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普通人》——什麼樣的家庭是好家庭?

近期播出的英劇《普通人》(Normal People),現豆瓣評分8.8。這部劇主要是講在愛爾蘭小鎮長大的男女主人公(康奈爾和瑪麗安娜)從高中到大學的青春愛情故事。接着上一篇,本文側重從家庭教育方面來分析下。

劇中康奈爾和瑪麗安娜都是聰明好學,高中畢業後都被愛爾蘭頂級大學錄取,并且大學裡還都是各自系的獎學金的獲得者。按照中國的好學生标準,這兩個也是妥妥的學霸了。學業的成功當然離不開他們自身的努力,然而不一樣的家庭給他們的影響截然不同。達到想要的目标,除了自身的努力,與家庭教育,家庭環境也有很大關系,不同的家境會給人不一樣的起點,甚至影響一生。讓我們來看看家庭教育都給他們帶來了什麼呢?什麼樣的家庭才是好家庭?

《普通人》——什麼樣的家庭是好家庭?

康奈爾和瑪麗安娜

瑪麗安娜有一個律師母親和一個哥哥。家族富裕,在不同地方有房産準确的說更像度假的莊園府邸。這樣的條件,觀衆甚至她的同學一般會認為她會是一個受寵的公主。然而,她在家裡地位并非如此,母親一味護着她的哥哥,眼睜睜看着他哥哥惡語相向卻從不替瑪麗安娜說話。他哥哥也并沒有表現出絲毫愛護她的意思,隻是關心她出門不要給自己丢臉。這樣的家庭,常造成了瑪麗安娜内心的自我否定,缺乏安全感,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

康奈爾母親是一個清潔工,甚至有的時候工資都不能保證全部拿到。但是康奈爾的母親卻完美诠釋了如何教出了擁有無數好品格的兒子,堪稱一個慈母+嚴父合二為一的典範。在這一點上,她做的實在太成功了。

《普通人》——什麼樣的家庭是好家庭?

康奈爾母親

尊重

給兒子自由,相信兒子可以處理好關系。從康奈爾母親對兒子青春期性的态度上可以看出,她是很信任兒子的,并不會管太多。

然而,康母并非完全對康奈爾放任不管,置之不理。當她發現康奈爾和瑪麗安娜秘密戀愛,然而他卻在舞會邀請另一個女生時,康母立馬表明自己的态度。她極其生氣地中途從兒子車上下來,義正嚴辭的指出康奈爾的錯誤做法,并完全站在瑪麗安娜一邊替她感到不值。這更教給了康奈爾什麼是尊重。

現代著名學者、詩人、曆史家、文學家、哲學家胡适和他的母親的故事也印證了這一點的重要性。胡适自幼喪父,又值家道中落,母親在困境中擔當起了生活重任。母親對他很多時候是慈愛的,但有礙人格尊嚴的事,母親是絕不寬容的。母親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母親以身示範對胡适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和影響,讓胡适懂得了自己什麼事該做能做,什麼事不該做也不能做。

《普通人》——什麼樣的家庭是好家庭?

康奈爾母親安慰瑪麗安娜

感激

一件小事,康母在跟康奈爾讀大學後一次電話中,特别強調要他感謝瑪麗安娜給他介紹工作。哪怕那工作其實是瑪麗安娜介紹給康奈爾的一個朋友幫忙找的,也就算說瑪麗安娜隻是間接的幫了忙,康母也一定堅持要康奈爾表達感謝。“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學會感激,康母又給康奈爾上了一課。

自食其力

縱使經濟上窘迫,康母用自己的行動也教給了康奈爾如何自食其力。康奈爾很多時間在飯店,圖書館等等打工來賺自己的生活費和住宿費。康母以身示範,教給了康奈爾自食其力。

關愛

就像《哪咤》裡面一樣,哪咤媽媽再忙也抽出時間陪伴他。即便不在一個地方,康母和康奈爾的電話也是很溫馨的,最後都會不吝啬的表達愛。相比之下,瑪麗安娜和母親則是非必要不會通話,非必要不會見面。即便是聖誕節,她也會以忙而拒絕。康奈爾家的聖誕則充滿歡聲笑語,溫暖着每一個人。

康奈爾擁有這樣的母親,瑪麗安娜也着實羨慕。家庭教育,康母完勝。良好的家庭教育,有愛的家庭環境比金錢的多少更重要。一位好的母親給子女無盡關愛,能教育自己孩子懂得尊重,學會感激,自食其力,這些品質對子女來說在哪裡都是一筆無形的巨大财富。

作者簡介:靜語 <頭條号 靜之随筆> 旅居紐西蘭,記錄生活點滴感悟;在路上,寫下你我眼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