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正在熱映的《八月未央》看了嗎?
上映不到一周,評分就趴在3.8一動不動。

坦白講,廠長看得尴尬到摳出“魔仙堡”的水準,甚至懷疑現在是不是2021年。
是的,誰能想到啊,都2021年了,大銀幕上還在演閨蜜同搶一個男人。
男主還在發表何書桓式語錄:
“背叛自己的心也是背叛”
“第一次愛一個人原來心會痛”
台詞矯揉造作不說,狗血橋段更一出接一出。
記得有一幕是,女孩在失戀後,泡在浴缸裡割腕......在特寫鏡頭下,血在水中逐漸散開。
OMG,看到這,我真替郭敬明導演感到高興,因為他的“疼痛青春”算是後繼有人了。
玩笑歸玩笑,正經講,《八月未央》确實辜負了觀衆對它的期待。
要知道在立項伊始,它可被視作《七月與安生》的姊妹篇,并且,别說貢獻“雙黃蛋影後”了,不少觀衆都為演員感到可惜。
其中,被提到最多的就是鐘楚曦。
相比羅晉、譚松韻,鐘楚曦的這次失利不算偶然。
有網友做過粗略統計,該片已經是她在《芳華》之後拍的第七部爛片,至今沒有一部拿得出手的作品。
與之相反,同期的另外兩位馮女郎,卻都有了代表作:苗苗《我是餘歡水》、楊采钰《大江大河2》。
一直以來,靠臉刷屏,“一個美美的花瓶”,是外界對她的刻闆印象。
不可否認,鐘楚曦的外貌确實很絕。
她有着近乎完美的五官比例,流暢的臉部線條,四肢纖長,體态婀娜,往那一站,散發着妥妥的女模範兒。
可清新動人,可風情萬種。
攝影師鏡頭下的她,就從未垮過。
而她的美,被導演用在電影裡,呈現在大銀幕上,則被放大數倍。
相信,不止廠長一個人記得《芳華》裡的蕭穗子,她的笑明亮似陽光,誰看了都心頭一暖。
還有她那舉手投足間,一招一式,呼之欲出的藝術感,隻可意會“韻味”兩個字。
到了《荞麥瘋長》,她收起含蓄,肆意張揚。
同樣是飾演一位舞者,她時而化身夢露,神采飛揚,熱情似火,像一朵豔麗的帶刺玫瑰。
時而穿一襲紅裙,來一段靈魂之舞。
可動可靜。
她身穿吊帶、高開叉墨綠長裙的那一幕,真真是美得不可方物。
以至于觀衆都感歎,單鐘楚曦就值回票價了!!!
還有《寵愛》裡,鐘楚曦和陳偉霆暧昧互動,更是掰彎了不少直女。
但,即便如此,廠長依然覺得用“花瓶”簡單概括鐘楚曦,是片面的。
有一種理論是,外表出衆的人面對的誘惑很多,選擇更多,是以付出的代價也更多。
且她們的付出,很輕易被外表所掩蓋。
是的,鐘楚曦就是如此。
外界隻記得她的美,卻忘了《芳華》裡的三位新面孔,隻有她提名金馬獎最佳新人演員,在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拿下最佳新人。
雖然《荞麥瘋長》讓觀衆大呼毀三觀,但鐘楚曦的表現,情感飽滿,自然細膩。
從她的眼神中,能看出角色對舞蹈的熱愛,對舞台的憧憬。
當李麥遭到現實毒打,離夢想越來越遠,她眼中的炙熱消失了,轉而變得空洞,滿是絕望。
她渾身每一個細胞的反抗、掙紮,讓人看了汗毛豎起,無比揪心。
看到她赤腳在雨中絕望的舞動,對她的心疼溢于言表。
仔細回味鐘楚曦的表演,你會發現她有讓人産生共情的能力。
看到這,或許有人會質疑廠長前後沖突,話說前面不是提到她總是拍爛片,沒好作品嗎???
講真,這真的不沖突。
畢竟有點人生經曆,在社會上“混”過的都知道,機遇是門玄學,成功更沒有定數。
一個好劇本、适合的角色,對演員來說是可遇不可求的。
而作為被動的個人,鐘楚曦做的已經超過了很多人。
廠長個人很喜歡她對于“野心”的解讀——
我野心是挺大的,這也沒什麼好避諱的......我覺得野心沒有什麼不好的;
隻要是我想要,就真的會去做,隻要我自己夠想、夠渴望的話。
每個人内心都有想得到的東西,但卻并非誰都能像她一樣大方追求,且堅定的一步一個腳印達到。
好比她被馮小剛選中,就不單純是運氣。
其實,鐘楚曦早在兒時就向往當演員。
但普通人家出生,哪裡有門道呢,是以按照家人的意思,她從3歲開始被送去舞蹈班學習跳舞。
由于先天條件,加勤奮刻苦,從開始的興趣使然,到被上海戲劇學院舞蹈學院錄取。
然而,她并沒有放棄演員夢,而是通過努力,成為該學院成功轉系第一人,并且在畢業時,還拿到全院專業課最高分以及最高獎學金。
現如今看,成績金光閃閃,而在鐘楚曦的回憶裡,剛轉專業的日子苦不堪言,她為了不落後,加班加點學習功課,排練獨幕喜劇,付出了不知多少。
可是,演員哪裡是那麼好當的呢?
剛畢業的鐘楚曦,一度沒有工作,迫于生活壓力,她轉而當兼職模特。
當然,用她的話說,模特也沒當,畢竟這段經曆讓她面對鏡頭不會拘謹,能自如的流露情感。
事實證明,上述這些經曆都為她被選中參演《芳華》,做了鋪墊。
因為當時的選角門檻就是會跳舞,外加她遊刃有餘的表現,一切皆水到渠成。
此時此刻,鐘楚曦能做的,就是抓住每一個機會。
為了在鏡頭裡成為最吸睛的存在,她可謂是頗下功夫。
她很注重外形。
她認為演員的臉、手,身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是表演的道具,必須要具備配合角色的美感。
她可以扮醜。
飾演氣質舞者,又發奮減肥健身。
兩周的時間,每天三點一線,排練、健身、休息,通過負重卷腹、平闆支撐,實作華麗蛻變。
她願意為了角色,進行各種嘗試。
比如《芳華》中泳池邊的一場戲,導演臨時提議,讓線條感很好的鐘楚曦從跳闆往泳池裡跳。
盡管當時她有點兒害怕,卻還是邁出了那步。
由于沒有經驗,她不會像專業運動員那樣,入水前減少身體和水面的撞擊,是以能看到,她的臉和上半身幾乎是正面落水。
每一次入水,就像一個人狠狠扇了她一耳光。
拍到最後,她面部紅腫,疼的撕心裂肺。
同樣是水戲,她在《荞麥瘋長》裡那段水下跳舞,美到窒息。
但隔着螢幕的我們并不知道,鐘楚曦面對的考驗簡直不要太多。
耳鳴、近視引發的眼壓高、過低的水溫、高難度的動作......
兩個小時的拍攝結束後,她不能控制的抖動。
包括鐘楚曦的強項:舞蹈。
很多人想當然覺得她拍起來簡直小菜一碟,一條過,其實不然。
舞蹈指導許芳宜(瑪莎·葛蘭姆舞團的前首席舞者、國際知名舞蹈家)就直言,她對鐘楚曦的要求,從來都不是擺擺樣子,而是要求她每個動作都展現到極緻。
展現一個真正舞者的姿态。
講真,回顧鐘楚曦走過的每一步,廠長切實感受到那句老話,“比你漂亮的人還比你努力”。
盡管她做的這些,可能隻是分内事,作為演員,她的路也還很長。
但從始至終,我們都無需去懷疑,她會放棄,自甘堕落,而是很笃定,她會走得很好。
記得《芳華》殺青後,鐘楚曦說,“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光,能讓我看到光,我就朝着光奔跑”。
是的,能朝着目标不帶猶豫的直行,本就意味着距離終點又近了一步。
當然,不隻是鐘楚曦,我們每一個人都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