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網絡存取方案上司商Aruba Networks于近期釋出的報告顯示,來自亞太地區約1,150位的受訪者中,高達97%的比例已對物聯網(iot)的基本概念有所認知。盡管如此,目前仍有許多人不明白物聯網的确切定義,以及其能為整體社會或組織機構帶來何種程度的價值。Aruba估計,到2019年以前,亞太地區各個機構和企業采用物聯網技術的整體比重将有望達到86%。
據Livemint網站報導,根據統計,全球有60%的醫療機構已将物聯網相關裝置引進其設施當中。不過,雖然全球已有愈來愈多的企業、工業、醫療保健、零售商、以及市政機關等機構采用物聯網的相關應用,但其中的安全問題也同樣面臨了日趨增加的威脅與困境。
事實上,目前有許多物聯網相關裝置的安全性仍明顯不足,進而使機構容易受到外在的攻擊。統計顯示,高達84%的組織機構都經曆過與物聯網相關的安全漏洞問題,不同産業間的物聯網技術發展成熟度與水準亦呈現出不同的差距。
以企業而言,約有72%的比重已将物聯網相關裝置引進了工作場所。其中,室内定位服務已被視為用來提高員工生産力及遠端監控的重要工具。20%的相關報告指出,建築照明與溫度的遠端操作都屬于企業主要的關鍵使用範疇。78%的企業表示,在工作場所引進物聯網有助于提高團隊工作效率,75%的企業則相信物聯網能提高其盈利能力。
在工業産業中,則有62%的受訪對象已采用了物聯網技術。透過物聯網的監測系統,機構的基本維護、營運效率、以及運作能見度都受到了良好的優化與操作。雖然目前僅有約6%的機構落實了使用具備IP位置監控功能的攝影機裝置,但32%的工業機構表示,未來将繼續強化此部分的實施。
在全球醫療照護産業部分,目前約60%的機構采用了物聯網裝置,主要是以改善病患監測機制,降低營運成本,以及促進創新為基要發展目标。其中,有42%的醫療機構高層已将監控與維護功能列為物聯網使用的首要目标項目,而此比例亦高于所有其它産業。這說明了病患監測項目在現代醫療保健産業中所占的重要性極高。
至于零售商産業,目前僅有約49%采用了物聯網技術與裝置。然而,其中高達約81%的比例指出,物聯網已幫助零售商明顯改善了客戶滿意度,這意味着客戶忠誠度和連鎖引發的赢利收益,也産生了相應的正面影響。此外,約有40%的零售商傾向于将監控系統列入未來主要的物聯網應用項目之一。
政府機構則是目前落實物聯網技術相對落後的族群。根據統計,目前仍隻有42%的政府部門部署了物聯網相關的裝置和傳感器。其中,約35%的IT決策者聲稱,其高層主管對于物聯網的相關了解程度甚低,甚至完全不了解。專家指出,這表明了物聯網相關教育的缺乏是政府機構大規模應用的最大障礙。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