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将功成萬骨枯!劉邦和項羽究竟誰是枭雄,誰是明君?

西楚霸王——項羽,漢高祖——劉邦,兩人攜手起義推翻了暴秦的統治,但在最後天下的歸屬上,兩人産生了分歧,懷王設計挑撥項羽和劉邦

兩人龍争虎鬥

,自己坐收漁翁之利。昭告天下,先得鹹陽者可封為

“秦王”

電影《鴻門宴》中,劉邦本不想争奪王位,但在樊哙、張良等人的建議之下,劉邦打着拯救天下蒼生的旗号,還是加入到了

秦王之争

的行列之中。項羽先是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耍詐要求劉邦送虞姬還鄉,以此方式來支開劉邦。

一将功成萬骨枯!劉邦和項羽究竟誰是枭雄,誰是明君?

但在衆人慫恿之後,劉邦順順勢而為,在途中

改道鹹陽

,利用項羽擊潰鹹陽最後一支援軍的消息

勸降

了最後一任秦王,兵不血刃拿下了鹹陽,二十萬先秦降兵和百萬鹹陽百姓得以

幸免于難

。不過,劉邦的舉動,另一方面又給鹹陽帶來了更大的

殺生之禍

項羽志氣極高,自然不甘心放棄自己打下的江山就此拱手讓人,畢竟在起義軍中,項羽可是當之無愧的西楚霸王,還是義軍統帥。在巨大的實力差距下,劉邦可謂是進退兩難,幸虧有張良獻計,才逃過一劫。

一将功成萬骨枯!劉邦和項羽究竟誰是枭雄,誰是明君?

那麼對于劉邦和項羽的楚漢之争來說,究竟誰才是正義一方呢?

霸王光環

西楚霸王的稱号對于項羽來說,既是一種優勢,又是一種掣肘,在當時,人人都懼怕西楚霸王的威名,尤其是秦軍,可謂是聞風喪膽。也正是因為這樣的一種聲勢,才讓項羽在當時義軍當中,擁有了最高的地位。

号召力十足,但是,相反的是,項羽的霸王氣質,也讓很多人從内心中潛意識的形成了一種認知,覺得西楚霸王是一個十分暴掠的人,雖然說,項羽由于自小練武,在性格上非常的強勢,再加上常年的征戰,早已習慣了生死,是以,對于人命,項羽看得還是比較輕的。

一将功成萬骨枯!劉邦和項羽究竟誰是枭雄,誰是明君?

相較于

市井

出生的劉邦來說,項羽就顯得有那麼點

“冷血”

了,但實際上,項羽并非我們聽聞的那樣,或許他是一介武夫,頭腦比較簡單,但并不是一個弑殺之人,在當範增被張良設計陷害的時候,項羽則表現的非常仁慈,并沒有任何加害之意,隻是放任他告老還鄉。

對于劉邦這個心腹大患,在期初的時候,項羽也未曾動過殺心,要不是劉邦的巧立名錄奪鹹陽,我想項羽不會在意劉邦。

劉邦僞善

劉邦是否為仁義之師,一直都是一個莫衷一是的問題。劉邦以勸降的方式收取了鹹陽,的确算是仁義之舉,但實際上,劉邦的行事風格和項羽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差別,都是為了利益可以犧牲一切。

一将功成萬骨枯!劉邦和項羽究竟誰是枭雄,誰是明君?

首先,鴻門宴上,劉邦就犧牲了對他忠心耿耿的一名死侍,然後在自己成功奪取到帝位之後,劉邦坑殺了曾經有過巨大功勞的韓信,除了樊哙之外,其他大将均因為範增早先留下了的誣陷密函而被劉邦殘殺。

而張良或許是因為聽到了範增的臨終之言而早有所預料,幸的逃過一劫,失蹤在人世之間。随自己征戰多年,還曆經了如此之多的生死磨難,到頭來,還比不過一個已死之人的一封密函。着實有點讓人心寒。

一将功成萬骨枯!劉邦和項羽究竟誰是枭雄,誰是明君?

也不得不說,在權術面前,感情和善良都是十分脆弱的。隻有利益和權利才是最為重要,在得到權利後的劉邦,整日疑神疑鬼,備受良心折磨,最終抑郁而終,如此一個劉邦,你還會覺得他是真的仁君嗎?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這是一個亘古不變的真理,劉邦建立了漢朝,成為了漢高祖,書寫了曆史,作為正統的皇帝,從後世來看,自然是順應曆史的潮流了,但如果楚漢之争,勝利的是項羽,那麼又會是怎樣的一種情形呢?

一将功成萬骨枯!劉邦和項羽究竟誰是枭雄,誰是明君?

曾經有人說過,曆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一定的美化是必不可少的,凡是和政權挂鈎的,必然不會是清清白白的,為了統一,明争暗鬥,不上台面的事情比比皆是!也沒有什麼君主真的可以做到一生毫無過錯。

對于劉邦和項羽,究竟是誰是枭雄,誰是明君,還真的隻能各說紛纭了!對此筆怎麼看呢?

一将功成萬骨枯!劉邦和項羽究竟誰是枭雄,誰是明君?

文:雨打屁屁癢

圖:源自于網絡(侵權請聯删)

均屬原創、抄襲必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