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5G的10個問答 讓我們告别盲人摸象

第五代(5G)移動網絡來臨,但目前在科技界面臨挑戰以及讓人感到深不可測。先鋒概念公司總裁Will Strauss上周告訴記者,“從某些方面來說,5G有點像俗話裡說的幾個盲人在摸象。”

在不久前移動通信世界大會召開的前夕,我們向一些行業分析師和觀察人士提了10個問題。

我們與之交談過的行業觀察人士之中有GSM協會(GSMA)技術總監David Hutton以及美國國家儀器公司(NI)射頻通信和軟體無線電(SDR)主管James Kimery。

GSMA是一個移動營運商和相關企業的協會,緻力于支援推廣各類标準。Hutton的解釋是,協會的使命是引導産業聚焦“使用案例”和發展惠及消費者和企業的新标準。他表示,“5G發展不應該僅僅是由科技的發展推動的。”

NI是個自動化測試裝置和虛拟儀器軟體公司。NI是蜂窩通信社群的新人。NI和4G或任何以前的舊标準的制定關系極少。據Kimery說,到2010年時這種情況有了徹底的改變。

5G本身和5G樣機的開發頗為複雜,這使得NI的軟體定義無線電平台成了涉及5G創新的學術研究人員和電信裝置廠商手裡不可或缺的工具。

NI現時在5G社群擁有獨特的地位,它參加各種試驗和有關制定标準的會議,是一個敏銳的觀察者。NI公司以中立的态勢見證5G的發展。

1、新興的5G标準能提供什麼?

據NI的Kimery介紹,5G可望提供的優勢在于三個方面:為智能裝置提供寬帶資料、車用超可靠、超快、超低延遲通信以及為海量的連接配接裝置提供機器類通信。

Jim McGregor是TIRIAS研究所的創始人和首席分析師,他表示,“5G有一些重要和關鍵的構成成分,包括:5G加強型載波的整合;與Wi-Fi和免授權頻段和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整合。”

2、5G将會和4G相容嗎?

Kimery表示, “不相容。目前讨論的5G技術不會走1G、2G和3G的路。”

而GSMA協會技術總監David Hutton就回答得更詳細些。他表示,“由于5G技術并不是一種技術而是個含括各種标準的“生态系統”,我們會見到5G将會保持與4G一些後向相容性。”

Kimery的不相容假設是基于3GPP(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去年秋天在美國鳳凰城的關于5G的讨論。當時,3GPP有下列的約定:

無線頻段小于 6兆赫和大于6兆赫

向後相容的無線接入技術(RAT)--- LTE演進

非向後相容RAT---新的5G RAT

先鋒概念的Straus的歸納是:“我覺得有一件事很明顯,5G(約2020年)的基站控制邏輯将基于LTE,加入更多、更高的頻率後,多個頻率(載波整合)之間會更加黏合,随基站MIMO和定向廣播而來的是天線數目變大。”

3、我們見過許多5G試驗。我們連5G标準都沒有,他們在試驗什麼呢?

其實,大部分這些試驗都是“前期商業試驗”,重點是技術可行性和可靠性。坊間對6GHz以上的毫米波頻譜用于5G的興趣越來越大。Kimmery表示,”對手機通信行業的每一個人來說這都是一個大飛躍。到目前為止,手機通信行業用的譜率都低于6GHz。”

而在蜂窩系統裡啟動毫米波的使用有其挑戰性。挑戰包括需要解決高頻帶信道帶來的各種缺陷和應付這種信道的傳播特性。

Kimmery表示,許多營運商和網絡裝置廠商在測試自己提出的系統的性能和收集結果。

4、這樣說來,大家都盯着使用6GHz毫米波系統裡不同頻段的測試結果。各營運商/裝置團隊測試系統用的頻率是什麼樣的情況?

Kimmery表示,不幸的是,大多數營運商和裝置廠商都對自己的試驗内容和結果三緘其口。GSMA的Hutton表示同意,他表示,“是的,他們都是在私底下進行。”

Kimery稱,隻有一個例外,NTT DoCoMo是個例外。

NTT DoCoMo公司在11月透露了公司截至目前為止的5G試驗的一些細節。

DoCoMo和諾基亞網絡去年十月在東京高樓林立的六本木進行了5G試驗,用的是毫米波信号,甚高頻70GHz。公司的報告提到,實作了“超高速資料傳輸,高于2Gbps”。 日本電信商DoCoMo稱,該試驗是在商業區内進行的第一次5G資料傳輸試驗。

DoCoMo還進行了其他5G試驗,包括11月與南韓三星一起做的那次,用的是28GHz高頻信号,同時還用到多天線和波束跟蹤的波束形成技術 。

5、他們什麼時候會分享這些測試結果呢?

Kimery 表示,5G技術工作委員會定于3月7-10号在瑞典哥德堡開會。他表示,“我們希望營運商和裝置供應商将分享他們的資料,分享他們的樣機測試結果。”

6、帶我們走一輪5G标準化的時間表。

5G的研究階段将于2017完成工作(最有可能是3月,屆時14版出籠)。行業的目标是在2018年9月敲定5G修訂版 1.0的第一期。第二期将于2019年12月完成。

7、5G的第一期和第二期段是前向相容的嗎?

Kimery表示,委員會已經同意行業将保持2018年5G第一期和2020年加入的創新之間的相容性。

8、5G的種種對各種人是各種東西。5G是不是被拉向不同的方向?

Hutton承認,GSMA已經為新興5G标準确定了70個不同的使用執行個體。他表示,這些執行個體從智能計表到觸覺網際網路、到虛拟現實等等無所不包。

增強型移動寬帶通信的技術要求可能 不完全和關鍵可靠、無延遲通信或大規模的物聯網裝置的要求是一樣的。

這裡什麼優先級别高什麼優先級别低就變得至關重要。這會主導5G第一期發展的焦點所在。

9、那5G第一期最可能的焦點是什麼呢?

Kimmery提出,“對于電信商來說最緊迫的問題仍是移動資料的快速增長。”事态的發展很可能處決于資料的增加。

盡管其他諸如大規模MIMO、波束形成、新的波形和新的調制方案等一些技術也必須考慮,Kimery認為毫米波必定是敲定5G第一期标準的讨論的前沿和中心。

Hutton不那麼确定,他覺得毫米波還是帶點“學術”色彩。他指出,雖然有些應用執行個體會受惠于較高的頻率,“我們需要看到不同的技術走到了一起”,最終使得 5G可以滿足不同行業的廣泛需求。

10、5G第一期标準化成功的關鍵是什麼呢?

Kimery強調指出,用上毫米波技術,“標明一個頻率是很重要的”。他稱,無論是28GHz、39Ghz或70GHz,“要選一個”。他補充說,“我們可以以一個頻率為焦點,再擴充到其他頻率就變得更容易些。”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年03月07日

本文作者:李超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