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活着》:憑啥常年稱霸各個榜單?活不下去就看它

活着難嗎?對于要忍受衰老帶來的一系列并發情況的老人來說,活着肯定難。如果你是年紀輕輕就身陷頑疾,事業愛情也沒一塌糊塗,這樣活着也比較難。好多人進入社會以後經常感慨,如果能永遠留在青春時代就好了,隻需要背着書包去上學,下了課和朋友們讨論今天有什麼八卦,一回家桌上就有熱騰騰的飯菜,仿佛沒有人世間的煩惱。回憶總是美好的,這代表學生不會有活着的煩惱嗎?

前段時間,“13歲女孩喝下百草枯”這個詞條迅速上升到熱搜前幾。百草枯,一種“給人後悔的時間,但不給人活着的機會”的毒藥。一個13歲的孩子,到底有多大委屈才會選擇這樣的死法?由此可見,活着的困難不在于年齡,不分階段。

《活着》:憑啥常年稱霸各個榜單?活不下去就看它

普通人的一生

想一想,打娘胎出生沒幾年,我們就要上學,做完今天的作業,老師還會布置明天的作業。拼命考上了一所好高中,還要考上一所好大學。我們不累嗎?讀完大學畢業,要四面碰壁找工作,穩定了工作,小有資本,又要花出去談戀愛,敲定了對象,又要拼死賺錢結婚。我們不苦嗎?

結完婚算是完成了人生大事,卻因為擁有了一個家而留下了房貸、車貸。還沒供完又發生了意外,生了孩子,多了一筆撫養費,還有一筆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費。我們能休息嗎?待人到中年,孩子成年,以為完成了任務。結果不出幾年,又要愁孩子婚嫁,最終步入老年,兒孫繞膝,少了煩憂,終于頤養天年,那時卻離死不遠了。我們又能回避嗎?到了某個年紀,活着的人,早已明白,吃苦受累是人生常态。擁有休息特權的隻有兩種人,富人和死人。富人可以暫且休整,死人可以高枕無憂,而普通人,一生都在打持久戰。

《活着》:憑啥常年稱霸各個榜單?活不下去就看它

生命的本質就是活着的勇氣

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在于一瞬間,前一秒還會生活充滿期待,下一秒就會跌入低谷。很想重新熱愛這個世界,很想熱愛自己的工作,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被禁锢在某個境地,别人進不去,自己也出不來。心情無法向别人說,整個人被一種巨大的負面情緒緊緊包圍着,一刹那,覺得活着沒有了希望。有的人會将這些負面情緒悄悄隐藏,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過;有的人覺得藏不住了,就爆發了;還有的人忍到一定的極限,直接走向一種極端,選着結束自己的生命。然而之前一直覺得,活這有什麼難的,有些人連死都不怕,何況是活着。

《活着》:憑啥常年稱霸各個榜單?活不下去就看它

直到看了餘華的《活着》,看完以後滿腦子都是富貴和他的老牛,還有那個吃不飽飯卻因為捐血而死掉的孩子.......一點都不誇張地說,之後我每次想到《活着》,眼淚就止不住地灑,主人公富貴的這一生,苦地讓人心驚,他沒有什麼成就,但僅僅因為“活着”這兩個字,足以讓我感受到他的偉大。每次經受磨難,遭遇不公時,翻開《活着》,看看富貴的一生,我就又能走下去。

活着的英雄主義

富貴一生都在遭受苦難,但他從未屈服過,命運的打擊一個接着一個,等他老的時候,隻有一頭黃牛為伴,他的孤獨是骨子裡的孤獨,是一種無人可以依靠的無助。他這跌宕起伏的一生,年少輕狂,中年失意,晚年凄涼,他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我們自己影子,但無論身處這樣的低谷,他總能有辦法讓自己好好活着。這讓我想到羅曼羅蘭的一句名言:“世界上隻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是生活的真相,依然熱愛它。”

《活着》:憑啥常年稱霸各個榜單?活不下去就看它

他來人間一趟,體驗過悲歡離合,看透了,活明白了,也就無懼任何風雨了。因為對于他來說,活着本身就有意義,不管是否做出了成績。因為活着意味着不屈服,不認輸。就像海明威筆下與大魚搏鬥的老人,你可以盡管摧殘我,但我絕不會被打敗!能忍受命運的殘酷,一路披荊斬棘堅持下去,這本身就是一種英雄主義。餘華的《活着》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暢銷海内外,各大圖書榜上常年都有《活着》的排名,而且居高不下。

有人說,讀《活着》看見了人生悲苦,看見了底層人民的樂觀和堅強,看見了生命的柔韌,看見了命運和歲月那不動聲色的力量。在這個浮躁而又喧嘩的時代,這樣一本書能讓你看到生活的意義,能讓你的心重新凝聚,能帶給你源源不斷的,生的希望。如此多的人喜歡它,正是因為它給了我們力量和希望,每當我覺得活不下去的時候,《活着》就會救我一次,如果你也覺得活着很難,就看看福貴是怎麼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