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甯可放棄南京戶口,也要北漂,朱棣在害怕什麼?

永樂十八年,北京紫禁城建成。朱棣下诏遷都,改金陵應天府為南京,改北平順天府為京師,此後600餘年,北京也成為了權力的中心,更是經濟中心。明太祖朱元璋建國時定都南京,作為一國之都,南京早已是全國的經濟重心所在;同時,南京自身的地理條件也十分優越,地勢險要,易守不易攻,長江更是天然屏障護衛着南京。除此之外,南京還交通便利, 長江加上秦淮河與太湖水系,使得南京四通八達。

甯可放棄南京戶口,也要北漂,朱棣在害怕什麼?

再看北京,明初時稱之為北平。元大都被攻破時,将城中部分居民遷往開封,毀了元朝宮殿,加上運河淤塞,原本繁華的元大都變成了一座普通的北方城,直到燕王朱棣就藩北平,這一切才有所改觀,但仍是一個寒冷貧瘠之地。按理來說,一個國家沒有遇到緊急情況,是斷然不會遷都的,更何況南京的地理、經濟等因素都是遠超當時的北平的。那麼在這樣的條件之下,朱棣為何一定要排除萬難遷都北平,他到底在害怕什麼?

甯可放棄南京戶口,也要北漂,朱棣在害怕什麼?

一怕靖難輿論。面對削藩,朱棣打着“清君側”的旗号,帶兵進了南京城。雖說朱允炆并未死在自己手裡,但是篡位這個事實是注定要被史書記載的。皇帝不知所蹤,燕王朱棣坐上了天子位,民間老百姓怎麼可能不議論,史書可以修改,但是輿論不可控制,除非殺光全城人。朱棣如若想求個心安,似乎遠走北方是一條解決之道。

甯可放棄南京戶口,也要北漂,朱棣在害怕什麼?

二怕漠北再起戰事。明朝雖已拿下全國統治權,但是元朝的殘餘勢力退居漠北,常常襲擾大明邊境。朱棣在位時,五次禦駕親征深入漠北,足以看出蒙古這股勢力,對明朝統治還是造成了一定的威脅的。而遷都後,相當于将大明的權力中心置于前線,使朝廷上下在面對危機時更有抵抗的決心,明英宗時期的北京保衛戰便是最好的例子。君臣無路可退,定當全力以赴,“天子守國門”便是指朱棣遷都這件事。

甯可放棄南京戶口,也要北漂,朱棣在害怕什麼?

三怕南北經濟差距拉大。自從南北朝經濟中心南移之後,南邊的經濟就慢慢超越了北方,并形成了不可逆反的局面,而明朝定都南京,勢必會讓南京城及其周邊城市發展越來越好,畢竟天子腳下,自是一派繁華。朱棣遷都北京後,巨大的物資需求,帶動了運河沿線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北方城市的經濟複蘇。

甯可放棄南京戶口,也要北漂,朱棣在害怕什麼?

四怕南京“亡國之都”。自春秋戰國時期,多個國主在南京建都,但是幾乎未等到統一全國, 短短數年便亡國了。這不是天命,而是真的守不住呀。長江作為天險,是難以逾越的屏障,但是難以逾越不代表不能逾越,成長江敗也長江,一旦突破長江天險,南京便無險可守,這是緻命弱點。早在朱元璋執政時,便動了遷都的心思,當時選的是西安或洛陽。朱元璋《祀竈文》中提到過遷都的事,“本欲遷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勞民……”其實就是因為自己最愛的兒子朱标死了,在悲痛之中難以自拔,沒心思再去想遷都的事。

甯可放棄南京戶口,也要北漂,朱棣在害怕什麼?

自永樂元年遷都提上日程開始,到永樂十八年,紫禁城落成,正式遷都。期間朱棣力排衆議,不知處理了多少反對遷都的人;開運河,建新都,更是勞民傷财。幸運的是,這次遷都是成功的,大明在此呆了223年,以北京為基地,北可擊關外,南可防内亂,有利于控制全國的政局。南京作為江南富庶之地、魚米之鄉,朱棣為了江山舍了安樂,雄才偉略可見一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