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銳導演真人秀《開拍吧》品質很高,王珞丹首次跨界當導演,居然有影評人批評她“好高骛遠”,甚至打出了匪夷所思的“1分”。

沒想到,王珞丹的“導演處女作”觀衆口碑逆襲,影評人偏激評分被打臉,所謂的專業人士,像極了“大笑話”。劉震雲一針見血:影評人無法代表觀衆。
王珞丹跨界當導演,“吃瓜群衆”充滿了好奇和期待。不過,粉絲卻有點擔心,“熒屏女神”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韓導”。
青銅級别的“王導”開始“打怪更新”,剛開始居然連“喊卡”都不會,又萌又沒底氣的樣子,可愛到犯規。不過,王珞丹的适應能力極強,很快就适應了身份轉換。
自稱“永遠不會說保一條”,但是,為了保證短片品質,王珞丹一個鏡頭居然連續拍攝了20次。“真香現場”戳中笑點,就連袁弘也“挖筍”吐槽:細節控狂人。
王珞丹跨界當導演,首部處女作《陪聊》超出預期。短片開局的質感太好了,光影色調美輪美奂,像極了院線大片既視感,不得不佩服“丹女神”的審美能力。
光影中的塵埃,暗喻現實生活的渺小,悠揚大提琴配音,窗外的陽光就是希望,孤獨感瞬間被渲染得淋漓盡緻。而且,王珞丹很會挑選演員,唯一男主角袁弘演技線上,細緻表達準确到位。
袁弘扮演的男主角,應該是一位“不被了解的孤獨者”,通過電話跟别人溝通。每一個電話都是一個故事,很多細節都很走心,代入感滿分。
《陪聊》表達的“終極孤獨”憂傷又直接,劇情反轉也耐人尋味。原來,“孤獨者”是世界末日的幸存者,難怪每天的食物隻有罐頭,邏輯自洽很感人。
說實話,王珞丹極具實驗性的短片作品“後勁”很足,世界很熱鬧,内心卻很孤獨。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結尾處的幫白,好像有點畫蛇添足,如果濃縮一下肯定能更好。
毋庸置疑,王珞丹的“導演處女作”完成度很高,情緒傳達很準确,第一次拍已經很優秀了。特别是“王導”的運鏡和美術,幾乎到達了專業水準,陳凱歌也稱贊具有電影品質。
不過,影評人偏激評分不夠客觀,更誇張的是,影評人“影志”居然隻打了“1分”,點評也有點不負責任。“影志”話裡有話:王珞丹轉型當導演,有點好高骛遠。
劉震雲耿直嘲諷:影評人可以自由打分,但是,影評人也應該負責任,草率打出“一分”好像有點偏激。有趣的是,王珞丹短片上線,觀衆口碑實作大逆襲,所謂的專業影評人直接被打臉。
王珞丹太可愛了,拍着大腿“奶兇”喊話:把那個打“1分”的影評人給我叫過來,我要好好跟他聊聊。劉震雲淨說大實話:口碑逆襲足以證明,觀衆比影評人水準更高,影評人應該接受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