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風雲驚塞煙,嫖姚智勇冠軍前。披堅執銳猶黃口,點将封侯趁少年。鐵騎猛封狼居胥, 金戈狂掃焉支山。此生若增廿年,馬踏匈奴過燕然。”,這首《七律 茂陵懷霍去病》的作者是一個不知名的人。曆史上寫霍去病的詩詞多不勝數,但是唯獨對這一首很有感觸。霍去病是千年不遇的軍事天才,是值得中華民族銘記的曆史功臣。可惜的是這樣一個天才軍事家,居然隻活了23歲,就匆匆謝世,“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豪言壯語至今讓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是的,匈奴未滅,霍去病确實也沒有結婚。從17歲開始帶兵對匈奴作戰,一直到離世,霍去病對匈奴的每一戰都堪稱經典,都幾乎可以作為軍事教科書被記載。但是,前幾年卻有一種争議要把霍去病從教科書中删去,這确實是有些滑稽,忘記曆史就意味着背叛,教科書删除霍去病,那漢武帝時期的曆史還怎麼講?

霍去病的出身非常低下,幾乎屬于沒有機會翻身的一類人,但是曆史卻讓這個出身卑賤的人得到了施展才能的機會。霍去病是平陽侯府的女奴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女奴衛少兒有個姐姐叫衛子夫,衛子夫有個弟弟叫衛青,是以,衛青就成了霍去病的舅舅。曆史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狠狠照顧了霍去病一把,漢武帝在平陽公主府上認識了衛子夫,并且對衛子夫情有獨鐘,衛子夫的妹妹衛少兒,也就是霍去病的母親自然也跟着享福,霍去病才得以見到皇帝,才得以被皇帝看中。剛好漢武帝也是一個識人的奇才,當時霍去病隻有17歲,按照現在的标準看還是個小孩子,未成年人,并且沒有實戰經驗,漢武帝竟然大膽啟用,給他安排了重要的作戰任務。
17歲那年,霍去病就兩次随着舅舅衛青出戰打擊匈奴,輕騎角逐,深入敵人腹地,斬殺匈奴兩千多人,其中包括了很進階别的匈奴官員和匈奴單于的祖父輩的高官籍若侯,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19歲的時候,霍去病打通河西,殲敵3萬餘人,俘虜匈奴五王,五王母,單于阏氏、王子59人,相國、将軍、當戶、都尉63人。21歲的時候,霍去病率軍越過離侯山,出其不意與匈奴左賢王部交戰,殲敵七萬多人,俘虜匈奴進階将領等83人。兩年後,漢武帝決定再次對匈奴用兵,正在緊鑼密鼓備戰,霍去病卻離世了,武帝隻好取消了對匈奴的作戰計劃。霍去病死後被葬在了茂陵,墳墓都被漢武帝讓人修建成了祁連山的模樣。
正年輕氣盛的霍去病為什麼忽然就死了呢,據《史記》記載,霍去病的同父異母兄弟霍光曾上書漢宣帝:臣兄骠騎将軍去病從軍有功,病死,賜谥景桓侯,絕無後。這是所有能找到的資料中唯一一次記載霍去病死因的文字,按說身強力壯的軍人,怎麼會說病就病了呢。在電視劇《漢武大帝》中,編劇人将霍去病的死歸結于匈奴故意散播開來的瘟疫,這樣的話霍去病就是因為瘟疫而死的。這種猜測當然也是極有可能的,但可惜隻能是一種猜測。霍去病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17歲之後,又開始外出征戰,戰場條件艱苦可能造成了他身體的疾病。他的父親和母親雖然史料記載不多,但未見有家族遺傳方面的疾病,而且霍光的身體不是一直很好嗎。
霍去病是一位天才軍事家,為漢武帝的大一統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功勳卓著的他,竟然被争議從國中曆史教科書删去,理由是這樣會給這些孩子灌輸那些血腥、戰争、暴力的思想,并且加深民族之間的沖突。這樣的解釋實在是無稽之談,讀史使人明智,以史為鑒,可知得失,忘記曆史,否定曆史,這才是最大的恥辱。霍去病對匈奴的經典作戰理念,作戰思路,作戰案例都是後人最寶貴的精神财富,僅僅因為所謂的暴力和不利于團結,害怕教壞中學生,就不讓中學生知道這些曆史,這樣的中學生也未免太脆弱了,這樣的理由未免有些荒唐吧,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