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虎眼征”,這個征象提示啥?

一文帶你了解“虎眼征”。

“虎眼征”,這個征象提示啥?

虎眼征是指在顱腦MRI檢查的軸位T2WI序列上,雙側蒼白球呈明顯低信号,在蒼白球的前内側低信号中可見條片狀高信号,整體看與老虎的眼睛極為相似,稱之為虎眼征。

“虎眼征”,這個征象提示啥?

當然,也有人說沒覺得像老虎的眼睛啊,于是有人給出了這樣的解釋。将圖像翻轉180°,然後再看,或許更像是老虎的眼睛。

“虎眼征”,這個征象提示啥?

虎眼征中蒼白球彌漫的T2低信号主要與鐵沉積相關。随着年齡的增長,正常人都會出現鐵沉積的現象,其中以蒼白球、紅核、黑質等核團最為明顯。這種沉積的鐵主要以鐵蛋白的形式存在,為順磁性物質,是以在T2WI序列上表現為低信号。

某些椎體外系疾病如蒼白球色素變性綜合征,帕金森綜合征等會加速神經系統的鐵沉積速度,在青年人中就會表現為雙側蒼白球明顯的T2WI低信号;并且還會造成蒼白球前内側膠質增生、水分含量增多、神經元崩解消失、神經纖維網空泡形成,在T2WI序列上呈明顯高信号。

出現這種虎眼征最常見的椎體外系疾病為泛酸激酶相關神經變性(PKAN),泛酸激酶相關神經變性之前也稱作蒼白球色素變性綜合征,是一種少見的兒童家族性常染體隐性遺傳神經變性疾病。虎眼征為Hallevorden-Spatz病(HSD)的特異性表現。

病理上可見蒼白球、黑質内鐵質的異常沉積、神經元消失、軸索退變。蒼白球前内部及尾狀核頭部呈疏松組織改變,為明顯空泡樣變性,但缺乏鐵質沉積。

HSD多于兒童或少年起病,進展快,主要表現為椎體和椎體外系症狀、精神意識障礙、語言障礙等。MRI中蒼白球的T2WI低信号對應病理上的色素沉着和神經元軸索腫脹區,由于鐵質的順磁性所緻;而高信号則代表病理上的疏松組織區。除了蒼白球外,病變還可累及紅核、齒狀核,同樣表現為T2WI低信号。

“虎眼征”,這個征象提示啥?
“虎眼征”,這個征象提示啥?

青年患者,雙手姿勢性震顫10餘年,查體發現患者為面具臉,聲音單調。

行顱腦MRI檢查。軸位T2-FLAIR序列,顯示雙側蒼白球低信号背景内見片狀高信号,患者最終診斷為非典型性PKAN。

“虎眼征”,這個征象提示啥?

女性,21歲,反複性跌倒,痙攣進行性加重。

近三年來構音困難,10年前有發燒後癫痫病史。患者自述其兄弟伴有相似症狀及影像學表現。MRI檢查T2WI序列顯示蒼白球雙側對稱性高信号周圍低信号環繞,稱虎眼征。患者最終診斷為PKAN。

總之,虎眼征是指在雙側蒼白球鐵沉積導緻的彌漫性T2WI低信号背景下因神經元崩解消失、角質增生、神經纖維網空泡等原因導緻的高信号,形似虎眼。虎眼征的出現高度提示泛酸激酶相關神經變性疾病(PKAN)。

腦組織鐵沉積性神經變性疾病(NBIA)

概述:指一組由特定基因突變所緻的神經系統遺傳性疾病,臨床表現主要為運動障礙、步态異常、痙攣、認知障礙等,其共同的影像學特征是腦内特定部位出現異常鐵離子沉積信号。

NBIA為影像學診斷,其多種疾病類型可緻:

1、PKAN:即上面所述HSD:約占50%。

2、PLAN:PLA2G6相關性神經退性性疾病,占20%。

3、MPAN:線粒體膜蛋白相關性神經退行性疾病。

4、Kufor-Rakeb病(KRD)。

5、FAHN/SPG35: FA2H相關性神經退行性疾病。

6、BPAN: 螺旋蛋白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

7、Woodhouse-Sakai綜合症(WSS)。

8、血漿銅藍蛋白缺乏症(ACP)。

9、神經鐵蛋白病。

10、童年期靜态性腦病成年期神經退行性疾病:SENDA。

11、神經軸突性營養不良:NAD。

既往NBIA的分類主要根據家族史、發病年齡群組織病理學表現等。目前随着對該組疾病的深入研究及相關緻病基因的發現,已嘗試根據基因型進行确診具體類型。附上診斷流程圖和一些鑒别點。

“虎眼征”,這個征象提示啥?
“虎眼征”,這個征象提示啥?

上面所述是NBIA具體類型的分類和鑒别,此外,NBIA還需與其它表現為錐外的疾病進行鑒别:

1、若兒童期發病 :則與腦性癱瘓、一氧化碳或黴變甘蔗中毒,以及由藥物引起的錐體外系症狀進行鑒别。

2、若進展性病程者則需排除肝豆狀核變性、亨廷頓病、變形性肌張力障礙和幼年型蠟樣脂質褐質沉積病(ceroid lipofuscinosis),還要排除生理性鈣化和Fahr綜合征。

3、老年期發病的患者應注意與帕金森病相鑒别。

來源丨熊貓放射

【版權聲明】本平台屬公益學習平台,轉載系出于傳遞更多學習資訊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