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備~字玄德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讨伐董卓等活動,因為自身實力有限,劉備在諸侯混戰過程中屢屢遭受失敗,是以先後依附公孫瓒、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多個諸侯。但因其始終堅持以德服人的行為準則,受到了海内外名士的尊敬,至有陶謙、劉表等放棄讓自己的兒子繼承基業,而是選擇将自己的領地徐州、荊州讓給劉備統領。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劉備于赤壁之戰後,先後拿下荊州、益州,建立了蜀漢政權。而後因為關羽被東吳所害,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國的戰争,結果兵敗夷陵。
章武三年(223年)病逝于白帝城,終年六十三歲,谥号昭烈皇帝,廟号烈祖葬惠陵
劉備
漢之中山靖王劉騰之子孫。蜀之昭烈皇帝。劉封,劉禅之父。
演 於桃花三結義時與關羽,張飛結為義兄弟,於黃巾黨及董卓之讨伐戰中表現傑出。雖受徐州牧陶謙之請求接掌其地位,卻爲呂布所奪,故投靠曹操。受獻帝賜與皇叔稱號,參與曹操暗殺計劃但事迹敗露。故遠走投靠袁紹及劉表。以三顧茅廬之禮迎請諸葛亮後,支配荊州益州建立起一大勢力範圍。自曹操處奪走漢中王,於221年建蜀國。爲報關羽之仇進攻吳國,但慘敗於陸遜後病亡。
史 喜好狩獵及音樂,並重視自身之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