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德軍的武裝黨衛隊,不知道大家對其第一印象如何?
有人說這是希特勒一支嗜殺成性的武裝力量,在戰争中為他鞍前馬後的南征北戰,是其擴張的工具。也有人說,從軍人的角度來考慮,黨衛軍是一支能征善戰的部隊,在所有的黨衛軍部隊中,番号排名前幾的都是響當當的王牌部隊。
當然,對于這支軍隊的評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如果說在大名鼎鼎的黨衛隊部隊中有一支部隊,物資匮乏、沒有軍裝、沒有軍饷、番号還靠前,卻連食物供給都沒有,“簡直就是一支窮的叮當響的叫花子部隊,”而且這支部隊還屬于黨衛軍第二帝國師的戰鬥序列你會信嗎?

還别說,在希特勒開戰之前,還真有一支這樣的嫡系部隊,雖然是嫡系也曾經接受過黨衛隊全國最高領袖希姆萊的接見,但這支部隊依然沒有受到重視,這又是為什麼呢?
原因是這支部隊的成員,都是來自奧地利的法西斯分子和沖鋒隊成員,由于德國跟奧地利的特殊關系,使得在奧地利境内到處都存在着納稅黨分子,這引起了奧地利獨裁者塔爾菲斯總理密切的關注,在他的鐵腕統治下,奧地利在1932年宣布查禁了境内的納碎黨,并堅定地反對德奧合并。
他的這些做法給了希姆萊和黨衛隊制造挑撥的機會,在希姆萊的慫恿下,在奧地利有幾千名納粹黨和沖鋒隊成員越過德奧邊境進入了德國的巴伐利亞,并得到了希姆萊的接見,還給這支流亡的隊伍起了一個叫“奧地利軍團”的名稱。
後來,由于希特勒剛剛上台,局勢還不穩定,為了穩住奧地利的情緒,又把這支組織改名為“奧地利救濟會,”同時在待遇上也就沒有過于重視,這也就導緻了在前文中所提到的這個軍團組織并沒有任何的軍服、軍饷,連吃飯都成了問題。這也讓這些懷有狂熱思想的奧地利小夥子們非常不滿,很多人都吵着鬧着要回家,可此時的他們已無家可回,奧地利已經取消了他們的國籍,并要求德國取消所有奧地利人在德國存在的各種組織。
在1934年,迫于無奈這些奧地利人最終集體加入了德國國籍,既然如此已經作為德國人的“奧地利救濟會”開始得到黨衛隊的重視。同年三月,這些人領到了第一批作訓服,冬天又領到了黨衛隊傳統的黑色制服,穿上這些黑色制服,“帥氣的小夥子們終于感到了溫暖。”
在同年的紐倫堡黨代會上,這些人的第一次亮相,驚豔了希姆萊,在希姆萊的提議下希特勒很快的同意了将這些人,編入當時的黨衛隊特别機動部隊,并成為了駐紮在德國慕尼黑的德意志團第二營,與兄弟部隊第一營一起跟随德軍第七裝甲師共同訓練。
而黨衛隊特别機動部隊,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武裝黨衛軍第二帝國裝甲師的前身。此時的這些來自奧地利的小夥子們,雖然為了信仰而無家可歸,但他們狂熱的思想依然使他們如願以償,找到了為元首作戰的機會,真有一點“媳婦兒熬成婆的感覺。”而向他們這樣狂熱并自願加入黨衛隊的“志願者,”在當時還有很多,如後來比較出名的黨衛隊第5維京師,第11北歐師主體都是外國“志願者”,而對于這些外籍人士自願為德國戰鬥的情況,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探讨,喜歡點贊關注,會有更多有關一戰、二戰的内容持續更新。
希特勒在1943年到底還有多少人馬?說出答案你可能不信,但是……
此人本是司機,坦率憨厚本事平平,卻為何成為王牌部隊的指揮官?
看看德軍退敗時丢棄的裝備,在想想曾經的輝煌,網友:哎大勢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