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内蒙古處罰29次未解決北方藥業異味,督察組終挖出萬噸廢渣

中央第一環保督察組進駐内蒙古期間,共收到關于北方藥業環境污染的投訴80次,幾乎天天都有,最多時一天投訴達24次。

環保部今日(11月23日)公布2016年第一批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地方整改典型案例,其中第二個典型案例就是“呼倫貝爾市切實整改北方藥業公司環境污染問題”。

2013年以來,内蒙古呼倫貝爾和牙克石三級環境保護部門對北方藥業實施行政處罰29次,都未能解決該企業異味擾民的問題。

接到投訴後,督察組在7月24日查實了北方藥業的污染問題,挖出違規填埋的廢菌渣1萬餘噸。

環保部:處罰29次仍未解決異味問題

環保部通報介紹,北方藥業有限公司建成投産後,由于布局不合理,處于城市上風向,異味擾民等問題長期受到群衆舉報。

2013年以來,自治區各級環境保護部門共收到關于北方藥業的投訴達143件,且呈逐年增多趨勢。

在此期間,自治區、呼倫貝爾和牙克石三級環境保護部門對北方藥業實施行政處罰29次,都未能解決該企業異味擾民的問題。

7月24日上午,督察組在内蒙古自治區政府有關人員陪同下對北方藥業公司進行了現場檢查,檢查中發現北方藥業廠區内腐臭撲鼻,所屬生力源肥業公司涉嫌在廠區東北側窪地違規填埋工業固體廢物。

随後,督察組當場要求調用在現場的挖掘機挖開覆寫的石塊和土方,最終查實生力源肥業違規填埋北方藥業委托處置的廢菌渣1萬餘噸,違規填埋區域占地約4000平方米,埋深2至3米。

牙克石市政府網站2011年10月釋出的資訊顯示,北方藥業是由全國民營企業500強大型企業——沈陽同聯集團投資注冊、建設的同聯生物制藥項目,該項目總投資300億元,生産青黴素、頭孢類、維生素類、氨基酸類和其他生物制藥産品。

媒體報道指北方藥業曾向草原濕地排放廢水

環保部通報介紹,中央第一環保督察組查實後,呼倫貝爾市委、市政府于7月24日下午召開會議,部署環保局和警察局組成專項調查組,對北方藥業和生力源肥業公司5名監管人員實行監視居住,2名高管人員進行取保候審。

專項調查組組織全面排查出北方藥業27項突出問題,其中涉及環境保護方面11項,并依法對北方藥業采取停産整治措施,明确達不到整改要求不能複産。

環保部通報稱,目前,有關整改工作正在推進。針對主廠區及濾渣幹燥廠臭氣超标的問題,企業已在有關工廠中的房間加裝負壓尾氣回收裝置等設施,七台烘幹爐投料口由無組織改為有組織控制。違規填埋的廢菌渣經專業機構鑒定不屬于危險廢物,已全部按規定轉運清理完畢。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注意到,早在2012年6月,網上就已出現關于北方藥業排放廢水廢氣,污染環境傷害群衆身體的舉報。

2013年6月,《中國經營報》的報道稱,“不斷擴張的抗生素原料藥生産企業給内蒙古帶來嚴重污染,烏梁素海、土默特平原、呼倫貝爾草原牙克石西郊濕地等成為廢水排放地。”

該報道還稱,北方藥業建在牙克石市區北部,以“試生産”名義投入生産已經一年多,工業廢水排向西孤山與東孤山之間一個巨大的儲水池,儲水池建在牙克石西北方向的天然濕地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