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著名作家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裡面寫着:“有一天,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洗劫,一個放火。……一個叫法蘭西,一個叫英吉利。”這篇文章控訴了八國聯軍侵華時期,英國和法國強盜般的行徑,在他們的掠奪下,圓明園裡面的名器寶物被洗劫一空,而圓明園也被一把火燒毀,如今的圓明園隻剩下殘垣斷壁,不見昔日繁華的規模,讓人心痛不已。

圓明園被稱為“萬園之園”,從清朝康熙帝開始建造,曆經150餘年的擴建和完善,成為大型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占地規模巨大,園藝建造藝術精湛迷人,裡面不僅收藏了大量的奇珍異寶,還種植了很多名貴的植物,蘊含很高的曆史價值和文化價值。
這樣一座被稱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的皇家園林終究沒能逃過被洗劫的命運。1856年英國和法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争,清軍不敵,英法聯軍直撲圓明園。兩國士兵在裡面見到什麼拿什麼,拿不過來就毀掉,野蠻的行徑令人發指。最為可惡的是,他們把寶物拿走後放了一把火,把圓明園燒毀,裡面的古樹一類的珍貴植物也不能幸免于難。
如今依然有很多寶物流落在外,還沒有回到祖國,它們有的收藏在英國和法國的博物館,也有的被英法高官作為自己家族的财物據為己有。事實上,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高度重視圓明園的修葺工作,相關專家在檢修的過程中就有了意外的發現,那是一個大驚喜。那就是銅制象頭,與象頭一同被發現的還有嘉慶皇帝的親筆字以及刻有這位皇帝印章的石頭。這些文物極具曆史研究價值,尤其是象頭和印章石頭。
圓明園被毀,裡面的衆多價值連城的寶物也被洗劫一空,這對于我們民族來說是巨大的損失和屈辱。落後就要挨打,我們要謹記曆史的教訓,隻有不斷發展自身的實力才能不被欺負。如今強大起來的中國也在盡力把那些寶物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