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林則徐虎門銷煙,用海水浸泡40多天,為何不直接用火燒?

進入1820年以後,清政府就越來越江河日下了。一方面國内農民起義接連不斷,清政府忙于應對被弄得焦頭爛額。另一方面,西方列強已經靜悄悄地開始了入侵中國的行動,以英國為首的西方殖民者在殖民地印度種植了許多罂粟,通過提煉技術把罂粟制成鴉片銷售到中國,無數的國人跪倒在鴉片的石榴裙下,他們被弄得傾家蕩産,家破人亡。

林則徐虎門銷煙,用海水浸泡40多天,為何不直接用火燒?

要說這罂粟其實在很久以前就出現于中國了,隻是當時其作為一種藥材專門用來入藥的。使用方法就是把其碾碎用水沖服。由于味道比較苦澀,再加上這種藥并不産于我國,它必須要從中亞那邊運輸過來,價格一直都是居高不下故而使用它的人比較少,此物隻存在于貴族之中。到了後來人們發現,這種臭烘烘的東西配備上煙槍和煙燈以後吸食起來會産生一種強烈的麻醉感,進而讓人産生奇異的幻覺,是以但凡家中有點錢的纨绔子弟都開始吸食起來。從1820年到1838年,到中國鴉片的箱數從四千多箱增長到四萬多箱,數量上漲了十倍。一直以來對中國總是貿易逆差的英國一下子就變成了貿易順差,英國商人逐漸發現既然布匹等小玩意兒不能打開中國市場,那麼想要賺錢的他們從此隻能依靠鴉片發财了。

為了繼續擴大盈利空間,鴉片販子們根據貨物的成色來差別售賣。你比如說成色稍微好點的價格就貴一些,所售賣的人群也隻針對于官僚子弟;成色差的就低價賣給平民。這樣一來鴉片販子們賺的盆滿缽滿,清政府多年以來積攢的白銀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流失着。當時,政府對于售賣鴉片的事情态度也是模棱兩可,緝私官員總是和那些鴉片商人勾結起來不予查此類違禁品,甚至于參與到鴉片販賣的生意之中。林則徐看到鴉片荼毒之深之切,他認為如果再不禁絕鴉片,中國将再無抵禦外敵之兵,朝廷進而陷入到沉重的危機之中。

林則徐虎門銷煙,用海水浸泡40多天,為何不直接用火燒?

道光皇帝很贊同林則徐的說法,故而派遣他到廣東做欽差大臣,專門負責禁煙事宜。林則徐到了廣東以後勒令廣州十三行裡面的不法分子交出鴉片。一開始他們以為是林則徐想要跟他們要孝敬所玩弄的手段,後來發現這個總督跟其他官員不一樣。洋人軟的不行就來硬的,是以就以洋槍火炮威脅林則徐。林則徐把不交鴉片的洋人們圍困在使館中,斷水斷食逼他們交出鴉片。多日以後,體力不支的鴉片商們終于乖乖地上繳了兩萬多箱鴉片。要知道,當時英國一年也隻輸送四萬多箱鴉片而已。

林則徐一邊收繳完鴉片,一邊指令官兵查抄各處的鴉片煙館。對于那些吸食鴉片的官民懲處手段都非常嚴格。而他把收繳回來的鴉片并沒有選擇用火去燒,而是把鴉片放在海水當中浸泡了四十多天,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林則徐虎門銷煙,用海水浸泡40多天,為何不直接用火燒?

首先林則徐不選擇使用火燒是因為火燒完成以後鴉片并不能銷毀幹淨。林則徐早年間在湖廣地區任職,當時他看到有很多百姓都在吸食鴉片,而他們對整個社會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故而林則徐上書道光皇帝請求禁煙。道光皇帝本身嘗過鴉片,他知道此物有多麼歹毒,是以就準許了林則徐的請求。林則徐馬上開始行動,幾日之内林則徐收繳了許多鴉片。面對收繳上來的這些鴉片,林則徐一直思考該采用什麼方式來銷煙。想來想去,林則徐還是用了最古老的銷煙方式-煙土拌桐油銷煙法。使用桐油來跟鴉片煙攪拌在一起燒毀,其産生的煙霧本身還是會對人造成傷害,并且所産生的煙膏會滲入地下,挖出來還是可以使用的。這樣一來,林則徐堅決禁煙的效果就無法達到了。

有了前車之鑒,林則徐當然不會重蹈覆轍,是以林則徐發明了一種新的銷煙方式-海水浸化法。林則徐先是讓人在海邊挖了一個大坑,然後在坑中底部鋪滿石頭,再引入海水,而後把鴉片浸泡在這海水中。随着海水四十多天的浸泡,鴉片中就被海水浸入各種化合物,這個時候加入石灰就能夠讓鴉片盡可能地溶解在海水中,留下一點點殘渣而已。而後林則徐又讓人開挖一條通往海裡面的水溝,趁着漲潮之際林則徐指令開放水溝,鴉片渣子就這麼被海水沖走,那些想要尋找鴉片渣子的瘾君子們隻能下海去找了。林則徐這一禁煙辦法不僅是有效地完成了禁煙工作,而且也避免了人們被毒害,此乃一舉兩得之舉動。從此以後,林則徐就成了中國著名的禁煙英雄。

林則徐虎門銷煙,用海水浸泡40多天,為何不直接用火燒?

從今天的角度去看林則徐的禁煙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鴉片渣子雖然不能夠被人所用,但是卻污染了近海海域,對于近海生物造成了惡劣的影響,而且還使得生态環境遭到了破壞。不過在那個特定時代下人民尚且不能夠安居樂業,又有誰會注意這些細節呢?禁煙以後百姓們都認為這件事到此為止了,隻有林則徐意識到他們和洋人的競争這個時候才剛剛開始。果然随着虎門硝煙的結束英國人的軍艦也是跨越兩洋來到了中國,和這個古老的國家開啟了戰争。從此中國人民就進入到了多災多難的近代史之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