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年尾,各大年度頒獎禮陸續舉行,五花八門的制度、評審、動員方式,自然衍生出不同争議。早前頒發的《法國足球》金球獎(Ballon d'Or),梅西力壓萊萬多夫斯基奪獎,成為國際球壇茶餘飯後的話題;但原來有個“年度最佳”,梅西僅排24、萊萬多夫斯基亦僅得17,C羅甚至低至39位,而獨占鳌頭的竟是皇家馬德裡的阿拉巴?不如先由幕後機關、權威足球資料機構“瑞士足球天文台”(CIES Football Observatory)說起。

這間研究機構隸屬國際體育研究中心(CIES)旗下,由兩位學者于2005年創立,目前四人團隊專門以統計資料量化球員場上表現、球隊場外營運及轉會市場生态等範疇,以推動足球可持續發展為目标。其統計周報與每月專題報告,每年浏覽量接近100萬,已成為不少足球新聞的第一手資料來源。
而今次所謂年度最佳(Players of the Year),其實是源自一套名為“經驗資本”(experience capital)的統計方法,并分為門将與場區球員(outfield players)兩組排名:截至今年首11個月,門将首三位分别是皇馬的蒂博·庫爾圖瓦(Thibaut Courtois)、馬德裡競技的揚·奧布拉克(Jan Oblak),以及拜仁慕尼黑的曼努埃爾·諾伊爾(Manuel Neuer),排位相對“靠譜”;反觀場區球員首三位悉數是後防球員,緊随阿拉巴其後的是曼城中後衛魯本·迪亞斯(Rúben Dias),以及國際米蘭守将米蘭·什克裡尼亞爾(Milan kriniar),皇馬雙雄卡塞米羅及本澤馬則分别為中場及前鋒之首。
結果看似“異常”,其實隻要了解統計方法,便不難發現其中的玄機。簡單而言,每位球員首先會計算出其效力球隊/國家隊的聯賽/國際賽系數(參照過去五年),并結合球隊成績(參照過去一年)得出球隊系數,再按照其上陣時間累積相應“經驗資本”。是以容易取得高分的元素包括效力強隊、俱樂部與國家隊同屬主力,而且征戰頻密依然鐵人不倒(例如場區球員前五名,今季各項賽事經已披甲超過5000分鐘),可謂“天道酬勤”。
從過往三屆頭名得主分别是伊萬·拉基蒂奇、範戴克與安德魯·羅伯遜,客觀統計某程度上确實有助消除“明星效應”或攻擊球員的壟斷,C羅與梅西卻在2012-17年的六屆内囊括其中五屆,更見“絕代雙驕”實至名歸。當然,相關資料亦有其“盲點”,例如萊萬多夫斯基上賽季曾短暫受傷,得分自然下滑,但阿拉巴上賽季協助拜仁蟬聯德甲,歐冠亦跻身8強,雙線作戰隻曾缺陣三場,今季轉投皇馬亦逐漸發力,西甲及歐冠也分别破門,這些鎂光燈邊緣的英雄,絕對值得球迷給予更多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