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張本智和、張本美和的奪冠談起,曆數那些年赴日打球的海外兵團

昨日,日本乒乓球隊在國際乒聯公開賽上連續奪冠,匈牙利公開賽拿了三個冠軍,男單冠軍:張本智和,女單冠軍:伊藤美誠,女雙冠軍:石川佳純/平野美宇,甚至在另一個賽場,U15比賽的女單、女雙冠軍也被日本選手獲得,而且這位女選手正是張本智和的妹妹。

由此可見,日本乒乓球在00後這一代,基本已經成為無懸念的世界第二,僅次于中國,并且與中國的差距也是越來越小。

日本乒乓球在上世紀50、60年代是世界強國,但在後來有所低迷。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日本就頻繁從中國引入高水準球員,這無疑是日本乒乓球實力有明顯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這幾十年日本華裔乒乓球運動員。

從張本智和、張本美和的奪冠談起,曆數那些年赴日打球的海外兵團

樊建欣

1992年7月底,中國乒乓球隊的樊建欣通過隊友何紅的介紹,在石家莊同現在的丈夫一見鐘情。短短不到半年時間裡,在大阪與石家莊的異國兩地穿梭中,他們完成了相識、相戀到結發的過程。小樊的丈夫當時是日本企業駐華代表,出生在河北省高邑,于是後來加入日本國籍時,便有了高田這個姓氏。樊建欣也以高田佳枝的名字,在在2001年大阪世乒賽上代表日本國家隊出戰,最終獲得女子團體銅牌,也是小樊第一次站到世乒賽的領獎台。随着時間的流逝,樊建欣也年逾50,她現在又重新拿起乒乓球拍,開始參與國内的一些業餘賽事,同樣也是獲得了不錯的成績。

李隽出生于北京,父親是體操教練,母親則是中國乒乓球的元老葉佩瓊女士,哥哥是大家都熟悉的國乒女隊主教練李隼。李隽曾經代表中國參加過兩次世界乒乓球錦标賽,由于是削球打法,往往碰到隊友就下來了。退役之後前往日本打球,代表日本也參加了大阪世乒賽,日文名叫做羽佳純子。目前李隽主要還是在日本從事乒乓球教練工作,并且近年開始組織各種中日交流活動。

從張本智和、張本美和的奪冠談起,曆數那些年赴日打球的海外兵團

李隼和李隽

吉田海偉大家都知道吧,代表日本乒乓球隊打了多年的主力。他和其他華裔運動員有所不一樣的是,他很早就來到了日本。那還是他叫宋海偉的時候,1997年的一天,日本一支高中乒乓球隊來到他的學校交流,吉田教練一眼相中了宋海偉,将他帶去了日本。多年後,為了感謝這位教練,宋海偉成了今天的吉田海偉.

周晅嚴格意義上來說,并沒有入選過中國乒乓球國家一隊,青年隊是打過一陣。後來就去了日本,邊讀書邊打球。現在是日本的一位教練員,去年國際乒聯總決賽女雙冠軍的木原美悠就是他的得意門生。周晅可能大家印象不深,但說出他的父親周樹森,伯伯周蘭荪,大家就有如雷貫耳的感覺了。

韋晴光曾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上,與陳龍燦搭檔為我國拿到了奧運會男雙金牌。1991年,韋晴光前往日本打球,1997年,加入日本國籍,改名偉關晴光,2000年代表日本出戰悉尼奧運會。後曾兼任日本乒乓球隊教練。2007年退役,之後一度擔任日本乒乓球國家隊教練、青森山田學院教練等職。

何智麗,一個充滿争議的世界冠軍。她出生于中國上海,1987年獲得世乒賽女單冠軍,由于當時對教練“讓球”的決定口服心不服,最終擊敗了對手管建華,爆出了中國乒乓球“讓球”曆史上的最大新聞。1989年何智麗在國内退役,遷居日本,1992年複出,改名為小山智麗,開始代表日本國家隊打球。1994年亞運會乒乓球女單比賽中小山智麗連過陳靜、喬紅、鄧亞萍三位前隊友,獲得女單冠軍。

從張本智和、張本美和的奪冠談起,曆數那些年赴日打球的海外兵團

張本美和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兩位選手并不算海外兵團,因為他們隻是父母來到日本,自己都是在日本出生和長大。目前這兩兄妹的乒乓技藝已經達到同年齡段的世界水準。張本智和甚至還拿了五戰公開賽男單冠軍和一次年度總決賽冠軍。已經成為了中國乒乓球隊最大的對手之一。

好了,主要的一些日本華裔運動員就介紹到這裡,其實還有一些運動員例如:趙多多、滿麗、高志亮、韓陽、張一博(男,85)張莉梓夫婦等等。在目前這個時代來看,他們前往日本打球一方面是為了個人價值的實作,另一方面也是增強了日本乒乓球的實力。但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他們也是為推動乒乓球這項運動的發展,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大家對國乒運動員前往日本打球有何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給出您的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