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是在我昨晚慢跑結束後,大約八點左右開始下的。雨聲時緊促時稀疏,下了一夜又一天。
今天一天,我是怎樣度過的呢?
早晨七點多醒來,雨聲急促。起身察看陽台窗戶。果然,由于窗戶密封不好,又因雨下得有點大,雨水沿着窗縫飄進來,順着牆壁有幾道濕痕,窗縫周圍一片狼迹。
許久許久以前,我會故作滄桑地說:“而今聽雨僧廬下,鬓已星星也。”現在呢?會讨厭雨天。因為,它會增加我日常打掃的難度,也會弄濕我的帆布鞋。
沒有吃飯的心情,聽電台講座——蔣勳談文學,今天講的是白居易的《長恨歌》和《琵琶行》。腦海裡湧出的是“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還有“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看看,文學的功用便在這裡:讀過的書,背過的古詩同,在你不經意間,會融化在你的血液裡,成為你的一部分。
中午了,仍然沒有吃飯的欲望,擔心冰箱裡放了三天的面條壞掉,于是做了碗雞蛋白菜炒面。人真是很奇怪,常常為着一些奇怪的理由,做着不情願的事,從一碗炒面到人情世故。

吃完飯,做什麼好呢?練字?讀書?因雨而生的寒意,讓我有了決定:整理衣櫃。把四季衣服攤了一床。夏天的薄衣服放到衣櫃的頂層,黑色、白色的毛衣挂在衣架上。疊裙子時,想着:這些裙子都沒有好好穿呢。心裡有些微遺憾,始終對“裙角飛揚”有着迷之喜歡。可是,我的所有裙子都是白色,也隻有白色。裙子會不會覺得寂寞呢?它們會問:為何隻有白?可不可以加點顔色呢?例如黑色,例如紅色。
整理好衣櫃,熨燙完所有因長久疊放而有折痕的毛衣,做什麼好呢?夜已來臨,雨仍然沒有休息的意思,不知疲倦地敲打着房頂,敲打着地面。
許久沒有看韓劇了,自新年看完《鬼怪》之後就沒有看了。偶爾看到新聞,說由李鐘碩和秀智主演的《當你沉睡時》收視率如何好。隻為了消磨時間,點開。劇中,秀智對陌生人說:“請相信我,你如果用打火機點煙會死的。”因為,她夢到這名陌生人因為在加油站給汽車加油時,用打火機點煙引起爆炸身亡。但是,陌生人罵她神經病。事情真的發生了,秀智自責地很厲害。在現實生活裡,你,我,他(她),我們每個人都會有無能為力的時候,都會有明知結果卻無力更改地時候。而互相信任更是太難。
想起昨夜睡前就泡上的紅豆和薏米。已經一夜又一天了,再不打成豆漿,擔心會壞掉。于是,往豆漿機裡加入冰糖,接通電源,按下“啟動”鍵。
今天感到饑餓了嗎?并不。隻是擔心面條會壞掉,擔心泡好的豆子會壞掉,于是吃了兩餐。
現在的時間是2017年10月3日21:51分,《當你沉睡時》已放到第四集。劇情是:爸爸相信了女兒的夢,救下了公共汽車上所有的乘客後,與攜帶槍支彈藥外逃的軍人同歸于盡。信任其實很簡單,但對結局仍然毫無改變。
人的無力感,無助感,孤獨感時時刻刻如影如随,在你需要時,提醒它的存在。宋朝,在僧廬下聽雨的蔣捷,在《虞美人·聽雨》中寫“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人生實苦。我們除了忍耐,除了祈求上天發善心,增添一點點快樂以外,又能做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