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夜讀】心有千千結,筆底湧波瀾丨楊平

【夜讀】心有千千結,筆底湧波瀾丨楊平

認識楊治春是前幾年的事,但在20世紀80年代我就讀到他的詩了。他當時在江津師範學校讀書,是綠島文學社的骨幹成員。雖然那時我們沒見過面,但我對他的作品相當熟悉,時隔多年後,我們見面交談時,有一種心心相印相見恨晚的感覺。

楊治春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他對文學創作十分虔誠和執着。為了家鄉文學的振興和繁榮,他團結白沙一幫文朋詩友辦刊物、做平台、組織各種文學活動。為籌集經費,到處募捐,有時還自己掏錢。這種精神令我十分感動和敬佩。

楊治春是一個柔情似水又熱烈如火的詩人。在江津詩壇,他不是新人,而是寫詩多年的“老手”。這麼多年來,他辛勤筆耕,創作的詩歌數量可觀。這次,他把自己的詩歌精選成集,取名《相思如雪》,既是他自己多年來的一次創作總結,又是我們江津詩壇的一大收獲。

詩集《相思如雪》共分為“相思如雪”“春天,一個聞花的姑娘”“栀子花開”“靜聽雨落”和“夢裡山河”五部分,收入詩人230多首詩歌,詩人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面對世界,與之對話,向我們闡釋、建構自己領悟的世界。讓我們在酣暢淋漓的閱讀中,獲得了一次全新的詩歌享受。

他寫夜色:天地無力抗拒夜色/往事,把一杯酒醉得一塌糊塗;他寫思念:親愛的,你不在時/一根煙把夜晚燒了/一床被把白天睡了/廚房的煙火沒了/房子空了;他寫痛:有哪一種痛/抵得過午夜夢回/萬籁聲聲/輾轉到天明;他寫時光:時光是可以折疊的。羅丹說過:“藝術說到底是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抒情是詩歌的本質特征,詩歌是心靈和情感的表達。可以說《相思如雪》中的題材是多樣的,情感是豐富的,愛情、親情、鄉情等充盈其間,讓我們感覺到這本詩集沉甸甸的。愛情是人類永遠的主題,古今中外無數詩人歌詠愛情的詩篇浩如煙海。楊治春不愧是多情的男兒,寫了很多愛情詩,收入《相思如雪》的愛情詩就不少。目前,江津有三位寫愛情詩的好手。一個是施迎合,一個是戎子,一個就是楊治春。他們三位寫的愛情詩各具特色。施迎合深情而熱烈,戎子含蓄而纏綿,楊治春清新而婉約。

看看他筆下的愛情:

《十月愛情》:夜晚走不出黑色的疆域/臉龐無法泅渡淚水。《刁》:我點燃一支煙/你就在霧裡袅娜/我喝一壺酒/你就在我夢裡缥缈。《我以隐藏的方式說愛》:我看見她哽咽着/說不出/愛/正如我的沉默/愛/說不出口……這些詩,感情自然真摯,不做作,不矯情。詩人始終在努力追求一種本真和樸素。我很欣賞他這麼多年來,沒有受到詩壇這樣詩派那樣主義的幹擾,一直堅持自己的創作道路。

在詩集《相思如雪》中,語言運用輕松自如,娴熟老道。這跟他多年的寫作練習不無關系,也是他寫作達到一種高度的展現。他可以讓一首詩畫面美、動感足:秋風拂動葉子的晚霞/你揚臉轉圈,揮舞的手/攪落漫天花雨/紅紗巾飄起來。他可以讓一首詩潔淨而透明,透明而香氣撲鼻:水洗過的事物/多麼潔淨,一朵花開得透明/香氣也透明。他可以讓一首詩像鉛一樣沉重:它把自己放在雨中,就像放幹體内的血/一頭孤獨的狼,注定承擔心底的滄桑/半夜的時候,我看見它來到山谷/嗚……/它悲憤地引頸長嗥。

《相思如雪》中好詩多多,佳句連連。如《茶山的姑娘》:總有一抹是亮眼的/比如這片湖/它盛下所有的安靜/月亮再彎/也彎不過一道傷口/月亮再圓/也圓不過滿滿的思念/風起的時候/所有的窗戶/都開向自己的心口……這些句子随處可見,俯首即拾。我們不得不為詩人的神思妙句拍案稱奇、擊掌喝彩。

楊治春的一些詩充滿了人生感悟和哲思,在讓我們感覺到沉重和疼痛的同時,還給我們深深的思考和啟迪。如《舊時光》《行走在雲翳的背後》《一隻鳥站在樹尖上》《三十年後見到你》等。如《舊時光》:有時,我們懷念一事物/又想象一事物/沒留意來路,也不知歸途/徒然懵懂着歲月。《行走在雲翳的背後》:我看見流水沖激沙石撫摸沙石/我看見花朵經受風雨熱愛風雨。楊治春的有些詩沒有停留在人生的喟歎上,他把它們作為一種自省或自贖的方式,如《世事一場大夢》:隻因一場大夢/因夢而生/因夢而滅。《求一片月光,贖我的罪孽》:我看見一個影子/踩着路燈的呻吟/伸着的手掌,求一片月光/贖着它的罪孽……這些詩句,隻有經曆過一種磨難,才會如此刻骨銘心。楊治春的這種感悟和哲思、自省和自贖,讓他的詩放射出一種理性的光輝。

楊治春無疑是一個具有悲憫情懷的詩人。他的詩視野寬闊,意蘊綿長,讀他的詩,猶如跟他一起愛恨情仇,跟他一起探究生死、離合、悲憫、寬恕等人生主題。有他的詩歌做伴,人生旅途就不會寂寞和孤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