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換一次手機?
一份針對2020年智能手機市場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手機使用者的換機周期進一步延長,平均達到25.3個月,比2019年增加了一個月。更長的換機周期某種程度上代表着使用者需求放緩,加上核心元件短缺、物流延緩,根據艾瑞咨詢的報告資料,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近5年來呈下滑趨勢,出貨量持續縮水。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智能手機市場的比拼已經白熱化,各大手機廠商互相“内卷”,比螢幕性能,拼拍照體驗,鬥充電速度。然而,智能手機基于直面屏的創新越來越乏善可陳,螢幕尺寸和操作便利性之間的沖突始終是橫亘在行業面前的痛點。使用者急需一款能夠激發想象力并兼具科技感的産品。
這時,折疊屏手機出現了。
行業“金線”之上
對于使用者來說,折疊屏手機是一次打破正常硬體的新鮮嘗試,而對廠商來說,卻是沒有理由錯過的下一個風口,因為它可以刺激社會消費心理,産生“破壁效應”。
自從2018年全球首款可折疊智能手機釋出以來,看似冷門小衆的折疊屏手機,愈發找到大衆存在感,成為一衆頭部廠商競相追逐的對象。過去三年裡,各廠商相繼釋出了多款折疊屏手機,包含内翻、外翻、橫向、縱向等不同形态,但由于産品形态已發生極大變化,産品也擁有更加精密的結構和更富密度的技術堆疊,這也導緻折疊屏的價格遠超目前廠商主流旗艦的價格。
盡管相對小衆,但折疊屏已然成為各大廠商的必争之地和各家品牌的戰略必選項,因為它背後展現的品牌、研發、供應鍊、營銷等綜合能力,是廠商展示實力的最佳舞台,也是高端争奪戰的終極戰場。

作為高端旗艦産品的代表,折疊屏所代表的技術密度和産業價值,刻畫出一條行業發展的“金線”。在這條行業“金線”之上的廠商,才有可能成為手機行業真正的“進階玩家”。
勇敢者的遊戲
從制造技術來講,折疊屏的一體化設計是對系統切換邏輯和硬體制造技術的極大考量。如何突破螢幕、鉸鍊、結構、軟體系統的技術瓶頸,不僅考驗手機廠商的新技術研發和優化能力,也事關其供應鍊資源的整合水準。
折疊屏要想實作量産,首先要保證面闆的良品率和出貨量。長期以來,CPI、UTG等原材料幾乎靠進口,加上折疊屏出貨量仍在較低水準,無法通過大量出貨分攤成本,這是折疊屏造價高昂的重要原因。
目前,随着材料技術的改進及設計經驗的積累,主流的堆疊面闆方案已基本滿足對内層OLED面闆的保護需求。京東方、TCL華星光電等面闆公司均布局了可折疊手機面闆。國産面闆公司的大面積供貨是折疊屏下一階段實作量産的基本保障。
在硬體層面,除了看得見的面闆,鉸鍊同樣是實作彎折的重要條件。鉸鍊每次彎折都會有一定的磨損,随着時間推移機械性能會出現下降。在折疊屏手機的起步階段,這是多數品牌廠商技術攻關的難點。近年來,得益于手機廠商及供應鍊廠商對鉸鍊設計方案的共同推進,鉸鍊設計快速走向成熟。
今年初釋出的華為Mate X2所采用的雙旋水滴鉸鍊,就是經過轉軸設計專家和工程師長達五年的技術攻關,通過特殊的滑槽與轉軸設計,在保持折疊屏無縫閉合的同時減小螢幕的彎折角度,以此減小彎折痕迹,增加折疊屏的耐用性。
在解決了最核心的硬體難題後,軟體系統層面的創新不足又成為業界關注的另一個焦點。站在使用者視角,折疊屏最佳的使用效果是集手機、平闆和電腦的操作體驗于一身,實作内容的無縫對接,但現實中折疊屏手機配套軟體生态的缺失卻極大制約了這一體驗。
最直接的一種情形是,翻開折疊螢幕,使用者總有一種無措感:除了需要适應面闆增大、重量增加帶來的不适感,折疊屏在軟體操作層面似乎和直闆手機沒有差別。換句話說,如果缺乏配套的軟體生态,盡管App仍能正常使用,但缺少了專屬于折疊手機的新意和“儀式感”,最終流于“為了折疊而折疊”。
事實上,軟硬體有機融合,才會有更好的使用體驗。中國有350萬款App,但為折疊手機做适配的寥寥無幾,這已經成為折疊屏手機廠商着手解決的核心痛點。
在華為Mate X2釋出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華為攜手軟體綠色聯盟建立首個折疊屏應用生态聯盟,目前國内TOP200應用已完全實作大屏适配,通過創新互動的方式重塑折疊屏手機使用體驗。
從硬體更新、軟體搭配到應用生态布局,折疊屏手機呈現在消費者面前非一日之功。在這個賽道進行角逐,仍然是一場勇敢者的遊戲。
重塑使用者認知
“本來以為展會最熱的話題還是5G,沒想到變成了折疊屏手機。”2019年,一位參加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的業界人士這樣的感慨。如今兩年過去了,先發廠商在這一領域不斷深耕,利用硬體、設計和專利創新方面的經驗優勢引導市場發展,也在不斷塑造着使用者的心智模型。
根據艾瑞咨詢報告資料,超過半數的手機使用者在提到折疊屏手機時首先想到的品牌是華為,同時在折疊屏手機品牌整體認知度上,88.2%的手機使用者了解華為推出的折疊屏手機系列。
而從品牌關注度上看,在考慮購買折疊屏手機的人群中,87.0%的消費者持續關注着華為品牌的折疊屏手機,從品牌吸引力上看,94.6%的潛在折疊屏購機人群考慮将華為折疊屏手機納入備選,使用者黏性明顯。
從消費心理來說,使用者購買産品大多是基于信任。是以,找到産品和使用者之間的信任源,就相當于找到了産品和使用者之間的強引力。
長期以來,華為依靠尖端科技造就的産品力以及使用者關懷凝聚的品牌力已經深入人心。這是華為持續堅持技術創新和使用者為本的戰略而沉澱下來的使用者認可,也是華為品牌整體競争力的表現。從Mate X、Mate Xs、Mate X2一路走來,華為在硬體、軟體和生态三位一體的布局不僅是品牌自身的全面突破,也是整個折疊屏手機産業發展的縮影。
根據艾瑞咨詢資料,2021年中國市場折疊屏手機銷量華為占比64%,以近七成的份額确立了手機市場“金線”之上的産業格局。
為何買單?
從概念變為現實,折疊屏手機市場發展迅猛,随着行業格局一起發生變化的還有使用者認知。憑借産品超高的科技感和新奇體驗感,折疊屏手機不斷“吸粉”,已經積累起一批“發燒友”,在這一細分領域中又分化出不同的消費趨勢。
根據艾瑞咨詢的統計,購買橫向折疊屏手機的使用者中男性占比更多,達55%。購機年齡集中在熱愛嘗鮮的18到29歲年輕人,以及對身份象征有一定要求的40歲及以上人群中。這類群體普遍對新潮科技産物有着更高的熱情,看重産品的硬體配置和品牌口碑。
相對而言,縱向折疊屏産品使用者女性占比更高,主要集中在18到29歲及30到39歲兩類人群中,普遍更看重産品的時尚感。值得一提的是,廠商也在積極關注這一消費需求。
華為近日官宣的新款折疊屏手機P50 Pocket就采用縱向翻折設計,新品将于12月23日正式釋出,已經線上上線下開放新品預約。這款産品更加貼合特定使用者的時尚需求。試想,一位年輕女性手持一款形似粉餅盒的折疊屏手機,看似在補妝,時尚感瞬間拉滿。
除了對于更具科技感的新型折疊方式及其便攜性有一定期待外,使用者也在關注軟體方面包括多App互動方面的創新,比如多任務操作、無縫共享、自由調整和縮放,這也為折疊屏手機發展契合自身的系統生态邏輯提供了方向。
可以預見的是,折疊屏手機市場未來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手機廠商想要在看得見的市場預期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在“内卷”中不斷積蓄力量,将别人的存量變成自己的增量。“金線”之上,才會誕生手機市場真正的“進階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