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通芯城,這家做晶片生意起家的公司,将繼續加速在物聯網領域的布局。
9月2日,短暫停牌的科通芯城複牌。複牌公告顯示,科通芯城拟按每股12.5港元的配售價增發,配售最多合共2.7億股新股,占擴大後股本比例約16.67%。此次增發後,科通芯城最多将籌集資金3億美元。
“這3億美元加上科通芯城部分盈利,我們将用于對上遊行業的整合、并購,布局物聯網産業,為明年的高成長打好基礎。”科通芯城公關總監王剛表示。
中報顯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止,科通芯城第二季度集團總商品交易額(GMV)為人民币53.6億元,同比增長61.6%,而旗下智能硬體平台“硬蛋”産生的GMV已約占集團總GMV的22.4%,吸引了超過1250萬名粉絲,及超過13000個物聯網項目。
事實上,随着物聯網概念的持續走熱,近兩年,相關生态、平台型公司也漸成規模。“現在大家都意識到,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走完整個鍊條,也沒有能力把别的公司全部統一到自己旗下,連蘋果、谷歌、微軟都沒有做到,于是各種行業‘聯盟’層出不窮,不同企業組成了不同的陣線,而很多聯盟之間也出現了互相交叉的現象”,資深TMT 觀察人士馬繼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加速布局物聯網
緻力于智能硬體的硬蛋,正逐漸成為科通芯城最具想象空間的業務。
和這個市場上的其他玩家不同,硬蛋以自己擅長的供應鍊服務為切口,從産品創意設計、融資、元器件采購、規模生産到營銷等各個環節給予項目支援,由此深度介入物聯網創新服務。目前硬蛋已經初步建立了智能汽車生态、智能家居生态、大健康醫療生态、機器人生态和材料生态等五大生态。
近日,科通芯城又與半導體集團羅姆達成了合作。随着物聯網不斷發展,微控制器的需求将大幅提升,摩根士丹利預計半導體産業規模将在明年達到330億美元。牽手羅姆無疑将幫助科通芯城在生物晶片及傳感器方面進一步整合上遊資源。
在變現方面,除了“自營電商”,科通芯城今年又提出了“以服務換股權”的變現模式,預計到明年第二季度,将在平台上的五大類項目中選擇100個有潛力的企業,免費為其提供營銷、融資、供應鍊等服務,以服務換取這些企業1%-5%的股份。
“這100家公司裡有5家能成為華米這樣的企業,我們就能賺到足夠的錢,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方式,我們捏住了創新的入口”,王剛表示。此外,科通芯城今年還計劃與慧聰以及農村淘寶這些管道巨頭合作,推動智能硬體下沉,在二三線城市尋求變現。
但變現并不是當下的主要目的,在産業發展起來時搶占先機才是入局者所謀劃的。現在看來,市場上的玩家都有自己的核心優勢和短闆,“BAT在使用者資源上占有更大優勢,阿裡和京東有自己的售賣管道和存儲倉庫,但缺乏硬體思維和終端産品。小米具有硬體終端優勢、使用者和品牌資源,但聚集開發者的能力有限。硬蛋是一個連接配接供應商和創新創業者的開放平台,但作為後起之秀,品牌還在建立中,平台規模目前來說比較小”,易觀入口分析師朱大林評價道。
“平台”湧現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種力量交織的物聯網大潮中,志在做“生态”做“平台”的也并非隻有硬蛋。為了拉攏合作夥伴站隊,小米投資生态鍊,京東開JD+智能奶茶館,百度推未來商店……和在其他前沿領域的布局一樣,營造全産業鍊開放生态成為大公司們競相打造的競争力。
騰訊手握微信自不用提。京東推出的JD+計劃預計招募1000家有潛質的團隊,孵化出100家智能硬體團隊,通過整合産業鍊資源,提供從雲端到終端的技術解決方案。
在智能硬體領域步伐稍慢的阿裡,也已經于去年4月成立了智能生活事業部,還與富士康合作,建了兩條生産線,基本涵蓋了孵化、資金、技術、生産、銷售等硬體産研銷環節。阿裡巴巴集團CEO張勇表示,阿裡不會做智能硬體,而是利用電商,雲計算和作業系統等強項,提供基礎服務賦能商家。
“現在整個行業格局很亂,形成了各種聯盟、各種平台,智能硬體市場還沒有出現一個上司性的力量”,馬繼華認為,這對行業的發展非常不利。“不同的聯盟、不同的标準,這将帶來很大的風險,做出來的産品應用也比較窄。”
競争與合作間存在着複雜的關系。硬蛋目前和BATJ、 360等網際網路公司以及微軟,Intel,Broadcom,Freescale等電子制造業企業都達成了戰略合作,形成了以供應鍊為核心的生态系統。“硬蛋和阿裡、京東的營運模式比較相似,存在一定的競争,但硬蛋又與阿裡、京東建立了合作關系,産品連接配接到阿裡、京東上售賣”,易觀入口分析師朱大林告訴記者。
市場的走勢也并不明晰。2014年被視為智能硬體發展的元年,但在經曆了兩年的火爆之後,資本對智能硬體市場的态度似乎正在轉冷,艾瑞釋出的《中國智能硬體産業系列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總投資額較2013年增長503%,但到了2015年後,第三季度投資額較前兩季度大幅度下降。
馬繼華認為,智能家居算是智能硬體目前應用較廣的一個領域了,但現在的智能家居也大都是初級産品,隻是簡單地實作了聯網、監控功能。“這個行業概念化比較嚴重,還需要一段較長的發展時間”,他這樣告訴記者。
現在看來,智能硬體帶來産業更新的同時,也将有可能帶來利益格局再配置設定。但市場何時爆發,産業發展路徑如何,猶未可知。雄心勃勃的玩家們一擲千金,賭的依舊是未來。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