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女孩就是要見見世面,才能決定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這是小說《小婦人》中喬的内心獨白。
在那個時代,女人很難找到工作,很難有賺錢的門路,唯一的出路就是嫁給一個有錢人,從此依附于對方。但喬不認同這樣的價值觀,她的目标是當作家,賺錢養家。
為此,她筆耕不辍,并不惜迎合讀者和編輯的要求,寫一些“應景”的文稿。當病重的妹妹貝思鼓勵她書寫内心最想要寫的東西時,喬被觸動了。
喬是追求女性獨立與自由的化身,她狠心拒絕了愛她多年的勞裡,犧牲了愛情,專注于寫作,終于實作了作家夢,也由此實作了靠寫作養活全家人的心願。她無悔于這樣的選擇。
同樣,喬的大姐梅格選擇了愛情,而無懼清貧的生活;小妹艾米遠赴歐洲尋找滿意的婚姻,最終嫁給了她一直暗戀着的勞裡。貝思重病不治,卻帶給了他人溫暖與希望。
書中的四姐妹,都是“人間清醒”,她們堅定地“愛我所愛,行我所行”,并由此笑對人生,活出了各自的精彩。
由此可見,清醒的女人,最好命,也最有福氣。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問一問自己的心:你,到底想要怎樣的人生?

02
活得清醒的女人,凡事靠自己。
《時有女子》中的一段話,說出了衆多女人的心聲:
我渴望一生被人收藏好,妥善安放,細心儲存。免我驚,免我苦,免我四下流離,免我無枝可依。但那人,我知,我一直知,他永不會來。
女人天生的嬌弱,讓很多女人找到了不用全力以赴的理由。總在幻想着,上天一定會派一個人來,為自己“負重前行”,護自己一生周全。
她們早早地選擇“順其自然”,放棄了實作自我蛻變的機會,也放棄了成就更優秀的自己的追求。在該嫁人的年紀嫁人,在該結婚的時候結婚......看起來一切都“按部就班”,挑不出任何毛病。但失去的,卻是自己的初心和夢想。
這不禁讓我想起網絡上報道的那位考上了重點大學,卻嫁回農村,淪為貧困戶的女大學生。曾經的天之驕子,在生活的打擊之下,一味逃避、逃離,到最後無路可逃,隻得一再退而求其次,苟且偷生。
上天并不是沒有給過她命運翻盤的機會,可她卻一次也沒有抓住,真正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而與之截然不同的是《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她說自己簡直就是《小婦人》中喬的真實翻版。當女人被困在生活的谷底,靠自己,才能實作人生的逆襲。
正如喬所說:我不喜歡欠下人情,這樣會逼著我,令我覺得自己是個奴隸。我甯願自己處理自己的事,不用依靠别人,能夠完全獨立。
03
活得清醒的女人,懂得取舍。
當下,人們習慣用“上得廳堂、下得廚房”來形容一個女人的能幹。但幾乎每一個女性都有這樣的困擾,如何在工作與家庭之間找到平衡,如何在世俗幸福與心靈滿足之間取舍。
小說《小婦人》中,馬奇家四姐妹遇到的人生難題,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難題。尤其是愛情與婚姻,這個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能讓人說不清、理還亂的話題。
小說中,喬的大姐梅格嫁給了清貧的家庭教師約翰,而原本,溫婉美麗的她是四姐妹中最有希望嫁入豪門的人。
就連喬也對這樁婚事憂心忡忡,她甚至在梅格結婚前夜,勸說梅格放棄這段婚姻,由自己賺錢來養活她。但梅格卻說“雖然我的夢想不如你的偉大,但也值得尊重。”
因為深愛着彼此,梅格和約翰雖然日子過得捉襟見肘,但依舊恩愛如初。喬也終于明白,梅格并非不愛财富,但她選擇了愛情,那才是她最看重的東西。
任何一種選擇,都意味着放棄一些東西,付出一些代價。活得清醒的女人,懂得遵從自己的心去取舍,哪怕錯了,也不留遺憾。
04
活得清醒的女人,懂得改變。
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不停地變化。
沒有誰會站在原地等待,過去了的人和事,就真的已經過去了,再也無法回到從前,再也無法從當時再出發。
是以,當喬改變心意,想要與勞裡重續前緣,卻得知勞裡已經和艾米訂婚時,她立即掩蓋了自己炙熱的情感,對勞裡和艾米送上真摯的祝福,并将自己寫給勞裡的告白信,撕碎扔進了河流。
人生步履不停,當一切都不再是從前的模樣,不如潇灑地轉身、離開,重新再出發吧。
唯有懂得改變,才不會困于心,才不會亂于情,才能永存美好的記憶,帶着感動和溫暖奔向新的前程。
05
結束語:
女人,該如何度過這一生?或許,答案會有千萬種。
但唯一不變的,是保持内心的清醒,保持意志的堅定,保持自我的獨立。唯有如此,才能行穩緻遠,才能幸福滿懷。
作者:如風輕似雲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圖檔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