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智慧城市就要來了,你期待嗎?

智慧城市就要來了,你期待嗎?

中國目前已經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這一數目仍在迅速增長。到2030年,中國預計将有約10億人生活在城市,占人口總數的七成左右。

目前,智慧城市的發展在中國已經不再是一個概念,而是進入了實質性的建設和推進階段。在政策的大力推動下,智慧城市的建設在一線城市和發達的二線城市已經開始進行。

智慧城市規模大,前景廣闊

智慧城市作為未來成為規劃的主旋律,規模宏大,前景廣闊,從提出到實施一直受到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包括深圳、無錫、南京等許多城市把建設智慧城市作為未來發展重點。

2014年,我國智慧城市IT投資規模達2,060億元,較2013年同期增長17.0%;2015年,我國智慧城市IT投資規模達2,480億元,較2014年同期增長20.4%。

“十二五”期間,智慧城市産值将超過7000億元左右,随着物聯網迅猛發展,預計在“十三五”期間,智慧城市産值将超過4萬億。

并且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撰寫的智慧城市建設市場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預計,2017年我國智慧城市IT投資規模将達到3.752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31.12%,2021年IT投資規模将達到12.341億元。

智慧城市是什麼樣子?

可能你會有疑問,到底什麼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到底是什麼樣子?

其實,國内的青島、杭州等地方已經開始了智慧城市的建設投入,其中青島提出了“2020年建設全國領先智慧城市”的規劃而阿裡雲則在去年杭州雲栖大會上曾公布杭州城市大腦計劃。

該計劃采用阿裡雲ET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對整個城市進行全局實時分析,自動調配公共資源。在一項試點運作中,杭州城市大腦通過智能調節紅綠燈,使得杭州市蕭山區的部分路段車輛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而這也僅僅是智慧城市的冰山一角。

比如新加坡,50年前新加坡還是一個高失業率、高文盲率、公共衛生裝置嚴重不足、嚴重房荒、經濟發展緩慢、群眾愛國意識薄弱的國家。在提出“2025智慧國家”計劃後,經過多年持續的高速發展,新加坡已經成為一個智能物業管理、智能 建築能源管理以及智能交通建設的智慧國家,被稱為“世界花園”。

借助物聯網、大資料、雲計算等先進的技術,新加坡為人們展現了未來智慧城市的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阿裡雲作為新加坡智慧國家戰略的“軍師”,提供了雲計算資源及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支援,助力于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設。

政策為智慧城市保駕護航

有了智慧城市的借鑒目标,一切看起來都不是太難,但是我們還是要從自身情況出發,并不能盲目的照搬新加坡的建設方式,如果盲目上馬,就是一個無比巨大的旋渦。

早前智慧城市概念火爆,一些企業盲目跟風,将與智慧城市無關的企業也納入智慧城市範圍。伴随着産業發展成熟,這類“陋習”将得到更正,智慧城市營運模式将更為清晰。智慧城市營運模式将有更為清晰的思路,尤其在智慧交通與智慧醫療等領域。

智慧城市的健康發展,離不開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援,随着各項技術的不斷成熟,智慧城市将由“噱頭”走向實際。

據悉,國家發改委去年印發了開展《新型智慧城市評價工作》的通知,要求貫徹落實好“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的建設一批新型示範性智慧城市的任務,,并重點針對智慧家庭産業與典型應用進行了詳細闡述,提出了智慧家庭概念,并重點從産品、技術、服務等三個方面介紹了智慧家庭所涵蓋内容,務實推動新型智慧城市健康有序發展。

筆者後記

國内智慧城市的建設也可以借鑒一下新加坡“政府政策+科技廠商”技術相結合的模式,為智慧城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援。

雖然有了好的政策為其保駕護航,智慧城市的建設也不容掉以輕心。從政府角度來說,政府應該起到監督,服務的作用,對于不利智慧城市建設的方案、技術要嚴禁制止,做到技術的公開化;對有利智慧城市建設的方案要積極号召,并支援。從廠商的角度來說,做到企業服務社會,服務人民的宗旨,不偷工減料,緻力于打造“安全、智能”的智慧城市。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