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幻想現視研 文/南方文/Anitama 封面來源:《Regular Show》
前言:少時讀書,老俠客說起自己的故事總要來一句“那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每當讀到這樣的段落總覺二十年的光陰實在是太長了,長到年輕俠客聽後感覺想再聽曆史,長到足夠将兩代人隔斷。
當聽到《Regular Show》(日常工作)将于今年停播時我正在刮胡子,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小胡茬兒。有種突然想找自己的侄兒聊聊,告訴他我年少玩的東西是怎麼怎麼炫酷,怎麼怎麼有趣。最後想想覺得特丢臉。一來,是我估計我嘴裡蹦出來的詞他聽不懂,他說的詞我可能會不屑聽。二來,我也沒老到需要找個年輕人說說話才能排解孤獨的年齡。還是再給2010的Cartoon network系列文章寫點什麼吧。
聚光燈外的人總是顯得默默無聞,燈光彙聚在他們前面的主角,他們在鏡頭中虛化淪為配角甚至背景,有人心甘情願接受,但有兩隻愛惹事的動物則完全相反。他門開着廉價敞篷電瓶小車在聚光燈的昏暗餘光中瘋狂旋轉,雙臂舉過頭頂,環成一個圓形,嘴裡噴湧出一聲長音“OooooooooooooooH!!!”
《Regular Show》中文譯名《日常工作》或《天兵公園》,2010年9月6日首播,2017年第八季結束宣布完結。
2009年,一位80後小故事版繪制員惴惴不安的等着自己大學時期所創作的小樣片稽核結果,他想在探險活寶播放後的這個差極了的時間段播出,劇本中有兩隻可愛的小動物,一隻小藍松鴉和一隻浣熊在朋友的簇擁下,完成一個又一個的冒險。他的上司看完後親切的約見他,并和藹的對他說“CN頻道兒童動畫夠多的了!誰tm的會在晚上8點還在看給7歲孩子拍的片子!”
小繪制員拿到了這樣的點評後進行了喪心病狂的修改,不僅将原本設計中的嚴謹的部分統統删除,而且将自己擅長的狂想幽默、把從辛普森那裡學來的沒冷品笑話統統塞了進去。動畫故事的結構全部設定成一樣的——某一天主角闖了一個小禍,于是宇宙危機就這麼來了!兌上八十年代文化酒精,原本可愛的藍松鴉和浣熊變成了一對23歲在公園裡面掃大街的天天窮開心的藍松鴉和浣熊,在千奇百怪的朋友幫助下過着一邊闖着毀掉世界的禍,一邊腦洞大開冒險拯救世界的生活。80到90年代的文化符号一個又一個的釘死在動畫中,用他的話說,這叫貼近年輕觀衆。片名定為《Regular Show》。他的解釋和日本京都動畫那部《日常》的解釋出奇一緻——正常生活中的不正常的事情。如果要向看日漫的朋友安利這部作品可以說“這是《日常》美國版”。作者的名字叫做J·G·昆塔(J.G. Quintel)是個有才華的帥b。都三十多歲了還像個大學生一樣年輕,《Regular Show》中的藍松鴉就是他自己。我很嫉妒他。
Q·J·昆塔本人的照片,看不出已經中年了。
昆塔出生于1982年加州,排行老大,年少時擅長作死,特長是和朋友一起作死。雖沒有出現什麼重大事故也讓家人常常擔心。在《日常工作》中莫迪凱和瑞格比的一千萬種作死方式大多來自他這個時期的嘗試與探索。
再大一點,他和同齡人一樣開始開始享受80~90年代炫酷的人生,看《辛普森一家》、《癟四與大頭蛋》、《紳士聯盟》;玩《惡魔城》、《超級瑪麗》并開始喜歡起了動畫,讀高中的的那些年,他在家鄉的一家電影院裡打工,主要是掃掉在地上的爆米花,做着做苦最累的活拿着實習生都覺得少的工資。在這段時間中,他終于懂得了,工作偷懶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啊!
之後,他以不錯的美術成績考取了本地的也是世界最好的動畫學府之一——加州藝術學院,也在這裡他又找了一份做着做苦最累的活拿着實習生都覺得少的工資的實習工作。但這次他做的不錯——給Cartoon network星球大戰電視動畫項目的《星球大戰:克隆戰争》打下手。在畢業的那一年昆塔和他同屆的一個胖子潘德頓•華德好友做了一部做了魔法帽子的卡通片,兩人同時獲獎。在讀完研究所學生後,昆塔加入了cartoon network。成為了一名故事版繪制。
時間來到2010年,随着cartoon network的作品《探險活寶》開播并占領主打時段,在給頻道帶來更多訂閱的同時,也加劇了頻道其他動畫時間段的競争。沒人想在《探險活寶》之後播自己的卡通片,因為所有CN頻道的觀衆都守在電視機前隻為看《探險活寶》,節目播放完畢一般大家都會選擇換台。
頻道在這個時間将一些動畫重播,比如《貓和老鼠》、《飛天小女警》等,收效甚微,被寄予厚望的《阿嗨大冒險》也慘淡收場。
到底有什麼作品技能讓年輕人黏在電視機前呢?到底找誰呢?
大紅大紫的《探險活寶》。
“《Regular Show》的那人,你看你和那個做《探險活寶》的胖子是大學同學,要不你委屈一下試試看?求你别創作出兒童動畫,我們頻道的兒童動畫夠多的了!你要做的就是讓更多的大人能留在電視機前”!
于是他的作品被強行準許要求在九個月内制作成片,就在《探險活寶》播出後的時段,原本設計的七歲以上被改成了觀看此片需家長陪同。唯一的好消息是,他的創作不受到CN官方的管控,他獲得了絕對的創作自由。
于是這部作品的瘋狂魔改開始了,故事除了保留原有的水粉風格外,幾乎所有的設定都開始像喝醉了之後設計出來的,
玩老舊的家用遊戲機。
主角們設定千奇百怪,故事内容光怪陸離,主角們好像是現在社會的環境中生活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他們用現代手機卻玩着雅達利2600遊戲機,雖然唱着rap但用來播放音樂的機器卻是卡帶收音機,到電影錄像帶租賃超市去租最新上映的電影。他們使用的武器可能是任天堂紅白機的外設雷射槍,也可能是超級無敵友誼大寶劍。電子遊戲能拯救宇宙,電子樂能保衛家園,他們要對付的敵人可能是宇宙計算機惡魔、美國健康委員會、末日飙車黨甚至是一隻俄羅斯雙面間諜羚羊。
摩迪凱和瑞科比互為損友,就像做過掃電影院地闆的作者一樣幹着沒有其他人願意幹的活,領着極少的薪水,将近三十了歲卻非常不成熟,他們的字典裡沒有“認真工作”這個詞。一個沒太大自制力的小青年碰上一個習慣偷懶的笨蛋,剩下的就隻有上班摸魚、打遊戲和無盡的捅婁子、搞破壞。他們長不大,玩世不恭不懂責任。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隻有一件,最後的四分鐘内用蒙太奇剪輯解決好自己在故事前六分鐘創造出的麻煩!每一集都是如此,每一季都是如此,連續八年都是如此。
然後網上用這部作品做的視訊鋪天蓋地,再然後這部被當做背景的卡通片也開始發出自己的光芒。從2010年~2014年連續提名傑出短片動畫獎。因為有實在太多的人願意回憶自己曾經玩過的玩具了。
《日常工作》裡的一幫損友。
不過雖然這部作品披着瘋狂的外衣,動畫中卻時常反應世界真實的問題與特别晦澀的文化問題。比如音樂音律、視訊音頻疊代問題、教育問題等,如将這些問題放置台面,無非隻是一場空洞無物的學院演講,但一旦将其放在動畫中讨論則是一次言之有理的闡述。深入淺出的解釋使這些話題可以很容易被大衆接受。
曾有過中國英語外教經曆的日常工作團隊在2015年第七季度17集為世界觀衆表現了一個比中國人拍的高中生活還要真實的中國高中生活。
這一集中,本森站在紅旗下的講台上,作為一名堅持教授正規英文文法的教師被從美國轉校到中國學習英語的将近30歲的高中生瑞科比(就是這麼複雜)打亂了教學計劃,在瑞科比的感召力下,中國的學生似乎更願意接受口國文化的交流而不是本森主導的标準英語。在一些列沖突沖突後,來自中國的學生再彙報演出中用rap表達了那名曾經來到過中國的外教的意思,“中國英文教育存在重大問題、過于書面化的教育與落後時代的英語句式不能适應現代教育與文化交流。”
這樣的穿着打扮是不是很熟悉呢?
這份菜單就是直接從中國某餐館要過來的……
在音律方面,日常工作動畫制作團隊探讨的話題更加深邃,但實際是一點音樂常識都沒有的。在這個有分鏡師都會做音樂的團隊的解釋中也會對這方面的知識有比較深入的了解。
在第七季度25集中,有過一段音樂對決。雖然動畫中表現的極其誇張,不過通過音樂節奏的變化,觀衆可以非常清晰的分辨出什麼是和諧旋律什麼是不和諧旋律,并很清楚了解得到不和諧音律發展為現代音樂帶來了什麼不一樣的感受。
蓋瑞風騷的服飾與站姿。
不過雖然這部作品确實很不錯,但無邏輯與無主線的叙事方式并不能很容易被中國觀衆所接受,是以我在這裡并不推薦所有的觀衆都去關注這部作品,不過,請回憶一下童年你認為超級酷的東西,難道不想重新回憶一下嗎?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機關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官方微網誌:@AnimeTamashii
微信公衆号:Anitama0815
合作郵箱:[email protected]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403283397eeba6f5?utm_source=tout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