲,你說它說夠3Com,收購其他一些存儲公司,其實最後表現并不是很亮麗的一些東西。

是以說惠普能不能擺脫一次收購殺手的這麼一個傳統的稱号,我覺得Aruba應該給它了一個鋒刃的機會,要不然你就進一步做實你是一個收購殺手,要不然就讓大家對你收購殺手這樣的看法有所改觀。但是我們回到這次讨論的主旨來講,我雙手贊成惠普收購Aruba,就是對于惠普本身來講,對于收購方來講的确是一個很好的增值的舉措。當然對Aruba來講是不是一件好事,就看我剛才說的是不是惠普還是一如既往地去傳承它這種收購殺手的稱号,還是就此能打消人們對惠普的收購的成見,這可能是真正的關鍵的節點。

因為Aruba真的是一個很典型代表新興趨勢的東西,也代表惠普對新興的一個趨勢市場的渴望,如果你這次收購又失敗了,或者它強調失敗的一個标準在于說你收購了這個公司它沒有進一步發揚光大,而是慢慢地消失在人的視野裡,這就是一個失敗的收購。是以我們要看到後續的标準,就是它到底是怎麼樣一種呈現。

楊昀煦:我們從新聞的資料裡面也看到了,Aruba本身是有1800名員工的,收購了以後是跟惠普将有怎樣的融合呢?管理層可能是惠普的人,技術研發就是Aruba自己。

趙效民:從收購的角度來講,我覺得按理說一個正常來講,如果你足夠尊重原來這個團隊,可能有一些跟這個團隊或者說跟這個技術,産品,路線發展可能并不大的部門,可能會有一個削減的東西,比如市場部門,它的PR部門可能會有一種融合,整合。但是,對于它團隊原有的一些這種個人魅力很強的一些精神領袖級别的人物,我相信不應該去削減,這些團隊比如說很牛逼的銷售,很強有力的技術大拿,研發人員,很有個人魅力的一些主管,我覺得這個必須要,以我的觀點要盡量去考量,因為你必須要,希望原有的團隊能給你貢獻更大的價值。

Aruba在我們看來是一個品牌,但是這個品牌真正有價值的是背後這群人,這群人如果消失了,這個品牌的價值可能會打很大的折扣。我并不是說否定這種可能,Aruba的人全消失了,全開除了或者他們全出走了,惠普再招一波人進來再支撐Aruba,就不可能成功嗎,這種可能性有,但是我絕對不相信它這種可能性比現有這些團隊主力成員保留下來的可能性更高,咱們就說兩權相害取其輕,就是這樣一個道理。

是以說我給惠普的建議在于說這種基礎的支援功能性的部門可以裁減合并,但是真正能展現Aruba靈魂的這些團隊和人物盡量保留,這樣才能真正保留它的價值。

楊昀煦:惠普除了在無線網絡方面有發力之外,它的Helion雲也是重新兼顧了,重新把AWS的産品線兼顧了一下。但是還是比不過OpenStack,您覺得它雲發展以後會有什麼樣的情況?

趙效民:它現在是兩條腿走路了,它現在已經收購了桉樹的雲服務平台之後,雲技術,它跟OpenStack這兩條線去整合,我覺得其實是給惠普使用者更多的選擇,因為OpenStack其實跟AWS這種相容性并不是特别高,但桉樹其實就比着AWS複制出來的一個雲服務的基礎性的平台。

我們在此要解釋一下,桉樹其實它從本質上來講跟OpenStack,跟ClouldStack,還有跟VMware的vClould其實是同一量級的,或者說同一層次的一個産品線,它也是一個綜合的雲管理平台的一個套件,它幫助使用者更好去管理你的雲的基礎設施,在基礎設施上能去更好自動編排你相應的應用的需求。這樣的一種解決方案其實相對來說如果放在整體業界是跟OpenStack是競争的關系,但是惠普把它給收購進來以後,形成了一個對客戶來說是更多的選擇,當然惠普也強調OpenStack目前仍然是他們最重的一個重點。

但是,桉樹進來其實是擴充了客戶的需求,比如說惠普使用者裡面也是70-80%的人更關注OpenStack,或者更喜歡OpenStack,那惠普的Helion的OpenStack這個版本就能滿足這幫人的要求,但另外一幫人可能并不喜歡OpenStack,但是我不見得說,剛才我們說70%-80%,那20%-30%裡面他們可能還會喜歡其他的人,其他的技術标準。理論來講惠普它其實也是,我們現在說的是私有雲,惠普它本身已經采用了這個VMware,本身也支援微軟的H​y​p​e​r​-​V​這些東西。

我們剛才隻是說開源的角度來講,OpenStack和桉樹都是開源的,開源的雲的方案裡面70%-80%如果喜歡OpenStack,剩下的他不争取了嗎?争取的這個就要就是能給你帶來更多的收益,前提來說你得衡量自己的成本,這個就靠惠普自己衡量了,我們也是單純的理論分析,它隻要提供一個多的選擇,就能争取多的一部分使用者,這個邏輯是成立的。

是以說它比其他的使用者,比其他的廠商,比如說IBM和思科在開源的雲平台方面隻提供OpenStack,當然思科也提供CloudStack,又不一樣了,CloudStack是OpenStack和桉樹,其實是三個主要的開源的雲平台,三家是競争,就看客戶的一種選擇了。思科選擇的是CloudStack加OpenStack,惠普選擇的是OpenStack加桉樹,IBM現在目前隻支援OpenStack,其實我覺得這就看大家的一種選擇的依據是不是到最終證明是合理的。

楊昀煦:是以現在它在雲方面兩條腿走路以後,肯定是對于惠普和其他廠商之間競争有優勢,但是它怎麼來解決自己的内部,就是兩個的競争關系呢?

趙效民:我覺得其實就看你的視角了,如果說是一個廠商它本身就有一種主觀意識了,我就想主推OpenStack,相對來說它在跟客戶的接觸過程中就會有意無意去主推OpenStack,如果客戶,這個廠商的意識就是為客戶服務,你需要什麼我給你提供什麼,這個時候他可能會去跟客戶說我現在有兩種選擇,你看你想要哪個,這個溝通的方式和技巧,方向,是不一樣的。

如果我主推OpenStack,可能在溝通中我會給你不同的心理暗示,桉樹OpenStack更好,但是如果換個方向,換個角度,你需要什麼我給你提供什麼,我會充分介紹這兩款平台方案的優勢,劣勢,還有他們可能最佳的應用場景供你選擇,這個客戶可能就會更buy in一些,我根據這麼一個東西,反而後邊都等得到惠普商業的技術支援,對于開源的這種使用者其實可能更重要,因為開源的産品給人更多一種感覺是它可能缺乏技術支援,隻有在大的商業公司采納以後形成了自己的這種解決方案,才可能享用到相應的這種比較合理的有保障性的技術支援,可能是客戶更看重的。

是以說這取決于惠普的主觀意願了,惠普現在說的是它的重點應該還在OpenStack,但是我不知道它到底跟客戶溝通時候的技巧,方法到底是什麼,是以我無從判斷,但是我隻能說給你提供兩種可能的場景,這個場景對于客戶來講感受是不一樣的,客戶的選擇可能也是不一樣。一種可能是被一種心理暗示不斷帶着走的選擇,另外一種可能真的是一種很開放的,我聽了你一種完整的毫無保留的透明的介紹,我根據我的需求我自己做出選擇,這個是不一樣的。

楊昀煦:是以我們也是看看以後發展得怎麼樣。

趙效民:對。

楊昀煦:如此我們看過惠普當然要延續聊一下我們上周聊過的IBM,IBM這次也是大手筆投資了40億,但是對于之前他們營收可能不太理想,CEO也并沒有表示一些什麼,不好意思,我們不太好。您對它投資以後發展的前景怎麼看呢?

趙效民:因為這個新聞源自于美國IBM的一個合作夥伴它主要的意思表達,但是我覺得它這個意思比較有代表性,在于說我們首先這樣一個邏輯,我們去分析這個問題,IBM針對未來業界的趨勢變化制定了自己主要的5個戰略的發展方向,這5個戰略發展方向我們上周也談到了,是CAMSS,這個C代表雲,A代表分析,代表大資料,M代表移動,兩個S分别代表社交和安全。我已經确立好這5個戰略方向了,而且我們已經真的是從各方面來分析都認為這5個戰略方向的确是未來IT發展所需要的,那你必須要投資,這是一個很合邏輯下來分析的結果。

IBM現在所做的其實就是合乎邏輯的一種投資,理所應當會被人覺得看好,我相信它如果這次要投資不是40億,它要投資100億可能外界人覺得會更好,隻是這個東西對IBM來講你的現金流,你的這種到底資金儲備的實力,我相信如果IBM的實力非常強的話,它可以再提高一個量級,隻是說它現在真的從綜合考量,因為除了CAMSS之外還有其他需要研發的,你基礎的半導體技術,你基礎的一些存儲技術,你未來的計算機形态都需要發展,這個東西并不是說能包括在CAMSS裡面的,是以說IBM已經強調了這樣的一種趨勢,而且這種趨勢已經被業界認可,接下來IBM為這個趨勢來去投資理所應當會被它的合作夥伴所看好,至少比那些IBM不投資會更看好。

是以這個新聞本身沒什麼太大的亮點,如果按這個邏輯分析來講是沒有太大亮點,但是我為什麼選擇這條新聞來講,是因為我們也看到了IBM在這5個領域的決心,是以說為這一塊再去投資40億美金,肯定會砸出個響來,這個響有多大咱就不好說了,但是這個響的方向絕對是正确的。

有一句話我覺得特别有道理,如果你在一個錯誤的道路上跑得更快,其實是你失敗得更快。你在錯誤上的道路停止了腳步,其實是一種進步。如果你已經在正确的道路上再去加把油的話,沒有理由不給你點贊,也許你40億美金,咱說句不好聽的,哪怕以中國的這種腐敗來推測,你40億美金裡邊真正能用到CAMSS的可能也就是5億美金,1億美金,它總比你一分錢不掏好。

是以說從一個絕對的量化角度來講,我也要為IBM這次投資點贊一下,我不能說40億美金IBM就在業界領先了,但是對IBM自身來講肯定是好的一件事情,我已經對症下藥了,我現在已經知道這個病症我下猛藥肯定是好事,但是這個藥到底有多少能被你身體吸收,它多少能被你吸收點,吸收點也對病症是有好事的,是以對IBM本身來講我覺得是值得稱贊的一件事情。

楊昀煦:是以它的大方向沒錯,在CAMSS上,具體到它的行為上,行動力上,我們先說說開頭的C,就是Cloud,SoftLayer将迎來裸機Power8的加盟,是以Power8和SoftLayer之間是一個雙赢的局面嗎?

趙效民:你可以這麼了解,至少對于IBM内部來講是一個合力的展現,但是這個合力真正在市場上能起到多大的反響,我們還有待考察,但我們一定要分析出這麼一個邏輯,Power8是好的,SoftLayer也是好的,我們隻是純粹來分析兩者結合在一起理應能變得更好,這是一個理論的。但是我們必須要理論加實踐來去結合,是以說要放在一個更寬的層面去看,SoftLayer要看你在業界的影響力是不是持續上升,如果大家對你的關注度持續降低,你新的使用者增長率持續降低,那它能帶給客戶的這種價值也會降低。反過來說它帶給Power8這種幫助作用也會降低,你要從Power8本身來講它技術是好的,現在說能提供Power8這種OpenPower裸機的服務,裸機服務上邊到底能跑什麼樣的應用,到底能提供有多豐富的應用場景,它也代表了這種Power8對SoftLayer的價值,如果說你這個東西隻是一個裝置放在那了,上邊沒人用,對SoftLayer也沒有意義,是以這是相輔相成的一件事情。

是以,這件事本身我并不認為它代表了多大的現實的價值,但是它代表了一種趨勢在于說Power其實是越來越會跟雲緊密結合在一起,但是我必須要吐一次槽,Power8是去年基本上是4月份,幾月份釋出了,快一年了才進入SoftLayer,我真的不認為這是一個好事。

雖然說你要抛開任何的觀點隻是單純說SoftLayer和Power8的結合這是好事,現在再說得極端一些,如果兩年以後這倆人說在一起你說還有意義嗎,三年以後可能Power9出來了,是以這個東西真的在于時效性,作為媒體人都知道,今天釋出的一個新的重要事情,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極端的例子,我現在寫一篇911的報道,誰會看,2001年的911事件我現在寫一篇特詳細的當時怎麼炸的,沒用,等于說你現在去年剛推出一個Power8,按理說最理想的狀态就是它釋出的同時,SoftLayer是上線了,等于說釋出的同時SoftLayer已經提供Power8的裸機服務了,這是最理想的。

其次,要不然你再往後拖延一周,要不拖一個月,一個季度,現在就拖一年,你要拖三年以後,我們這個解決方案已經很完備了,好比說你現在做一個911的報道,肯定會比當時做911報道更詳細,你能寫出100頁的報告回來,但是誰去關注。三年以後,你說SoftLayer和Power8我們能提供100多個場景,但是人家場景可能已經不在這了,是以這一點我非常吐槽的一點,IBM的雲和自己的相關業務線的結合一定要更緊密一些,一定要進一步緊密一些,這個是我給IBM的一個忠告,否則你沒法發揮出你整體雲的協同效應,除非你不關注硬體了,要不然你趁早把Power賣了,如果你不想把Power賣了,為什麼自身的雲你都不盡快去支援你自家的東西,這是很詭異的一個問題,而且可能會涉及到IBM自身的制度流程的一個問題,但是不可否認我從外界人的角度必須要提出這樣一個質問,Power8釋出了10個月之後才進入SoftLayer,這個進度實在是太慢了,我必須要提出批評。

但是,從單純Power8和SoftLayer的結合我還是要給予一個正面的評價,它會讓更多的人通過SoftLayer來去了解體會到Power8的優勢,對于Power8本身系統的外延發展,有些人可能不見得,就是要用雲,但是可能通過它的一些宣傳,或者是外延的一些延展,可能讓大家進一步知道Power8的好處,可能是不是能進一步促進你Power System的複興,我覺得這都是有可能的。有可能的事情就值得我們去付出相應的努力,你可能認為這個可能性比較小,可能性比較小你可能付出努力小一些,但是你不能不付出努力,這是我給IBM未來的一種期望值,盡量能把你的,如果你認為雲是未來很重要的一個發展趨勢,那你要把你的雲盡量跟你現有的業務,不管是硬體軟體,其他的服務,能更快地結合出來,現在給人感覺還是一種各自為政的感覺,我真的想不出來你新發的一個硬體還是提供一個裸機的服務,你進駐SoftLayer能用10個月的時間,這個是讓我真的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件事情。

當然如果IBM能給我提供一個非常充足的理由的解釋,我願意在此道歉,我的質疑可能是無理的,是強詞奪理的,是無端的指責那我願意道歉,但我真的希望說IBM能在這個方面做得更好一些。

楊昀煦:它現在隻要把兩樣結合起來,還是對客戶來說是有利的。

趙效民:獨一無二的能力,我剛才說這個東西是獨一無二的,但是這個能力是不是客戶所需要的,我們舉個最極端的例子,我這人可能願意舉極端的例子,但是極端的例子會給大家一個深刻的印象。

比如說我這個人擤鼻涕能擤100米,這是獨一無二的能力吧,但是這能力誰需要啊,這個東西是以我舉的例子在于說你現在這兩個結合,理論來講是結合成很獨一無二的能力,但是這個能力必須要切合到使用者的實際需求中,是以說這個東西就是一個道理,很多使用者我給你一台很牛的電腦,如果這個電腦上邊沒有軟體,它的處理性能理論上比現在的X86高一萬倍什麼的,對客戶有意義嗎?你上邊裝個作業系統也裝不了,玩個遊戲也玩不了,你就算空談我的性能比你高,沒有意義。就像我說你擤鼻涕擤出100米我還覺得惡心呢,你覺得你這是一個超能力,誰需要啊。

是以說以這樣的一個極端的例子,我希望大家能看出一個很淺顯的道理,我希望在現實的實際的應用的過程中,SoftLayer加Power8的理論上一種美好的願景,能真正在現實中實作,這是我的一個衷心的希望。

楊昀煦:也希望Power8和SoftLayer能在得到市場特别大反響的同時又能緊密結合,為IBM産生更多的利益。這種Power8叫好不叫座的情況同樣存在Watson上面,之前我好像還在微信播報裡面說過它跟日本的一個機器人合作,還用于教授日語,請問日語有多少人要學習呢,這一點也是值得思考的,它現在收購了一個深度學習初創企業Alchemy API,目的是為了讓Watson更受到市場的關注,這是一個什麼情況?

趙效民:我們現在還是說從理論來講對Watson肯定是一件好事,Alchemy API其實它的主要作用是幫助Watson能更好進行非結構化資料的分析,這個東西其實我們從長遠來看它其實是一個非常必要的能力,因為未來很多我們更多的資料組成的比例,應該是非結構化資料,非結構化資料才可能是未來的可能的一個資料的金礦在裡面。

這個時候Watson目前來看它可能是有些欠缺,還是有些欠缺,是以說它收購這樣的API能更好去銜接相關的這種非結構化資料,供他來分析,我覺得對Watson本身的能力來講,從理論分析來講毋庸置疑是一件好事,但是我們一定要強調理論到實踐它肯定會打折扣的。就是成功與否就看你的折扣高低,如果你的折扣很小,那它就是成功的,如果你已經打了九折的折扣,你不能認為它是成功的,是以說我覺得未來我們也不必多加評論,我們隻是舉出這個點,Watson還欠缺什麼,這次IBM給它補齊了一塊,這對Watson的确是一件好事,Watson對非結構化資料的分析能力的顯著提升,這是我們合理的期望,但是是不是說真能如願我們要看後續的報道。

但是,從這一點我們也看到IBM正在不遺餘力來加強Watson本身的實力,因為Watson已經算是IBM的一個事業部了,或者說認為是它未來一個增長的重要的引擎,這個引擎你必須要是多方面的。引擎我們知道同樣的一款引擎可能可以适用于轎車,也可以适用于越野車,SUV,隻是你通過不同的調校配不同的變速箱,但是這個發動機本身是不變的,如果說Watson是這樣一個發動機,我外圍可能配了不同的應用場景,有轎車的應用場景有SUV越野車的應用場景,它作為引擎你應該提供你自身應該有的能力,是以說現在是把這個引擎進一步補全,進一步豐富了它的功能性和完善了它的能力,就要配不同的變速箱,不同的齒輪的調校,看來能産生一個什麼樣新的動力輸出和結果。

有些發動機如果它設計得比較失敗,可能就是隻能适應某種廠商,我隻能跑在奧拓上,我放在吉普車上都不行,放到三蹦子上也不行,這肯定會限制引擎的适用範圍。

Watson我覺得它的目标應該是一個通用的能适應更大的,更廣泛的應用場景的資料引擎,我不知道我這麼分析,這麼比喻你能了解嗎。Alchemy API其實是給這個引擎提供了更完善的,更完整的能力保障。

楊昀煦:是以接下來它還是需要一段時間去發展。

趙效民:對,據我所知Watson中文很差,英文很牛,日文是不是現在好起來了,中文很差,這個東西中文隻要語音的東西,其實就是一個非結構化資料,從資料本身結構就是一個非結構化資料,它并不是一個很現成很規範性的資料的格式。你對于Watson來講要想服務更多的中國使用者,你不會中文行嗎,好比一個外企在中國的高管,他要不然就應該是能聽懂中國話的一個高管,這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了。再更好的選擇,他既能聽又能說,是以說Watson現在要面臨的就是你要不然先收集好這些中文的資訊,你能做自己的分析,接下來你再以比較合适合理的一種中文方式表達出你的結果,這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中文大家都知道網上有很多段子,能把外國人逼瘋了,這個到底是什麼意思,意思意思,我沒有别的意思,你給我談談這到底是什麼意思,這類的話已經很多了。

是以說這類的話如果說到Watson裡面我不知道它會産生什麼樣的一種判斷,是以說這個東西任重而道遠,對于中國來講。但是,從本質來講這件事對于Watson絕對是好事,我們希望這種好事能真正成為美國人的好事,日本人的好事,最終成為中國人的好事,這是我們的一個合理的期待。

楊昀煦:IBM總共投入了剛剛說了40億在CAMSS五大項上,Watson的預算也有10億美元這麼多,IBM現在到底想要幹嗎?

趙效民:Watson其實有些人會把它放在CAMSS的A級别,在我眼中它不僅僅是A,我覺得它有點像I,intelligence,就是智能的一種感覺,它真的是代表了,A是代表了我幫助你去認知這個世界,智能是我還能給你提供一個更合理化的建議,或者這麼說,智能在于說最原始的智能,或者我們看到表象的智能,是我能根據外界的變化做出一個相應合理的自身的調整,這是一種智能。

比如說你覺得冷了你會穿衣服,你覺得熱了你會脫衣服,你覺得髒了你會洗澡,這就是一種智能的表現。如果沒智能隻能是被動接受這些東西,我做分析,分析完了以後給出結果,誰在做出這種反應,是人,好比說你說機器出現什麼一些故障,這故障出了該怎麼辦,如果是智能的人,智能機器人可能會有最大限度的地方自我調整,哪塊的裝置精度不過了我做一個那種。現有的東西可能出故障了,隻會提醒人我出故障了,告訴你可能我的故障源在哪,這個人可能才會去看,A現在目前做的就是這些事情,它收集更可能多的社會的一些資料,告訴你可能的社會的規律,這規律包括了比如說主持人你從早晨起床到晚上,你的一些行為規律,它通過不同的這種方式資料的路徑給你抓取出來,分析出來了,我告訴你,這個人他早晨用什麼牙膏,早晨吃的什麼飯,口味鹹淡是多少或者怎麼着,它隻是告訴你這麼一個事實而已。但是Watson是在這個事實之上會有一個反應,最近可能有一個比較受歡迎的卡通片,叫《超能陸戰隊》,裡面有一個大白叫Baymax,你看了會能夠感覺到什麼叫智能,在于說如果說A是我分析你這個人,我分析你的健康狀況我告訴你,分析出你的血象有哪些合格,哪些不合格,你的尿樣有哪些合格不合格,僅此而已,它可能會有一個更确切分析出來。

但是,對于這些資料的了解在于人看,我這個血液血管心髒都還好,但是你看那Baymax,《超能陸戰隊》那個機器人根據這個數值會給你一個建議,你應該少喝什麼東西了,這就是一種智能,它會根據相關數值的變化産生相關的結果,這就是一種很智能的互動。為什麼IBM把Watson單獨提成一個部門是有道理的,是以我們也希望IBM對Watson的投資能帶來我們所設想的那種人工智能的場景,也許現在Watson是未來人工智能世界的一個最原始的雛形,當然我們也報以衷心的祝願,因為我覺得未來智能世界必将到來,我們也希望能像類似于Watson這樣的底層的技術能有更快的發展。

楊昀煦:是以我們也希望IBM,或者是惠普來說,都能根據自己定好的目标一步一步走得更好,我們今天就到這了,謝謝各位網友,下期見。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7-14

本文作者:孫博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