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有五處古代墓穴,墓碑朝向東方,為何中國人說修葺就可以修?

在如今,歐洲大陸上英國北部的城市紐卡斯爾,泰恩河從城中蜿蜒穿過,波光粼粼,環境優美。作為英國的一個政治文化中心,紐卡斯爾繁榮了近千年,而直到今天,紐卡斯爾的聖約翰墓園内,依舊林立着五塊墓碑,厚重的墓碑石闆上,刻寫着飽經風霜洗刷的中文字樣,能夠從模糊的字樣裡隐約讀出“大清……之墓”幾個字。

英國有五處古代墓穴,墓碑朝向東方,為何中國人說修葺就可以修?

是的,這幾塊墓碑的确是在清朝年間建立的,準确來說可以追究到光緒十三年,李鴻章欲操辦水師,而派人留洋學習的時期。這幾塊沉重的墓碑下,所埋葬的當然不是英國人,而是當年被李鴻章遠派留洋的幾個學生。他們的墓碑碑文面一緻朝向遙遠的東方,是作故去他鄉,卻依舊對遙遠的故鄉表示思念。

英國有五處古代墓穴,墓碑朝向東方,為何中國人說修葺就可以修?

時間回溯到太平天國運動剛被鎮壓的那段時間,大清名臣李鴻章慨歎世事萬千變化,如再不加急務洋務,大清恐怕真的要亡于他國列強之手。當時的大清國土擁有着漫長的海岸線,而從南到東的海岸線,卻除了大清堪稱雞肋的步兵外,再也沒有手段能夠好好把守。

英國有五處古代墓穴,墓碑朝向東方,為何中國人說修葺就可以修?

李鴻章念及大清的火炮比起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已經是不值一提的東西了,雖說同樣擁有火器,但大清與列強們所擁有的軍工技術差距不止一兩個層次。在臭名昭著的慈禧老佛爺遠在朝堂上端坐着享受奢靡生活時,李鴻章決意,要大力興洋務,造出大清自己的艦船。

英國有五處古代墓穴,墓碑朝向東方,為何中國人說修葺就可以修?

于是,中國曆史上第一批海軍的先驅者就此誕生。李鴻章集結了兩百餘名原先的水軍,送他們到遠在海外的英國,去學習英國的艦船駕駛以及作戰技術。除此之外,李鴻章還通過英國駐華大使館的幫助,向英國海軍購買了幾艘巡洋艦,運回國家友善研究。

雖說海軍技術的開拓十分成功,北洋水師也成功建立,但是被派遣留洋學習的士兵中,有幾名還是因為各種原因客死他鄉。由于那個時候國人都沒有過“留洋”的習慣一說,吃慣了中國本土的飯菜,身體免疫系統對本土的環境更加了解,但是一旦換了地方,各方面的生活起居情況都出現了較大的差異。兩百名水兵中,終于有人因為吃不慣英國的飯菜、又無從投醫,因為英國當時的醫療條件也不盡人意,最後抵抗不住疾病的侵襲,病倒在他鄉。

英國有五處古代墓穴,墓碑朝向東方,為何中國人說修葺就可以修?

當時的技術不足以在屍體腐爛前就把他們運回國土,是以選擇了安葬在英國。如今,雖然這段曆史鮮有人知,但之前有人在網絡上揭秘了出來,等相關專家到了英國,發現這幾塊墓碑還在,隻不過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和塌陷,于是決定斥資修繕。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曆史,就關注那樣的曆史挺有趣吧,還有不定期抽獎送紅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