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東西(公衆号:chedongxi)
作者 |Alice
編輯 |曉寒
車東西12月17日消息,據外媒The verge報道,昨日,通用汽車宣布旗下自動駕駛公司Cruise CEO Dan Ammann即将離職,Cruis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Kyle Vogt将擔任臨時CEO。

▲左起:Cruise聯合創始人Daniel Kan、Kyle Vogt以及CEO Dan Ammann
通用汽車方面并沒有透露Ammann離開的原因,隻表示Ammann是為了“尋求其他機會”,而Cruise的發言人也對此不予置評。
今年四月,美國第一大自動駕駛公司——谷歌Waymo宣布了CEO離職的消息,引起自動駕駛圈的密切關注。
業内有分析認為,其CEO離職的核心原因是研發投入過大,但該公司卻遲遲無法在商業化上有所突破。
Cruise作為美國第二大自動駕駛公司,在幾個月後竟然也步了Waymo的“後塵”,頗讓人意外。目前官方并未給出離職原因,但從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态勢來看,商業化落地困難大機率也是一個關鍵因素。
一、曾是主心骨人物 帶領Cruise迅速發展
Ammann曾是Cruise的主心骨人物,為公司的發展做出了不少努力。
2016年,通用汽車收購了Cruise,以加快其自動駕駛汽車的開發項目。時任通用汽車總裁的Ammann負責了此次收購,之後他又擔任了Cruise的CEO。
2020年,他主導推出了Cruise的第一款自動駕駛車型Origin。同時,在他的上司下,Cruise趁熱打鐵,收購了自動駕駛初創公司Voyage,公司規模再度擴大。
▲Origin自動駕駛汽車
在他的帶領下,Cruise獲得了多家機構投資,2018年10月,本田宣布計劃在12年内向Cruise投資27.5億美元(約為175.1億元人民币)。此外,Cruise還從日本的軟銀願景基金和T.Rowe Price籌集了資金,公司的估值達到了190億美元(約為1210億元人民币)。
今年早些時候,Cruise公司表示,其目标是到2030年,其自動駕駛汽車的規模要擴大至100萬輛。
不過Cruise的發展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早在2017年,通用汽車就宣布了計劃在2018年初在紐約測試自動駕駛汽車,但2018年5月,Cruise釋出聲明表示未獲得政府的測試許可,這一測試計劃告吹。
無獨有偶,2019年,Cruise又釋出了一則聲明,決定推遲當年在舊金山推出Robotaxi服務的計劃,并且沒有宣布新的推出日期。外媒推測,這項服務可能将在2022年推出。
不過,在經曆了諸多波折後通用汽車還是對Cruise發展充滿信心。
12月16日,通用汽車在官網的一則資訊顯示,通用汽車堅定地緻力于實作自動駕駛汽車零碰撞、零排放、零擁堵的願景,自動駕駛技術将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
通用汽車表示,在通用汽車的帶領下,Cruise目前已經占領了自動駕駛拼車服務的上司地位,并為通用汽車股東和Cruise的小股東們創造了巨大的價值。未來,通用将與Cruise攜手,在自動駕駛共享出行和送貨之外的領域,謀求更大的發展。
二、自動駕駛面臨諸多挑戰 不止一位CEO離職
目前自動駕駛行業正在迅速發展,同時也面臨着巨額投入、大規模傳遞困難和獨立研發走不通以及嚴格的監管審批等種種挑戰。
Ammann是最近一位從自動駕駛公司離職的CEO,此前谷歌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Waymo也宣布了CEO離任的消息。
今年4月,John Krafcik宣布卸任Waymo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他從2015年起加入該公司,幫助Waymo轉型,Krafcik主要負責Waymo從谷歌内部一個自動駕駛項目“Project Chauffeur”向獨立公司的轉型。
在他任職期間,Waymo與多家汽車制造商建立了合作夥伴關系,在亞利桑那州推出了一項配備完全無人駕駛汽車的區域叫車試點,并将業務擴充到了卡車運輸和最後一英裡傳遞。
▲Waymo無人駕駛汽車
結語:自動駕駛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随着智能汽車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玩家都入局了自動駕駛,自動駕駛行業競争加劇。
無人駕駛技術需要搭載大量的傳感器和計算軟體,其機關成本巨大,每輛車的成本可能高達30萬~40萬美元(約合人民币191萬元~255萬元),研發成本高、成本回收難是目前自動駕駛公司的巨大挑戰。除此之外,監管、如何保證絕對的安全性也是自動駕駛公司們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自動駕駛關乎生命安全問題,不能一蹴而就,其發展的路還很長。不過随着自動駕駛技術的不斷突破和監管的不斷完善,消費者将逐漸獲得更安全、更便捷的出行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