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管齊下:VMware雲計算戰略撥開雲霧見天日

Dell對EMC的收購永遠地改變了企業IT的圖景。在之前,大部分股權賣給了EMC的VMware走得跌跌撞撞,它宣明要邁向混合雲市場。VMware放棄了在公有雲上的直接競争而更強調了邁向混合雲市場。

VMware的願景似乎是可信的,但是對于目标市場的規模到底有多大還是個問題。

VMware在雲計算戰略上可謂是三管齊下:公司的Cross-Cloud Architecture是将私有資料中心延伸到公有雲的方案;Cloud Foundation是管理私有雲的平台;Photon Platform 和vSphere Integrated Containers的組合則完成了公司cloud-native的戰略。

Cross-Cloud Architecture

作為一個軟體即服務(SaaS)的産品,Cross-Cloud是VMworld宣布的三種資料中心之中最有吸引力的一個。Cross-Cloud設定了一種基調,即VMware 相信大多數客戶的主要挑戰是他們在尋找管理多種雲的方法。為此,VMware提供了一些基于現有使用者的有趣資料,其中最有趣的是客戶相信他們在使用的服務來自多達3個雲計算提供商。但事實是,平均來說每個客戶需要使用8個雲供應商的服務。是以基礎的問題是如果管理如此多的雲供應商以及不同的管理API。

VMware建議的解決方案是将公有雲提供商看待為軟體定義資料中心(SDDC)的一個延伸部分。這種方法被VMware 的CEO Pat Gelsinger稱之為雲中的SDDC。VMware使用自己的NSX技術建立了支援的雲環境上的overlay網絡。通過在不同雲提供商和私有資料中心内部建立overlay網絡,企業可以将不同的雲網絡環境看待為一個連續的單一的網絡環境。

對于NSX,VMware對客戶如何使用公有雲資源做出了一個關鍵性的假設。在AWS或Google内的NSX假設客戶對待公有雲隻是看做宿主虛拟機的另一個資料中心。在目前的Cross-Cloud Architecture的預覽中,VMware需要通路底層的VM,是以如果客戶使用平台即服務或者無服務計算,那麼VMware的Cross-Cloud就一點用處都沒有。這個領域其實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現在,VMware估計5%的企業資料已經存放在公有雲中,并确信将來這個數字會升到50%。客戶如何達到50%這個數值将會直接影響到VMware的雲管理戰略的成敗。

在和AWS交流中發現,他們相信企業會接受原生的雲計算API。VMware打賭這種假設不會再變了,雲計算的價值是其彈性和工作流靈活性。基礎架構團隊會發現以VM為中心的方案比公有雲更加富有價值。

Cloud Foundation

當我覺得Cross-Cloud是最有趣的公告時,卻發現還有更有趣的,那就是VMware的Cloud Foundation計劃了。為了更好地了解這個平台,可以從了解它所能解決的問題開始。無論對于vCloud Director或OpenStack來說,部署私有雲都是很困難的。而且很多對私有雲的懷疑都是基于它所展現出來的複雜性。私有雲大部分是由虛拟化工作流來組成的,一個真實的私有雲包含了很多不同的複雜性。編排和自動化隻是其中的兩個例子。這帶來的結果是對于管理私有雲發行版本需要的技能等級越來越高了。

市場做出了回應。一系列相關的産品和服務都已經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或已經在測試階段。其中一個例子是服務平台Platform9,一個基于SaaS的OpenStack管理平台。客戶提供計算、存儲和網絡基礎架構,而管理平面則在Platform9的基礎架構上。微軟釋出了Azure Stack,一個私有的Azure雲服務執行個體。Azure Stack提供了運作私有Azure執行個體所需要的軟體和硬體。微軟的政策則是基于應用的需求,在私有資料中心擴充Azure的服務内容。

VMware 的Cloud Foundation嘗試讓私有雲對于企業客戶來說更容易消費。IBM是潛在的第一個簽署了協定,為VMware的客戶傳遞以及管理Cloud Foundation基礎架構的vCloud Air Network (vCAN) 提供商。IBM和VMware在早前已經宣布了合作夥伴的關系,要将虛拟vCloud基礎架構運作在IBM的SoftLayer雲上。Cloud Foundation是這種模型的一種延伸,它允許客戶将IBM管理(或者其他vCAN合作夥伴)的基礎架構運作在自己的私有資料中心中。

Cloud-Native

VMware還宣布了它的cloud-native戰略。這或多或少地改變了前些年VMware的cloud-native産品的核心能力。VMware将自己定位為讓客戶可以使用自己現有的vShere基礎架構來管理容器。Photon Platform則是定位為可以使用生産就緒、高性能的基礎架構來服務于基于應用的微服務。有意思的是vRealize管理套件則是定位來監控容器的。

容器管理是一個存在很大挑戰的地方。VMware使用類似vRealize Network Insight的工具來了解應用流和對容器的性能問題進行排錯。用來管理vSphere基礎架構的工具也被用來管理容器基礎架構。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