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這是自己最早接觸到的一首搖滾樂了。
那時候,崔健沙啞、蒼涼的嗓音有力的穿透中學校園的高牆,仿佛喚醒了和我一樣年少懵懂的學子們某根期待已久的神經,于是這首歌長了翅膀似的在青春飛揚的人群中廣為傳唱,甚至學校的大小晚會上,老師們例外的對歌詞内容不查不糾,不禁止誰上台嘶吼一曲。
但是,唱得最投入的往往都是些有早戀傾向的或者發展成早戀分子的人物,我是個例外,雖然不會唱,但是在後來也朦朦胧胧有過一段約等于早戀的感情。
初聽這首歌的時候,隻能用兩個字來形容:震撼。
是的,在那個年代,突然聽到這樣一首歌,心裡的感覺隻能用震撼來形容。
你且聽聽:
腳下的地在走/身邊的水在流/可你卻總是笑我一無所有/為何你總笑個沒夠/為何我總要追求/難道在你面前/我永遠是一無所有。
翻譯過來大意是:拍拍屁股你就跟我走,不該有的我全沒有。這完全符合無産階級的愛情觀,大快人心啊,能不廣為流傳麼?
崔大師從此樹起搖滾領袖的豐碑,名動天下,哪怕眼晴上蒙着紅布也是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時隔多年,重新單曲循環,那感覺,隻能用時下很流行的一句話來總結:初聽不識曲中意,再聽已是曲中人。

這個系列随筆,是自己在很多年前,有閑有心的時候所寫,現在慢慢重新整理發出來。因為擔心侵權不便将相關的歌曲連結入文章中,甚是遺憾。從小到大,有那麼多動人心扉、餘音袅袅的歌聲飄進過我們的耳朵,萦繞在我們的心頭,我們為它癡,為它迷,為它加入自己的思想,在不同的場合,以自己的聲音或者故事,演繹它、诠釋它,可到如今,能記得的又還有幾首呢?
喜歡的朋友,謝謝點選關注,翻看以往發文,也可以随時看到後文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