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月20日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宣誓就職日期臨近,“俄羅斯黑客幹預美國大選”的雜音也變得越來越響亮。然而撥開驟然聚集的迷霧,許多人都發現,盡管“報複”也大張旗鼓做了,情報機構吹風也隔三差五吹了,但“大招”畢竟沒放出來:離1月20日還剩寥寥數日,迄今公布出來的資料并不足以“鎖定”是否真有“黑客幹預美國大選”的事發生——— 更不用說具體指認是誰幹了這件幹沒幹都說不準的事了。
日前有國内分析家認為,俄羅斯“從技術和膽識上有這樣做的實力”。這種看法頗具代表性,理由是,首先俄羅斯人數學能力強大,程式設計和系統工程能力過人,“這種系統能力讓他們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直升機、軍用發動機、核潛艇、氫彈、火箭發動機,簡直是各種最大的專業戶”,并特别舉出“材料一般、一整合就不得了”的米格-25,以及“許多俄羅斯數學家為華為崛起作貢獻”的旁證作為論據。膽識上自然更不必說——— 普京還有什麼不敢做的?
然而這位分析家的論據,其實是經不起分析的。蘇聯(注意是“蘇聯”不是“俄羅斯”)固然有相當大的“系統工程能力”,這種“系統工程能力”讓蘇聯在戰略武器、核潛艇、防空、坦克裝甲車輛、運載火箭等關鍵領域長期占據醒目地位,但這是建立在“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集中力量辦大事”和“數不足量補、數量都不足體積補”的無可奈何的前提上。如潛艇,蘇聯并非存心想造那麼大,而是因為單殼體技術一直不過關(到今天也沒過,第一種“成熟”單殼體潛艇“拉達”級已經“半殘跳票”很久了),才不得不造體量大很多的雙殼體;又如軍用發動機,蘇聯時代主要靠犧牲壽命和後勤便利強上功率,即便這樣也遠談不上“最大”,如今甚至連這樣做的能力也不足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損失最大的恰是“系統工程能力”,由于配套的喪失和久不能恢複,如今的俄羅斯已十多年未有新服役的驅逐艦以上水面艦艇(更不用說航母),造不出艦用瓦斯輪機和高性能艦用柴油機,很多關鍵裝備看似型号層出不窮,實則不過是修修補補後不斷“刷漆貼牌”。更重要的是,即便将這些例子作為“俄羅斯的實力”,即便這些實力真的可觀,也大多是機械領域的“實力”,而非計算機、網絡領域的“實力”。
那麼在這方面俄的“軟硬體”又如何?應該說,在“軟體”即頭腦方面,俄的确相當不凡。正如那些分析家所言,俄羅斯數學人才輩出,在電腦軟體領域也獨樹一幟,如C om m unix作業系統特立獨行,安全性能良好,而号稱“唯一擁有自主核心”的卡巴斯基反病毒軟體,也能讓外界看到俄在這方面的底蘊和實力。但即便在這些“軟體”方面,俄也存在許多緻命的阿喀琉斯之踵。即以俄最自豪的C om m unix而言,許多行家指出,這種“史前恐龍般的古董級系統”界面極不友好,擴充性、更新性和軟硬體相容性“猶如噩夢”,近年來各種電腦應用、各種新硬體如過江之鲫,更新換代頻繁,而Com m unix“連許多開發驅動程式都拿不出”、“運作效率十分低下”、“圖形化界面更是一塌糊塗”……這些雖然主要就其商業前景而論,但“非商業”領域的需要從來都是更領先一步的。
而在“硬體”即電腦、網絡的普及和提高等“打基礎”、“上層次”方面,蘇聯就已經落後,俄羅斯在這方面就更加是一步趕不上、步步趕不上:以“超算”為例,2016年11月最新“超算T OP500”榜中,中國和美國各有171台計算機入圍,分别占據33.2%和33.9%總性能,基本并駕齊驅,排名第三的德國僅32台,日本27台,法國20台,英國17台……前10名“超算”中,中國兩台(分列第一和第二),美國5台,日本兩台,瑞士一台。而俄羅斯呢?2010年他們的“Lom onosov”還能排在第12位,2011年和2014年他們兩次豪言“與印度聯手沖擊T O P1”,目标直指中國2010年奪魁、FLO PS2.566PF的“天河一号”,結果如何呢?這項實質不過将“Lom onosov”“整舊如新”的計劃推進緩慢,而在這幾年間,T OP1的實力已膨脹到LOPS93.91PF,是“天河一号”的30倍還多。自“超算T OP500”誕生以來,蘇聯/俄羅斯僅在蘇聯時代的1984年(M -13,這還是仗着“體系之力”)奪魁一次,如今則非但單機比不了,“超算”的數量、普及、應用等差距則更大。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