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美國打擊的這五家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原來都已進軍智慧物流

被美國打擊的這五家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原來都已進軍智慧物流
被美國打擊的這五家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原來都已進軍智慧物流

12月10日,美國财政部把包括3名中國公民及商湯科技、大華科技、海康威視、科大訊飛、曠視科技等中國先進科技列入“制裁清單”,尤其對商湯科技實施限制投資。而掌鍊了解,五家科技都在智慧物流領域推出相關服務産品。

被美國打擊的這五家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原來都已進軍智慧物流

美國财政部制裁的五家中國科技企業

01

商湯科技(SenseTime)

12月7日,商湯釋出IPO招股書,拟于全球發售15億B股,其中含香港1.5億股;原計劃12月10日為定價日。然而美國财政部偏偏選擇10日當天,将商湯集團列入所謂《非SDN中國軍工複合體企業名單》。無奈,商湯隻得緊急追加一紙公告,延遲上市并退回股款。

被美國打擊的這五家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原來都已進軍智慧物流

(一)起步:移動物體識别系統

2017年,在人臉識别、AR等人工智能多方布局、多面研發的商湯科技,首次将目光轉向交通運輸領域,同汽車巨頭本田簽訂合作協定,為其開發“移動物體識别系統”。該項技術是自動駕駛的核心所在。涉足無人駕駛,為其之後開發物流功能應用打下基礎。

(二)發力:拓展無人駕駛應用場景

2018年,在杭州和上海,商湯分别實作半開放場地的無接管自動駕駛。2019年1月,為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測試及推廣,商湯科技在日本東京市郊的茨城縣常總市,落成“AI·自動駕駛公園”。

(三)更新:由客到貨,服務物流商用車

2020年,世界5G大會上,商湯集中釋出智慧出行系列解決方案,包括“擠入”L4級别無人駕駛賽道。在智慧出行産業響應各地方智慧生活、智慧城市的規劃中,商湯科技具備智能路側感覺功能的自動駕駛商用車,已于2020年在上海臨港測試通過、上牌上路。

被美國打擊的這五家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原來都已進軍智慧物流

02

海康威視(HIKVISION)

(一)起步:智能倉儲系統

早在2015年上半年,海康威視已經在其供應鍊倉庫試運作“阡陌智能倉儲系統”,正式進入倉儲機器人領域。

2017年,海康威視已經推出了智能倉儲機器人、智能搬運機器人、智能分揀機器人、智能泊車機器人等功能細分産品,服務于物流調配各個環節。

還是2017年,京東釋出全球首個全流程無人倉,海康威視正是其背後的技術供應方。

(二)成熟:網園綜合性物流方案

1.物流智能聯網

2018年,傳化智聯、華域視覺,包括合作已久的世界頂級晶片與資料研發商——英特爾,紛紛同海康威視進一步加深合作,後者在機器人和系統的基礎上,開始提供內建的智慧物流管了解決方案。

2.智慧物流園區

以傳化智聯為代表的智慧物流園區營運方案,從公路港模式到全國建網,業務布局已涵蓋30個省市自治區以上、40餘個行業,綜合物流成本降低30%-40%。

被美國打擊的這五家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原來都已進軍智慧物流

03

科大訊飛(iFLYTEK)

(一)牽手快遞龍頭

2018年7月,德邦快遞“智能語音互動系統”上線運作,通過引入AI語音技術,提升使用者體驗、降低人力成本。技術提供方科大訊飛是以打入物流快遞行業。

2021年10月25日,在大學營合肥舉辦的第四屆世界聲博會上,科大訊飛迎來順豐速運的站台。無人配送車、順豐新型智能配送電動車的配套、末端無人化智慧物流體系的建構,需要科大訊飛提供數字化支援。雙方将進行供應鍊解決方案融合,更為有效地打通城市配送“最後100米”,提升末端收投的便利性、安全性和時效性。而一個月前,順豐公布的騎手保障和關懷計劃中,為騎手配備定制頭盔等智能裝備的,也是科大訊飛。

被美國打擊的這五家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原來都已進軍智慧物流

(二)介入能源物流

2020年9月,科大訊飛攜手遠東控股,以自有人工智能領先技術結合線下産業智慧資源,延展在新能源新基建等領域的觸角。

(三)拓寬政企合作

2020年5月21日,科大訊飛與國家郵政局簽署合作,後者承諾定向支援開展相關重大科技研發和技術攻關,推進科大訊飛與郵政快遞企業、科研院校共建聯合實驗室及行業技術研發中心等科研平台,協調拓展人工智能技術和産品在郵政業的應用。

自2020年起,科大訊飛連結國家戰略,一路向西,同新疆烏魯木齊國際陸港集團合作,強化班列專業服務平台建設,提供系統功能保障。

被美國打擊的這五家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原來都已進軍智慧物流

一帶一路中歐班列集結中心萬物互聯平台項目

04

曠視科技(Face++)

(一)開端:智慧倉儲

2018年4月8日,曠視科技宣布全資收購物流機器人三甲公司——艾瑞思,大規模複制落地機器人智能倉儲物流,并于甯波落地機器人生産線,由此将進軍千億級别的智慧倉儲市場。

(二)進階:ToG與AIoT

2018年7月,安徽蕪湖率先建立于曠視科技的合作關系,共同建設智慧物流研究院等項目,開啟曠視物流方案的ToG模式。

2019年1月,曠視科技在業内首推人工智能物聯作業系統——河圖(HETU),以将本增效的技術手段,迎合當時物流行業的痛點,提供智能管理一站式服務。

(三)疊代:換血更新

2020年,曠視科技智慧物流闆塊,引入進階副總裁王銀學和一批新員工,血液更替,以技術和經驗的雙輪驅動戰略迎接未來挑戰。

2021年10月26日,在2021年亞洲物流展上,曠視科技重磅釋出3A智慧物流解決方案(AS/RS+AMR+AI),布局面向物流場景的軟硬一體化産品。智慧大倉、智慧物流園區和智慧微倉是曠世未來的發力方向。

被美國打擊的這五家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原來都已進軍智慧物流

05

大華科技(Dahua)

(一)技術應用場景由點及面

1.點——智慧運輸

在智慧運輸應用中,大華科技主要研制車載智能分析主機,集納音視訊監控、行車記錄、DSM、ADAS、北鬥/GPS定位等多功能于一身,實作車輛司機行車狀态檢測、路況輔助預警、排程系統、視訊監控等相關保障。

2.線——智慧倉儲

大華DWS多面讀碼系統,實作OCR條碼識别、體積測量、包裹稱重及資料結果同步,提升包裹識别效率及準确率;大華物流機器人系列已實作自适應、自動規劃路線,有效提升場地使用率和貨物運輸效率。

3.面——智慧園區

大華HOC智慧物流解決方案,重新定義“人、車、貨、場”四個對象,包含數字化格口、數字化月台、車輛排程等解決方案。協助企業物流增進資訊資料化和管理精準化水準;大幅提高物流營運效率,并節約人工成本。

(二)落地産業園,簽約快遞商

2017年,占地510畝、位于杭州市富陽區富春江邊的大華智慧物聯網産業園投入營運。三年時間,已成為大華智能制造産業基地與現代化物流中心的旗艦樣本。

2018年,大華與申通簽署合作,圍繞着快遞生命周期全程可視化,推進申通智慧物流建設。

2019年,大華和韻達聯手,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共同探索快遞倉儲創新應用。

被美國打擊的這五家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原來都已進軍智慧物流

(三)物流技術服務國際化布局

2021年3月4日,大華科技簽約圓通,上馬雙向次元的合作。

1.計劃利用後者海外營運網絡優勢,以整體性快遞物流解決方案,抱團外拓、搭船出海。

2.利用各自産業優勢,基于機器視覺、人工智能,推進智慧内場操作監控、智慧月台、智慧外場管理系統、無人分揀裝置等智慧物流系統建設。

後續:美方再起波瀾

截至發稿前夕的12月16日晚,掌鍊獲悉,美國商務部仿效其财政部所施伎倆,将34家中國實體納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entity list)。

被美國打擊的這五家中國人工智能企業,原來都已進軍智慧物流

如圖,供應鍊上遊企業如:國産GPU——長沙景嘉微、電子元器件——福建火炬、高功率半導體設計——陝西亞成微、安全控制晶片——上海愛信諾航芯、海康威視旗下——海康微影、華為系海洋海纜——華海通信,等等,被列其中。美方竟信口給出理由:竊取技術、威脅國安。

這一舉動,無疑讓如履薄冰的中美關系再添陰霾。

而近年來,中國科技企業在制造業供應鍊前端的發力,自然不容任何人小觑。

編輯:曉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