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道光皇帝得知英國女王芳齡23,想納她為妃,傳到後世被當成了笑柄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别後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裡西風瀚海沙。

——納蘭容若《采桑子》

在古代封建社會統治下,皇帝是天下的裁決者,加之曆史潮流中無數的輝煌事迹,導緻很多帝王變得得意忘形,清朝在經曆鴉片戰争後,道光皇帝通過審問俘虜了解到英國女王年芳才23歲,竟萌發了想娶為妃的想法,如果能夠娶到英國女王還用打什麼仗呢,如此荒唐的想法從何而來呢?

這裡提到的“英國女王”,指的是維多利亞女王。

道光皇帝得知英國女王芳齡23,想納她為妃,傳到後世被當成了笑柄

維多利亞女王生于1819年5月24日,1837年6月20日繼位成為英國女王。1838年6月28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完成了加冕儀式。1876年5月1日,維多利亞女王再次加冕為印度女皇。兩次鴉片戰争以及八國聯軍入侵中華,都是發生在英國女王維多利亞在位期間。

英國的崛起,清朝的衰落。

到了晚清時期,英國先向大清發難,開始道光皇帝不以為然,他壓根沒有把外國人放在眼裡,他所了解的洋人是南蠻尚未開化的,根本不用動用軍隊,隻要發出一道指令就能吓到他們。然而事情反轉得太快,真正交手之後才後悔莫及。

而同一時期的英國呢?在航海過程當中積累了資本,随後在全球開始了殖民政策,在此期間大搞工業技術,短短時間内就走上了富國強兵的道路,一時間打遍天下無敵手,最終成就了“日不落帝國”稱号。在解決印度後,目光随即瞄準了遍地黃金的清朝。

道光皇帝得知英國女王芳齡23,想納她為妃,傳到後世被當成了笑柄

英國剛開始尚不了解清朝的實力,中國面積實在是龐大無望,要統治這麼大的土地,其實力不容小觑。初步打算用鴉片來慢慢控制;可惜陰謀沒有達到。當時的清朝還有清醒的大臣,而道光也并非所想的那麼白癡,随後下達了全國禁煙的指令。

之後的發生的事情衆人皆知,英國的發财之路被打斷了,幹脆掀開了這層遮羞布,直接動用武力來解決。鴉片戰争爆發了,以清朝的完敗結束,還簽下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中國拉開了現代曆史的帷幕,最終也淪為半殖民地的社會。

說來好笑的是,被英國這麼一打,清政府終于願意看看世界,但清朝依然覺得他們才是最文明的,怎麼可能輸給尚未開化的野蠻人呢?這次不過是一次戰場失利罷了。道光皇帝在得知英國女王是為女性後,且年芳23歲後,于是産生了異想天開的想法,迎娶英國女王為妃子。

道光皇帝得知英國女王芳齡23,想納她為妃,傳到後世被當成了笑柄

三個問題淪為後世笑柄

在和英國交戰的過程中,俘獲了一名英國人。道光想通過這名俘虜來了解英國的現狀。

于是曆史留下了三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問答。

第一個問題,你們英吉利國家處于什麼位置呢?

道光想知道英國具體在什麼位置?什麼方向?是不是緊挨俄羅斯呢?國土面積是多少?總共有多少人口呢?

在得到滿意的答案之後,道光依然沒有重視英國,反而心生輕視。因為從俘虜口中得知英國面積很小,國内人口也遠遠不及清朝,打起仗來肯定是清朝占有優勢。可憐的道光在經曆禁海鎖國之後成了井底之蛙,他認為戰争就是壓人數,人多的一方肯定能戰勝人少的。當時的英國軍事武器已經非常先進,豈是人肉之軀能夠抵擋住呢?

道光帝詢問英國跟俄羅斯是否接壤,這個問題也許會讓英國人嘲笑道光的無知,稍微有點地理常識的人都知道英國和俄羅斯兩者相差甚遠。在當時海上已經開始全球遠航,就是因為閉關鎖國才出現了這樣的鬧劇。

第二個問題,在新疆以陸地能否到達英國?

道光問俘虜能否從新疆出發抵達英國呢?在道光的世界觀,任你天涯海角,隻要給我一匹馬就可以順利到達。或許當時道光帝根本就沒有看過世界的版圖,更何談英國版圖位置呢

第三個問題,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是否已婚配?

1842年的時候,英國女王年僅23年,所幸的是道光還是知道英國君主是一個女人,而且還這麼年輕。這讓道光帝覺得非常的不可思議,雖然有唐朝武則天先例,但沒有這麼年輕的,23歲這樣的年紀怎麼能夠成為君主呢?道光帝還異想天開的對自己的大臣說,要把英國女王納入後宮。他應該不知道英國所施行的是君主立憲制,就算他順利娶了英國女王,也是一個過期的女王。是以他這樣異想天開的想法,和所提出的無知問題,都将決定将清朝推向無底深淵。

道光皇帝得知英國女王芳齡23,想納她為妃,傳到後世被當成了笑柄

道光提出的這個想法淪為後人笑柄,偉大的英國女王,開創了維多利亞時代,把英國推到了世界頂峰,成就一方霸主。雖然受限于君主立憲制政策,但這依舊無法扼殺維多利亞的功績,就連創造康熙盛世的玄烨都無法與之相比,更不要提你道光了。

由此可見,清朝在經曆閉關鎖國後,對外界表現得就像是一個三歲小孩。所提出的想法更是讓人啼笑皆非。

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勝己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覺得文章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免費的關注,您的支援是我最大的動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