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技術的進步,太陽能發電在全球許多地方正變得越來越經濟。彭博社日前撰文指出,預計太陽能電力在10年内有望超過燃煤發電,成為全球成本最低的發電選擇。
綜合2016年資料,太陽能發電在全球多個國家都打破曆史最低價格紀錄,平均達到燃煤發電成本的一半左右。其中,智利在8月的太陽能電力拍賣中,報出了2.91美分/千瓦時的低價;9月,阿聯酋又拍出了2.42美分/千瓦時的新低價。
據彭博社報道,如今,沙特、約旦和墨西哥已經開始計劃今年的太陽能電力招标,并希望能夠進一步降低價格。另有包括意大利Enel和愛爾蘭Mainstream Renewable Power在内的一些歐洲公司,憑借此前積累的大量,開始将目光投向了全球其他地區的新興市場。
資料顯示,2009年以來,基于供應鍊各個環節成本的下降,全球太陽能發電的平均價格已經下降了62%。彭博新能源财經預計,到2025年,太陽能在全球的平均發電成本可能将比燃煤發電還低。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總幹事阿南˙阿明表示:“每次太陽能裝機量的翻倍,都能帶動電力價格降低20%左右。這對電力市場而言,将是改變遊戲規則的變化。”
彭博社認為,技術的進步是推動太陽能産業快速前進的關鍵因素。此外,規模經濟效應和經驗的不斷豐富,也使得太陽能電力的市場競争力與日俱增。據彭博新能源财經的太陽能分析主管JennyChase介紹,目前平均每增加1兆瓦地面太陽能系統裝機,發電成本大約為1.14美元/瓦;但是預計到2025年,這一數字将降至73美分/瓦,下降幅度達到36%。
市場調研公司GTM Research的分析師MJShiao以美國為例指出,目前美國西南部分地區太陽能電力的價格接近1美元/瓦,到2021年就可能降至75美分/瓦。不過,美國能源部旗下的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預測略保守一些。該實驗室進階項目負責人DonaldChung表示,到2020年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可能降至1美元/瓦,但他同時認為,這一下降趨勢将保持至2030年。
阿布紮比太陽能開發商Enviromena Power Systems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SamiKhoreibi表示,太陽能發電事實上已經開啟了“薄利多銷”模式,價格下降将是未來的一種“常态”。
據國際能源署預計,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發電成本,在未來5年内平均就能下降25%。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則預計,到2025年,太陽能發電成本将下降43%到65%,相比2009年的水準累計下降幅度将高達84%。
不過,彭博社同時指出,雖然平均而言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将持續下降,但在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下降幅度可能并不相同。比如歐洲和巴西,由于進口煤炭、實行碳稅政策,預計到2020年左右太陽能發電價格有望低于燃煤發電;而諸如印度這樣自身擁有大量煤炭儲量的國家,太陽能電力價格降至低于燃煤發電可能需要更長時間。
面對業界對太陽能發電的樂觀态度,作為“參照對象”的燃煤發電業卻并不“氣餒”。
世界煤炭協會首席執行官Benjamin Sporton提出,可再生能源發電成本計算往往沒有考慮到備用電力供應部分的花費,一旦這部分開支也計算在内,燃煤發電的經濟優勢即便到了2035年都仍将十分明顯。
“所有經濟體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需要的都是全天候的電力供應保障。”Sporton說,“但是,風電、太陽能發電都是間歇性供電。是以,盡管部分可再生能源發電近年來成本出現顯著降低,但談及電力成本還是要從整個供電系統的花費來考慮。”
不過,即便如此,業界人士仍然認為,太陽能電力的價格已經具備了參與市場競争的“實力”。根據彭博新能源财經的預測,作為全球最大太陽能市場的中國,到2030年就能實作太陽能發電成本低于燃煤發電。此外,日照條件相對較好的國家和地區,未來可能在降低發電成本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我們已經看到了新的市場現實。”Khoreibi說,“即太陽能未來可能将是成本最低的電力來源。可以預見,随着技術的發展,太陽能發電成本将持續下降。”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