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你曾經有過不切實際的夢想并切身追求至今,這故事你需要多看

我曾經擔憂過,自己有一天會因為一無所有,而變得一無是處,最後因為在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打擊中,不堪重負。

——江河

如果你曾經有過不切實際的夢想并切身追求至今,這故事你需要多看

《後會無期》是一部在商業上并不算成功的文學作品。在我之前的資料收集中。

作品也呈現出兩極分化的口碑。

說看不懂的大有人在,而更多的,是解讀後會無期是金句疊加的,毫無内涵的,隻是在無病呻吟的垃圾,如此的言論。

一個故事其實呈現出“表裡”兩個故事核心。

表面上馬浩瀚與江河的西行之旅以分道揚镳為二人結尾,以未來可期作為故事結尾。

實際上是一個失去活下去動力的男人,與天台風景的對立。

标志性的,突兀的,電台語錄。

在故事中間的插叙形式,其實作為另一種解構來觀察,更為有趣。

如果你曾經有過不切實際的夢想并切身追求至今,這故事你需要多看
如果你曾經有過不切實際的夢想并切身追求至今,這故事你需要多看

真實的故事裡,是一個把朋友都氣走的男人。他先養了四隻貓,然後因為貓比較難養,就送人了。他改養了一條狗,狗很聽話,但狗終究是不會說話的。

具體這到底是4貓1狗,還是狐朋狗友,不得而知,起碼故事層面是這樣。

男人在電台裡說自己在天台上,這應該不是他第一次上去。

他是個作家,一個有遠大夢想的作家。

他想看到自己故事裡意為訣别的旅行者号,該是他給自己原本定下的某種暗示。

是以這是我腦補出,他上天台的合理性。

畢竟,故事裡45度望向天空的畫面實在太多。

可在日複一日中,他不但沒有見到旅行者号,還被養貓這件事情折磨着。

他本想把這種意為『孤獨』的生物群居起來,以他的方式讓他們不孤獨。

可現實的種種因素,讓他一步步做出分别的決定。

貓,不可愛嗎?

貓很可愛,可是不聽話,而且太自我。

他喜歡着貓,而貓喜不喜歡他,他不能确定,更不能說因為其内心的軟弱,想要【笃定】的話就變成了更多的假話,或者不說話。

一段無法去界定的緣分在他的眼裡終究與分離無異。

是以在『主持人』的慫恿後,他選擇放棄,而去養了條狗子。

狗子,很乖,而且很聽話。

此刻主持人或許與某個身影重疊,他内心深知,而不理會。

如果你曾經有過不切實際的夢想并切身追求至今,這故事你需要多看

他覺得那不是貓,更根本的原因,是他發現自己可能并沒有像對貓那樣,會對狗子那麼好

一個人在知道自己可能不是好人的時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真的連壞人都裝不像。

日複一日中,男人希望改變,希望跨出去,希望有個聲音能鼓勵自己。

可寂寞還是占領了高地,一切看上去粗制濫造的生活,他可能受夠了,也可能沒受夠。

他帶着狗子在天台決定向前一步的勇氣,會有嗎?

我不知道

其實留下的忙音,是在搞笑和殘酷之間來回轉換的。

在并沒有成名的作家江河眼裡,殺死馬浩瀚的應該就是自己。

是自己近乎冷漠的語氣,

是自己虛僞中帶的那份自戀,

是自己在細長刹車聲後害死的,

也可能是在最後的訣别中殺死的。

如果你曾經有過不切實際的夢想并切身追求至今,這故事你需要多看

太多的影視片會拍攝一個多重人格患者,把自己的其他人格慢慢抹殺,而留到最後的,在『後會無期』中,卻是這個無法融入社會的江河。

他在故事中沒有比得上,馬浩瀚的任何一點,卻在這路上,走完了全程,而且是唯一一個。

或許韓寒覺得,寫作就是這樣。

一開始可以牛逼哄哄,但寫着寫着,能寫完,某種意義上,才是真正的本事。

沒有人能與你分擔,哪怕是再好的人。

江河把這個松散的,看似瘋癫的,好像有太多金句堆砌的,故事寫完了。

這一段路程的終點,我,江河!也給出了最好的結局。

老婆有了,你的青梅竹馬我也送上了電視,就連這條根本就應該你來養的狗,我也照顧成大狗了。

但你不配有結局,你的結局是在那個時候,那個樣子的。

而且是你自己要求的。

如果你曾經有過不切實際的夢想并切身追求至今,這故事你需要多看

是不是整個故事呼應上了。

嘿嘿。

一首歌,一句話,一個人,我是F,《後會無期》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這個坑,我填上了。

完結撒花,記得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