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澤先生志怪譚》對志怪筆記剝繭抽絲,還原傳說中的無人生還案

在日系推理中,以京極夏彥為代表的“妖怪推理”成為推理類型中的一個熱門分支,吸引了許多讀者的關注。而在本土推理中,同樣出現了以傳說怪事為線索的“志怪推理”,例如我們今天要分享的《白澤先生志怪譚》就是一部非常有看頭的志怪推理小說。

《白澤先生志怪譚》對志怪筆記剝繭抽絲,還原傳說中的無人生還案

《白澤先生志怪譚》以一篇流傳民間的志怪筆記為線索,通過學者偵探白澤先生與好友陶方壁的探索,逐漸發現這篇記載了所謂離奇詭案的志怪筆記,仿佛影射了當地數十年前的一場無人生還的慘案!在白澤先生的追查與推理之下,終于還原真相。小說将民俗志怪和懸疑推理進行融合,這在本土推理小說中比較少見,下面我們就請本書作者平山君為我們分享他的創作構思。

《白澤先生志怪譚》對志怪筆記剝繭抽絲,還原傳說中的無人生還案

作者平山君:《白澤先生志怪譚》有一個副标題,叫“人間修羅案”,故事背景是發生在太平天國之後的一個特殊曆史時期,加上“刺馬案”這樣一個攪動清廷朝局的案件,在南京引發了一系列兇案,其中最為神秘的,就是南京苦厄寺的無人生還案。由于是無人生還,民間就開始産生了修羅鬼出來索命的傳聞。在幾十年後,白澤,也就是本書的偵探,通過對一本手寫體的,類似自傳的書,最終成功将案件偵破。

《白澤先生志怪譚》對志怪筆記剝繭抽絲,還原傳說中的無人生還案

在整個案件推理過程中,沒有什麼物證,完全是基于已知線索的合理推理。這種推理,是《白澤先生志怪譚》着重采用的模式,因為過去肯定是沒有我們現在這樣豐富的刑偵技術的。而且,也是正因為古代刑偵技術的缺乏,導緻很多兇案,一旦無法破獲,就非常容易演變成怪誕的傳說,披上神秘的外衣。

《白澤先生志怪譚》對志怪筆記剝繭抽絲,還原傳說中的無人生還案

比如,唐朝李複言寫的《續玄怪錄》中就有一篇《辛公平上仙》,講的是陰間鬼差到長安大明宮接引皇帝“上仙”,也就是駕崩後的場景,文字比較詭異,但是又與當時唐朝的曆史有些契合,是以後人也一直懷疑,這篇志怪故事寫的是一場弑君的宮廷政變,涉及到的皇帝可能是為唐順宗,或是唐憲宗。

其實,除了一些怪誕的故事之外,很多志怪故事,都是勸人向善的,富有教育意義的,展現的是各地的風情、民俗,普羅大衆的生活。比如七仙女的故事、孟姜女的故事,白蛇傳的故事,它們都是在中國的曆史文化中,不斷地完善出來的,在不同的曆史,在不同的地域,對這些故事的加工都不一樣,各有特點。而最後,精華的,予以保留,糟粕的則予以抛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