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漢朝對匈奴窮追猛打幾十年,讓匈奴的女人非常害怕,常常為此堕胎

李世民是中國曆史上最會打仗的皇帝之一,就連成吉思汗對他也很贊許,稱:“欲安邦定國者,必悉唐宗兵法。”今天的人們讀曆史會發現這樣一個現實,即是漢代人與匈奴打了那麼多年的仗,打得國庫空虛、人民疲憊,也沒能完全徹底地消滅匈奴,但唐朝就不一樣了,唐滅東突厥分明是一件十分輕松與容易的事情。

漢朝對匈奴窮追猛打幾十年,讓匈奴的女人非常害怕,常常為此堕胎

為什麼呢?除了諸多客觀的原因,在主觀方面,應該看到作為唐朝的皇帝,各個方面的最高上司人,李世民這個人善于總結和學習,而這恰恰成了他立于不敗之地,完勝東突厥的最為重要的原因。

細心的人們總會發現這樣一個現象,即是漢武帝發起對匈奴的戰争之後,把進攻的時間都放在每年的春秋兩季,這讓匈奴人非常害怕。原因是這個時候他們的牲畜總是生産的,一些生産下來不久的牲畜走不動路,不好轉移,而母體也是非常虛弱的。匈奴人長于遊擊與躲避,這時,他們不但不想打仗,遊擊不成,而且躲避起來也是行動遲緩的。對此,《漢書》有段記載非常有趣:

“三歲,武帝崩。前此者,漢兵深入窮追二十餘年,匈奴孕重惰殰,罷極苦之。自單于以下常有欲和親計。”

這段話用今天的大白話來說就是漢武帝在世的時候,漢軍窮追匈奴二十餘年,緻使很多匈奴女人,還有大肚子的牛羊,都流産了,簡直是辛苦極了。是以,匈奴自單于以下,都希望和漢朝重新和親,結束戰争狀态。

漢朝對匈奴窮追猛打幾十年,讓匈奴的女人非常害怕,常常為此堕胎

匈奴人想和親的說法應該是真實的,但和親了能不能結束戰争卻是一個問題。原因是草原上的人們生産生活方式單一,若遇天災更顯脆弱,沒吃沒喝時,照樣會來到中原搶劫。對于當時的中原王朝來說,天氣越冷,邊疆就會越危險,就是這麼個道理。漢朝的正是看透了這一點,才對匈奴人窮追猛打了好多年,而且也打着了他們的軟肋。

有意思的是,女人為什麼會怕呢,人不像牛羊,可以擇時而生,躲過那個時段也就是了。但對匈奴人來說,這一點永遠做不到,一方面,因為打仗迫切需要發展人口,女人們能懷孕就是天大的功勞,是以便是能懷就懷,根本顧及不到時間問題;另一方面,對于遊牧民族來說,每年秋天,人閑了,過冬的食物貯備了下來,生活條件會更好一些,精力旺盛了,女人們就容易懷孕,而若按時間推下去,生活正好在第二年的秋天。是以,這個時候打仗對她們來說是非常苦的,“惰殰”也便成為常見現象。

漢朝對匈奴窮追猛打幾十年,讓匈奴的女人非常害怕,常常為此堕胎

漢朝人的做法,被李世民看到了,在唐滅東突厥之戰時給用上了。當時,突厥人很牛,兵強馬壯,唐朝人總是讨好他們,但他們似乎并不在意唐朝的讨好,總是趁着唐朝政權還沒完全穩固下來,制造點摩擦,甚至發動戰争。渭水會盟後,唐太宗為徹底解除突厥威脅,采取一系列政治、經濟措施以增強國力,在軍事上積極備戰。他一反前朝不許臣下帶武器上殿的規定,每天引數百士卒在顯德殿習武射箭,很快培養出一支能征善戰的精銳部隊。同時,讓部隊進駐到了今天甯夏與内蒙古西部一帶的邊境地區,準備要打仗了。

說來也巧,就是在這一年,突厥發生了雪災,民疲畜瘦,很多羊、馬被凍死、餓死,再加上連年征戰以及内部管理機制出了問題,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羅諸部亦趁機群起反抗,共推薛延陀首領夷男為真珠可汗,并接受唐王朝冊封;東突厥次汗突利可汗因長期受颉利可汗壓制排擠,也暗中與唐聯絡,表示願意歸附。

漢朝對匈奴窮追猛打幾十年,讓匈奴的女人非常害怕,常常為此堕胎

這時,唐反擊突厥的條件已經成熟。但是,李世民并沒有貿然出兵,一直在等。十一月時,突厥人日子過不下去了,來到今甘肅酒泉一帶虜掠,李世民下令那裡的守将堅壁清野,利用城池阻擋突厥騎兵,最終使突厥人無功而返。應該說,在突厥人離去的背景裡,唐軍動手是絕佳的機會,但李世民仍然按兵不動,還要等。直到年底才将10餘萬大軍皆受李靖節度,分6路反擊突厥。

李靖打這個仗到了630年正月,他突襲定襄、夜襲陰山,千裡邊防全面發動攻擊,突厥軍四處潰散,被殲萬餘人,被俘男女10餘萬。颉利可汗在陰山被擊敗後,倉皇由雲中向西逃竄,意圖投奔吐谷渾國王慕容伏允或高昌國王麴文泰。在半路上,部将大多叛逃。其子疊羅施也與他走散。不久,身邊隻剩下數十騎兵的颉利可汗迎頭撞上了李道宗的大同軍。一番激戰後,唐将張寶相将颉利可汗擒獲。

漢朝對匈奴窮追猛打幾十年,讓匈奴的女人非常害怕,常常為此堕胎

仗打完,正好是三月,按照一年四季的區分,整個戰争都在春天進行,春天結束東突厥汗國也便滅亡了。唐太宗将突厥人“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以實空虛之地”,安置在了邊疆地區,實行“自治”,另有近1萬戶被遷居京城長安。這與《漢書》裡記載的“孕重惰殰,罷極苦之”相比,突厥人還沒來及感受戰争之苦,一切便已結束,而這也恰恰是唐太宗最高明的地方——學習的成果——似乎還有“長痛不如短痛”的仁慈。都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在對東突厥人的作戰裡,唐太宗的表現在于前人的基礎上近于完美。

漢朝對匈奴窮追猛打幾十年,讓匈奴的女人非常害怕,常常為此堕胎

對此,我們想要說的是,戰争一定是有規律可循的,尤其是曆史是對待北方民族的戰争,能否決勝,關鍵不在于戰争本身,而是對其生産生活方式的洞察與熟知,更多來自生活的規律和生活本身。此時,再回首成吉思汗贊許唐太宗的那句話,分明有了言外之音——治國者,須先學會用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