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能家居的最大問題:我們真的需要物聯網嗎?

智能家居最近“火”了。

看看券商密集的報告,你就能知道智能家居究竟有多火,而且以下隻是很小一部分。

智能家居的最大問題:我們真的需要物聯網嗎?
智能家居的最大問題:我們真的需要物聯網嗎?
智能家居的最大問題:我們真的需要物聯網嗎?
智能家居的最大問題:我們真的需要物聯網嗎?

  昨天,國光電器、合爾泰等概念股全線漲停。

根據市場的普遍預期,目前機器對語音識别的正确率從2010年的約70%,提高到2016年的約90%。未來“語音互動”産品将成為智能家居的入口,引領人們進入智能家居新時代。

但現實可能并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完美,即便在發展最快的美國,智能家居行業也正處于困境之中:消費者對于智能家居的接受度并不高。

上周五,智能家居明星企業Nest的CEO Tony Fadell宣布辭職。Nest在2014年曾被Google以32億美元收購,但在此之後的發展并不如意。除了去年推出智能家庭安保攝像頭Nest Cam之外,Nest公司并沒有太多建樹。

Nest的處境也反映了智能家居行業的尴尬境地。盡管智能家居産品号稱更節能、更友善、更安全,但大多數人似乎并沒有覺得自己需要将自己的家庭設施全部連上網際網路。

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在談論智能家居即将來臨。諸如Nest這些公司過去幾年也一直緻力于此,他們開發出智能恒溫器、智能門鎖、智能家居中心、以及三星售價5800美元的智能冰箱。

美國消費技術協會預計,2016年智能家居裝置的銷售額将達到12億美元,銷量890萬台,同比增長21%。這确實是個不小的數字,但出于隐私等因素考慮,很多美國人對智能家居仍有抗拒。

皮尤研究中心今年早些時候的一份調研顯示,大多數人表示盡管更加省電,但他們不希望安裝智能恒溫器,因為它将會記錄下他們在屋裡的活動軌迹。

活動軌迹尚且如此,更何況可以搜集人們聲音的Echo等語音音響呢?盡管Echo收集的使用者資訊上傳網絡是可以控制的,但隻要客觀上存在上傳的機會,人們的隐私就有可能上傳到網絡的可能。

而且,還有很多人覺得,既然家裡已經有了該功能的電器,為什麼要僅僅為了能夠聯網,就去換一個新的呢。

也就是說,對許多消費者而言,智能家居隻是“錦上添花”,當遇到隐私等困擾時,他們并沒有動力去将家裡的裝置“聯網”。

也許這将是智能家居行業相當長時間内需要面臨并克服的挑戰。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