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曆史、一場戰争、一段硝煙,大家好,我是“曆史的集合号”,最近天氣降溫,大家注意多加衣保暖防寒。
此人在世界第二次大戰中的歐洲戰場上,曾經跟随美國著名的巴頓将軍征戰沙場,他所率領部隊的進攻風格,和他的上司巴頓将軍如出一轍。其進攻态勢必定是摧枯拉朽、勢如破竹。是以他所率領的美國第20軍以其出其不意的進攻速度獲得了“幽靈軍”的稱呼,他的大名也在美軍中如雷貫耳,并深得巴頓将軍的器重。
繼而巴頓認為他是自己下屬中最棒的人,而他就是被譽為“虎頭狗”的沃克将軍。

頑強的阻擊
當北韓戰争爆發時,沃克将軍也得到重用,隸屬于“聯合國軍”下轄的美國第八集團軍,而他就是這個集團軍的司令官。他曾在1950年8月、9月率軍在南韓洛東江沿線,以較少的兵力和缺乏裝備的軍隊,抵抗住了北北韓人民軍的輪番進攻。
盡管如此,由于美國軍隊兵力不足,很多部隊還沒有登陸南韓,而南韓部隊卻士氣低落、萎靡不振。其裝備又大多以防禦為主,缺乏重型的坦克、重炮等進攻性武器。而此時各支“聯合國軍”部隊還遠未到達北韓半島。是以在釜山防禦圈長達225公裡的漫長防線上,美、韓軍隊的抵抗是異常艱難的。
艱難的防守
但最終美第八集團軍還是艱難地守住了防線,并在仁川登陸之前開始漸漸扭轉局勢,于1950年9月10日開始轉為反攻,戰場一時之間進入膠着狀态,人民軍長達2個多月摧枯拉朽的攻勢也宣告停止。在5天以後的9月15日,“聯合國軍”在仁川地區登陸成功後,沃克将軍所率領的第8集團軍開始沖過人民軍的防線,并一路向北高歌猛進。
如果放下立場的話,單論此時沃克将軍的表現,他在最初兵力懸殊、裝備緊缺的情況下,防守住了“釜山防禦圈,”也堪稱是在北韓戰場上力挽狂瀾。如果沒有他堅決的抵抗,給聯合國軍登陸争取時間,恐怕僅僅以“釜山防禦圈”還難以抵擋住人民軍潮水般的攻勢。
但誰也沒有料到,就是這樣一位即将在自己肩膀上再增加第四顆星的将軍,“卻折戟沉沙于北韓那冰天雪地的馬路上。”在第二次戰役期間當“聯合國軍”于12月3日接到麥克阿瑟大撤退的指令後。
這位運氣不佳的将軍在12月23日于漢城北部準備建構新的軍事防線時,不幸死于一起嚴重的車禍。此時的他正準備去美軍步兵第25師,給剛剛授勳的兒子添加一枚勳章,但這個任務顯然是無法完成了。也就在他死後的第十天他被授予了美國陸軍四星上将的軍銜,就這樣一位在北韓戰場上力挽狂瀾的将軍,卻以這樣突然的方式告别了戰場,不得不說真的是令人意想不到。
我軍入朝時北韓局勢到底是什麼程度?答案令人不敢相信,但是……
釜山戰役是金日成最後的進攻,也是離勝利最近的一次,但最終……
北韓危機時斯大林要求我國出多少人?第一批入朝軍隊就遠超他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