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捋了一下,在《小敏家》前幾集的故事裡,我最讨厭的就是兩個前夫。
一個是劉小婕的前夫,是個極緻的媽寶男,不僅平日生活裡總是聽他媽媽的,就連藏私房錢這樣的事情,也是聽從了母親的安排。
最為惡心的時候,明明是他把自己藏的私房錢拿去買遊戲裝備了,卻懷疑是劉小婕拿走了。作為已婚男子,藏私房錢這樣的舉動是對是錯,我們姑且不論,可是明明是自己把私房錢給浪費掉了,卻要懷疑自己的另一半,也實在太過奇葩了一些。
至于另一個,就是金波,劉小敏的前夫。套用網上的說法,金波就是個十足的“攪屎棍”。
這些年來,劉小敏一個人在北京打拼,雖然過得很苦,但是後來遇到了陳卓,開啟了屬于中年人的甜蜜愛情,日子平淡而幸福。
可是自從金佳俊來到京城之後,劉小敏平靜的日子被打破了。
雖然劉小敏和金波已經離婚了,但是金佳俊始終是劉小敏的兒子,兒子想媽媽了,前來投奔媽媽,也不算太大的事情,偏偏後來金波這家夥也來到了北京,不僅厚着臉皮到劉小敏那裡蹭飯,甚至連他在北京住飯店的錢,都是劉小敏出的。
如果兩人還是夫妻,我們還可以說他是軟飯男,雖然惹人生厭,倒也能勉強接受。
現在兩人離婚多年,而且,當年兩人離婚的時候,鬧得很不愉快,他們早就變成了獨立的個體,連朋友都不算那種,也不知道到底是誰給這家夥的臉皮。

電視劇《小敏家》截圖
按照王素敏的說法,當年金波他們家也算是數一數二的人家。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王素敏才會包辦了女兒的婚姻,讓劉小敏嫁給了他。
(雖然網上很多人都在說是王素敏毀了女兒的幸福,對于這句話,我并不太贊同——且不說王素敏沒有上帝視角,不會想到女兒女婿會走到後來的地步,而且我想,那個年代的父母,其實大多數也是這個樣子的,王素敏選擇金波當女婿,一是金波父母是好人,幫過他們不少,而是因為金波他們家這樣的經濟條件,至少能給女兒後半生穩定的物質保障。)
雖然金波跟劉小敏鬧崩的直接原因是劉小敏跟别人寫信,但是根子還是在金波身上。
一方面,金波總是酗酒,喝醉了就發酒瘋,這樣的男子,本就沒幾個女人受得了,為此,兩人沒少鬧過沖突,如果不是王素敏一直阻止的話,也許還等不到金佳俊出生,兩人就已經離婚了。
至于其二,還是因為金波自己不夠努力——
在我的直覺裡,年輕時候的劉小敏應該算是一枚文藝女青年,除了物質生活之外,他們也需要另一半能夠與她靈魂共鳴。
如果金波能夠意識到這一點,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跟劉小敏之間不隻是夫妻,還是靈魂伴侶的話,就算他想要趕走劉小敏,劉小敏也不會走。
一段婚姻如果走散了,不可能隻是哪一方的責任,但是相比而言,他們能走到吹燈拔蠟的地步,金波的責任似乎還要更大一些。
也許,都是因為金波的父母一直都很慣他,才讓他早早地就躺平了。
我們常說,男人隻有失去過,才會真正成長起來。
但是這一點,對金波似乎不怎麼适用。
因為他總是喝酒發酒瘋,劉小敏才跟他離了婚,可是從他後來的表現看,離婚這件事似乎并沒有對他造成多大影響,照樣想喝就喝,想發瘋就發瘋。
當初離婚的時候,金波争到了孩子的撫養權,可是等到劉小敏離開老家之後,他也沒有怎麼照看孩子,反倒把孩子扔給了王素敏。
陳佳佳跟金佳俊聊天的時候,陳佳佳問金佳俊跟爸爸還是跟媽媽,金佳俊說自己誰也不跟,倒也不算一句氣話。
後來金波的父母去世了,在喝酒之外,金波又新增了一項技能,那就是賠錢。
雖然不知道金波到底做了什麼生意,但是看得出來,他這賠錢的本事着實很厲害,就連父母留給他的房子,都被他拿去抵債了。
走投無路的時候,他還曾經要求兒子幫别人補課賺錢,明知道兒子心心念念地是考上清華大學,可是為了能夠賺錢,他要求兒子放棄理想。
因為這個,才有了金佳俊投奔劉小敏的事情,至于他自己逃到了北京,也是因為在老家無處可躲了。
我總感覺,對于金佳俊到北京找劉小敏這件事,雖然金波嘴上很反對,但是在内心深處,他可能巴不得兒子不走這一步,不然的話,他不會表面上藏起了兒子的身份證,卻又在喝醉酒之後把身份證拿到手上,被兒子拿走身份證了。
我甚至覺得,他之是以這樣做,純粹是為了給自己進北京找劉小敏做鋪墊。
越到後面的故事裡,我就越讨厭金波。
雖然一直生活在小城市,但是我想,無論大城市還是小地方,規則禮儀這些東西其實都是相通的,金波到北京之後,首先找到了金佳俊補課的地方大鬧了一通。
雖然在這件事上,補習機構的保安有些過分,但是他毫無形象的大吵大鬧,是很容易讓兒子在同學面前擡不起頭來的。
也許,在金波心裡,從來都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吧。
金波在劉小敏家蹭飯,金波指着劉小敏給自己付房費,這些我都能了解,畢竟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對自己的道德要求也會降低。
可是,金波讓金佳俊找劉小敏要錢這件事,多少都讓人覺得這家夥三觀不正了,自己瞎胡鬧也就罷了,還想要把兒子往偏裡帶,怎麼看都有些過分。
最讓人無語的是後來的故事裡,王素敏為了讓金波不再打擾女兒和外孫,專門給金波送了一筆錢,拿到裝錢的信封之後,金波還用手捏了一下。
王素敏這樣的做法是對是錯,我們姑且不論,但是在我的直覺裡,金波捏信封的動作是覺得王素敏給少了。
如果王素敏是他的親媽,金波這樣的做法,也是妥妥的啃老行徑,可是王素敏隻是他的前嶽母,他這樣做,怎麼看都讓人覺得這家夥是個扶不起的阿鬥。
我甚至覺得,王素敏之是以給金波錢,是為了讓金波不再打擾小敏和金佳俊,等到錢用完了的時候,他肯定又會再次找到劉小敏和金佳俊。
在補習機構跟李萍相認之後,金波馬上就腆着臉想要李萍的社交賬号。
雖然不知道李萍、金波還有劉小敏之間有着怎樣的交集,但是從李萍和劉小敏在同一座城市這麼多年,卻沒有多少交集來看,他們之間的往事,也不會快樂到哪裡去。
是以,對于金波的這個要求,李萍馬上就拒絕了。
我想,作為成年人,就算對方沒有明說,李萍這樣的做法,早就把她的态度給亮明了。可是後來為了求職,他又一次找到了李萍,雖然李萍一再拒絕,但是金波死纏爛打,實在沒招了,力平隻好硬着頭皮答應了。最後還是李萍謊稱要開會,才打發走了金波。
人到中年,總是有着怎樣那樣的無奈,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對生活繳械投降,低聲下氣卑躬屈膝。
但是我想,就算生活讓我們跌倒了一百次,我們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爬起來,不是因為年少時的夢想,而是因為我們知道,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需要我們照顧的人,如果我們頹廢了,他們也就失去了最大的依靠。
我想,就算我們不能成為父母的驕傲孩子的英雄,我們也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他們的日子過得舒坦一些。
躺平不是你想躺,想躺就能躺。如果是年輕人選擇了躺平,我們可以說他們少不更事;如果是老年人選擇了躺平,我們根本沒有理由苛責;唯獨中年人,一旦選擇了躺平,就是不負責任,就是扶不起的阿鬥。
無論前一天夜晚遭遇了怎樣的痛徹心扉,第二天也必須打起精神重新上路。
(原創不易,如有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