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袁詠儀别光顧着買包了,教育好孩子,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近日,有網友在微網誌爆料稱,香港藝人張智霖與袁詠儀兒子“魔童”(張慕童)“好像是G獨”。

袁詠儀别光顧着買包了,教育好孩子,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原因是有人在社交媒體Ins上問他在不在中國,他發了個香港的圖檔當背景卻說自己不在中國。

12月14日淩晨,香港知名女藝人袁詠儀通過新浪微網誌個人賬号發文,回應其子之前在社交平台Instagram上相關發言引發的争議。她表示已經及時發現并立刻糾正兒子的言行。

袁詠儀别光顧着買包了,教育好孩子,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袁詠儀在微網誌上表示:

“思來想後,還是想由我來做出一些澄清與交代。關于張慕童在社交平台因為英語用語上,失言造成了誤解,我們及時發現并立刻進行了糾正,亦對他反複強調了正确嚴謹的用詞,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但想到這次必會受到批評,我們也已從這次事情意識到問題所在,就是我們疏于規範他不嚴謹的表達,這實在是我倆作為父母之過。”

今日我想同大家坦誠的是,有些話需要解釋,有些态度從來無需解釋。以往亦有聽到一些四面八方聲音,這次一并做出澄清。我們一家愛國愛港,支援一個中國,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我們會做我們身為中國人應做的事,不會做的一定不會做。承蒙厚愛,感謝大家的包容與挂念。”

對此,有網友表示:

“有批評,有教導,有反思,才會有進步。父母與孩子的共同成長吧。無論如何,心最重要。請相信。”

袁詠儀很早之前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就說對兒子疏于管教,這下可算是徹底看出來了。兒子的那句話倒也不用非要上升到gd那麼嚴重,但是總歸是有點歧義的,靓靓有空别忙着買包了,雖忙事業,也要注意一下孩子的教育問題。

現如今,許多父母忙工作,忙事業,把孩子扔到學校,交給老師,什麼都不管,認為孩子的教育是老師的事。

《人民日報》曾刊文,告訴各位家長: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隻有老師的事,更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無論多好的學校,多優秀的老師,都無法代替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位置,父母才是孩子終身的老師和學習榜樣。

01.

孩子的成長錯過就不再來

《窮爸爸、富爸爸》中寫道:

“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不是你賺了多厚的票子、也不是你買了多寬的房子,更不是你開上了多帥的車子,

而是,學校的家長會有你的身影,打開家門的那一刻總能看到你的背影。”

因為,孩子的生命裡,成人的出場順序很重要,很多事都可以慢慢來,但孩子的成長錯過就不再來。

袁詠儀别光顧着買包了,教育好孩子,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02.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影響孩子的品行與習慣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

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麻将桌旁、電視機前長大的孩子肯定和愛看書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差别很大。

父母言傳身教的作用,遠大于老師那一堂45分鐘課程所授的知識。

孩子的品行受父母影響最多,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你是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袁詠儀别光顧着買包了,教育好孩子,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03.抓住0-6歲關鍵期,培養孩子健全人格

人類有60%的能力培養奠定在3歲以前,80%的能力培養形成于6歲之前。

是以

抓住幼兒時期孩子的教育至關重要!

作為家長,要重視早期教育,更要學習如何當家長,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基于對幼兒期孩子大腦發育、身心發展特點的研究,七田真認為早期教育的目标應該是全人格教育。

袁詠儀别光顧着買包了,教育好孩子,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全人格教育,包括身體、人格和智力三方面,

培養健康的體格、健全的人格、卓越的智力以及孩子的審美與興趣等。即為孩子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打下堅實基礎。

作為家長,要培養健全人格的孩子,要把美好的道德觀念從小就傳遞給孩子,引導他們有做人的氣節和骨氣,幫助他們形成美好的心靈,促使他們健康成長,長大後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