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的姓氏在古代有很多的忌諱,但是明太祖時期一點都不避諱

中國的漢字博大精深,中國的姓氏也是數量衆多,從古至今就流傳着姓氏有百家的說法,因為這些姓氏衆多,人們就将這些文字規整在一起,将它們編成了一本書名叫《百家姓》。而在古代時候,社會上有很多的忌諱是需要注意的,一不小心就會将自己的陷入危險的境地,比如在某一王朝的皇帝當時姓什麼,它就是這個國家的國姓,比較有意思的就是明朝時期朱元璋的朱姓了。

中國的姓氏在古代有很多的忌諱,但是明太祖時期一點都不避諱

???

明朝當時因為皇帝的姓氏是朱,是以在民間就不可以再有相同姓氏的人出現,因為皇帝的名字是比較金貴的,怎麼能用在平民百姓的身上呢?這在當時來說是對皇家的亵渎,可是要掉腦袋的。但是這個姓氏特殊在它和我們農家養的一種家畜的讀音是一樣的,那就是豬。

在明朝有一個地方叫做開元縣,為了要和皇帝名字的用字避開,就将這裡該成了開原縣,音雖然沒有變,但是字卻是變了的。想起曾經看過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後來變成觀音大士的原因就是因為之中的“世”字與當時執政的唐朝的皇帝李世民名字相沖,是以從那時候起就将名字截掉了。

中國的姓氏在古代有很多的忌諱,但是明太祖時期一點都不避諱

而且在那時候經常會用一些市井小民來形容百姓,但是唐太宗時期這種稱呼就變得很少了,也多是因為與皇帝名字相沖的緣故。言歸正傳,既然朱和豬的讀音很是相近,大家該怎麼稱呼呢?而且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經常會殺豬宰羊,這樣的活動又該怎麼進行呢?當然是為了自己的姓名選擇了安穩果日,不殺豬也不養豬,養着的人家就隻能是将它們一直養着,誰讓皇帝姓朱呢!

其實在朱元璋當朝的時候算是很開明的了,真的是沒有那麼多的忌諱,相傳當時因為逢年過節的時候他都會出宮巡查平常百姓家的生活過得怎樣,看見每家每戶都張燈結彩的準備迎接新年,唯獨有一戶人家的門上連對聯都沒有貼,于是就有些驚訝,詢問之下才知道原來這戶人家是專門的屠戶,以前就是靠殺豬賣肉為生,但是有了禁制之後就再也沒有過生意了。

中國的姓氏在古代有很多的忌諱,但是明太祖時期一點都不避諱

他在了解了情況之後就将豬改做豕,而且他也允許大家殺豬吃肉。他雖然不怎麼在意這些東西,但是他的後代朱厚照卻是很在乎,因為在一次宴會上大臣們都吃着豬肉很是開心他挺生氣,就頒布了法令禁止殺豬和吃肉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