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2年,一個普通士兵救了張愛萍一命,後來才知道他是開國上将

前言

君之交淡如水,真正的友情不要求時刻相見,隻要惦記着彼此,哪怕相隔萬裡也依然情誼不變。有這樣兩個人,一個是開國上将張愛萍,一個是普通戰士趙保群,他們在醫院相識,趙保群在一次危機時刻救下了張愛萍的命,後來張愛萍為了找到他,曆經了十來年。

1972年,一個普通士兵救了張愛萍一命,後來才知道他是開國上将

01

要說張愛萍将軍,名字起的很文雅,但實際上卻是一個渾身是刺的倔強人,很不容易靠近。即便到了晚年,他依然是個不肯聽勸的老人,憑借着一身傷痛的身體總是要做些年輕人要做的事情。

1972年,62歲的張愛萍一不小心摔得骨折,老年人的身體本就脆弱,被人連夜送進了解放軍301醫院。當時時局不穩,為了安全,張愛萍的名字隐藏起來化名為張續。當時醫院安排一位年輕的警衛兵,來照顧張将軍的身體,他就是趙保群。

為了保證張将軍的身份安全,醫院對趙保群隐瞞了張将軍的所有身份,趙保群對此一無所知,隻是被提醒不可以和病人談論時政,病人不能和陌生人接觸,如果是家屬前來需要提前記錄。這一舉動讓趙保群感覺他将要護理的老人不是一個普通人,但他也隻是抱着平常心,隻是像對待自己的爺爺那樣。見到張将軍時,他才做完手術,整個人狼狽不堪,臉色蒼白。但讓趙保群十分吃驚的是,同樣的手術,其他人早就疼的哇哇大叫了,然而這位老人卻咬着牙齒不肯發出任何聲音。這讓趙保群不由得的生出了一絲敬佩。

随後的相處中,趙保群剛開始很少說話,隻是默默地做護理工作,洗洗擦擦,喂飯按摩,細心又體貼,這讓張愛萍感受到了親人般的溫暖,漸漸開始同這位年輕士兵說起話來,作為兩個同樣身份的軍人,他們有說不完的話題,最常說的還是當年那些戰役。為了讓張愛萍早日康複,趙保群還自己悄悄去買了茄子,因為醫生說這對病人好,因為張愛萍私下裡說過想吃西瓜,趙保群二話不說第二天買來。這些溫柔善良的舉動深深打動了張愛萍。

1972年,一個普通士兵救了張愛萍一命,後來才知道他是開國上将

02

1972年7月份的一個晚上,趙保群與其他警衛交班後準備休息,突然聽見一陣刺耳劇烈的電鈴聲,素來保持警惕的他當即感覺到不對勁,快步跑向了張愛萍的房間。隻見老人已經口吐白沫,整個人深陷垂危。他連忙通知醫生和護士,誰知電話死也打不通,就像是消失了一樣,趙保群當斷則斷跑向最近的醫院找來了醫生,醫生在搶救的同時,趙保群急匆匆地詢問值班的士兵,對方卻一問三不知,隻說病人喝了中藥就開始上吐下瀉。

另一邊經過連夜的搶救,老人終于死裡逃生醒了過來。經此一事趙保群再也不敢輕易離開,哪怕是休息也隻在這個病房。但趙保群怎麼也想不通諾大一個醫院怎麼會在病人垂危時毫無人員?

他找好機會去當時搶救了張愛萍的醫院找醫生詢問,居然得知了一個驚天資訊,這平時的中藥裡竟然埋藏了一種十分危險的毒藥。趙保群大為震驚,但他更氣惱的是,居然對一個垂垂老矣的老人下如此毒手。憤慨不平的趙保群當即越權找到了醫院上級上司,對方卻滿口沒有真話,把他給忽悠了過去。趙保群感到失望,他一定要為張愛萍争一個明白,不能就這樣被害了。誰知張愛萍卻讓他不要理會這些事,想來這已經不是他人生中第一次被陷害了。但這件事引起了張愛萍屬下們的警惕,連夜将張将軍轉移到了其他醫院。

1972年,一個普通士兵救了張愛萍一命,後來才知道他是開國上将

03

1973年3月,趙保群被告知因為越級報告,違反了工作規定,趙保群被取消了提幹的資格,并且要提前退役。在離開醫院的那一天,他才知道自己照顧的老人原來是一位功高卓著的将軍,但此時兩人無法相見,趙保群也隻能不舍地離開軍營。

因為隻有一陣力氣,他在農村當起了搬磚勞工,努力掙錢養家糊口。他平時也很惦記張将軍,很想知道他的身體是否康複,但是因為資訊閉塞,他很久後才在偶然間,聽聞張将軍出任國防部長的好消息,趙保群知道後十分激動。他沒有向其他任何人提起過他救過這個位高權重的老人,一個人體會着喜悅之情。

而他不知道的是張愛萍也十分惦記着這名救過他命的小戰士,後來他給安排警衛的人打電話尋找趙保群時,才得知人已經被安排提前退役了。曆經坎坷的張愛萍當即意識到趙保群這是被自己牽連了,于是他決定找到這個救命恩人,看看有沒有什麼可以補償他的。

1972年,一個普通士兵救了張愛萍一命,後來才知道他是開國上将

在交通和通訊都十分落後的年代,找一個不知道任何資訊的人無意義大海撈針。張愛萍記起了趙保群好像是江浙一帶的人,于是他便在南京治病的機會,托付了老戰友,又輾轉找到了當地的電台記者,拜托他們在電視和報紙上釋出尋人啟示,于是全國人民都知道張将軍在找一個退伍的軍人。

1986年,大家終于在一個偏僻的村子找到了趙保群,但是由于公事繁忙,張愛萍沒能過來與趙保群相見,張将軍和夫人給趙保群寄來100元的慰問金和感謝信,趙保群轉身就把錢捐給了當地國小,張将軍知道後對此十分欣賞和欣慰。

後來趙保群的妻子正在住院,張愛萍夫婦知道後叫人送來四百塊錢,并且表示以後每個月給趙保群寄50元補貼家用,趙保群對張将軍的關照十分感動,但是他寫信給張将軍表示自己可以掙錢把家養好,最後他還把錢捐給了更需要溫暖的養老院,并告訴别人這是張将軍捐的。

1987年11月13日張愛萍邀請趙保群到北京相聚,兩人分離十五年後才再次相聚。

1972年,一個普通士兵救了張愛萍一命,後來才知道他是開國上将

結語

對趙保群來說,作為一名戰士,他履行了當時應該承擔的責任。對張愛萍将軍來說,他牢牢記住,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他們身上關于善良、關于正直、關于報恩的美德,也永遠是我們後輩代代相傳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