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越來越難做,首當其沖的便是制造業,除了人力成本上漲、原材料與土地租金上漲、物流成本上漲、稅收居高不下、創新能力不足、價格戰愈演愈烈,這些問題都将中國實業,特别是制造業推向了水深火熱的境地。
并且從2014年開始,全行業很多制造業紛紛倒閉,資不抵債,
安防行業也難逃其難,以深圳為代表的中小型安防企業就倒下了一批。而前段時間“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所引發的“死亡稅率”的事件,更是戳中了中國實體制造業的疼點,随着中國經濟及人口态勢的發展,除了人工成本便宜外,其他幾乎任何成本将不占優勢,中國所謂低成本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中國制造業正處轉型時的陣痛期。
安防企業很多都是以傳統制造生産為優勢,在産品創新方面除了主流裝置商引領行業發展外,下面的中小型企業的創新能力有限,産能過剩、土地成本上漲、勞動力成本上漲、科技創新含量低等綜合因素的作用,最終将導緻整個安防行業繼續進行品牌市場的收縮,安防行業市場将越來越集中在幾家主流裝置商供應商的手中。
那麼,如何擺脫制造成本上漲所帶來的風險管控,讓安防企業能夠輕裝上陣,不受累于生産端的成本支出,安防知識網認為有兩種比較好的方式可以選擇。
第一是采取OEM的方式,将生産制造的環節托付給第三方生産企業,但是在品質管控、功能設計以及售後服務方面,企業還是要有主體責任意識,對行業負責、對産品負責、對使用者負責是原則性的問題。
第二是實作企業的轉型更新和制造智能化,緊緊圍繞網絡為主要基礎的資訊與通訊技術,融合安防技術實作産品創新與市場競争的差異化,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是制造業的數字化,即高度發展的資訊技術、網際網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制造業産業資訊平台化,推進制造業雲平台建設,促進制造業提檔更新,将分散的制造資源集中起來,提高資源使用率,實作企業降低生産成本,提高企業核心技術,由制造變為智造。
其實,在減輕制造成本方面,各個企業都有自己一套的生産理論,但最不合适的就是扣材料,減品質。安防行業有特殊的一面,硬體裝置利潤雖然能夠有所保證,但是随着競争的激烈,利潤微薄也是在所難免。項目市場雖然利潤很高,但門檻越來越高,一般企業很難再有機會,細分市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也必将會引來新的價格戰。是以生産制造的戰略更新轉型是時不我待,安防企業要抓緊時間做出調整。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