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成長的發生是花開,是殼破,是從17歲的23點59分到18歲零點的那個秒鐘的擺動,是回望的過往,在記憶裡定格的那些瞬間。
12月17日,由中國青年報聯合騰訊音樂共同出品的青年心理及情感治愈音頻節目《時光留聲機》正式上線。
回望過往青蔥歲月,講述難忘成長故事,定格珍藏情緒漣漪,一場全新的聲音療愈之旅即将如約而至。

網友故事
我,是一個特别愛和自己反複較勁的人。考試總想考滿分,工作總要争第一,凡事力求盡善盡美,就連不知何時在臉上冒出來的一顆痘痘,都能讓我心煩意亂很久。
“時刻追求完美的自己”,仿佛成了一個不給我絲毫喘息餘地的魔咒,在我二十多年的人生裡如影随形,是它,給我帶來了閃閃發光的履曆;也是它,曾讓我無數次身心俱疲。
和朋友敞開心扉徹夜漫談之後才發現,這麼久以來,我好像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兒:其實悅納自我也是成長大考裡的重要課題,但過程真的好艱難啊。
—— @貓貓的名字叫旺财
楊倩分享
小時候,總以為自己無所不能,畏懼平庸寡淡的人生。長大後才發現,承認自己的能力邊界,不被外在标簽與期待裹挾,敢于面對真實的自己,才能更從容自在地過好每一天。
這種心态的轉變是怎樣發生的呢?
接下來,你會聽到一個如何與不完美的自己焦灼對抗,最終握手言和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楊倩,很高興以這樣的方式和聽衆朋友們聊天。
先說個小插曲,其實一開始,節目編導就覺得我分享的這個故事主題過于“凡爾賽”,但我想在這裡很真誠地和大家解釋:我仔細回憶了迄今為止的射擊生涯,真心覺得能接受自我的不完美,才是我作為運動員成長的關鍵。
故事可以從2010年說起。
那年,我11歲,入選了甯波體育運動學校射擊隊。當所有的好奇和興奮都還沒來得及慢慢消化的時候,我就要開始直面高手如雲的競技場了。
如果說,我一點兒也不緊張不害怕,那肯定是騙你的,因為我時常怕得想轉頭跑掉。
那時候感覺很丢人,但現在回想起來,又覺得承認并正視自己的恐懼,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其實,在訓練初期,和那些大快人心的小說情節不同,沒有彈無虛發、百步穿楊的過瘾橋段,隻有無窮無盡的枯燥和單調。
當時,作為初級運動員的我,開始有心觀察并模仿前輩們的表現,在過程中反複試錯與磨合,并總結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訓練與比賽方法論,每天都想着要怎麼樣才能朝着更高水準前進一步。
我有一個陪伴了我很多年的習慣,那就是堅持把每一場練習與比賽的狀況與所思所想,化成文字記錄在訓練筆記本上。
每當我解決了新問題,老毛病又犯的時候,我總會翻翻筆記,找找類似的狀況,看看當初自己是怎麼解決的,以及反思現在是否有更适合的方式來面對同樣的問題。
再後來,當我比賽狀态越來越好,經常能拿下第一時,我對自己的要求也慢慢拔高了。尤其是剛考入清華大學的那陣,我能明顯感覺到有一種向上的張力在抓着我飛快地往前跑。
于是,我在心底告訴自己:楊倩,你隻許前進,不能倒退半步。然而,事與願違。
當我懷揣着滿腔壯志豪情備戰奧運時,有一天卻突然發現,一切好似都凝滞了。自己好像再怎麼努力也打不出理想的成績了,可怕的是,甚至還有逐漸倒退的趨勢。
不得不承認,那時的我,是真的慌了,不明白為何自己想要攀登巅峰,卻反而墜入谷底。
當所有的沮喪、焦灼與質疑全都一溜煙兒地跑過來時,我選擇了用苛責自我來對抗焦慮。
打不出巅峰時期的理想環數,那就以最高标準來要求自己,一槍接着一槍地練,練到自己滿意為止。
然而,換來的卻是反複受挫的惡性循環。
那時候,每天盤旋在我腦海裡最多的問題就是:楊倩,你為什麼現在這麼糟糕?你到底還行不行?什麼時候才能好起來?
很顯然,我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是以,那時我常常是從懊惱的情緒走出來後,又陷入深深的自責和自卑當中。
現在,再次複盤那段長達一個多月的瓶頸期,才發現,其實并不是自己不夠好,而是當時進步的速度沒有期待中的那麼快罷了。
是我把自己框得太死,太注意每一次成績和結果的完美,束手束腳,反而影響了發揮的穩定性。原本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到更大的區間,調整綜合狀态,卻被過度追求完美的心态局限在了細節動作中。
如果時光能倒流,我會告訴那時的自己,不妨就坦然接受狀态暫時低迷的事實吧,不必苛責次次完美,不必要求事事順意。
允許自己緩慢進步,允許成績偶爾波動,追求總體穩定發揮,全力以赴就好。至于能不能拿冠軍,等我認認真真打完自己比賽的最後一發子彈時,自然能見分曉。
而走下領獎台後,一切也都将歸零。
射擊比賽永遠都是在和我自己比,與自我的瑕疵、缺憾和不完美博弈。
或許我的這段人生經曆,也能與文章開頭的網友@貓貓的名字叫旺财 分享的故事首尾呼應。
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都能卸掉心頭那些卸掉彎彎繞繞的枷鎖,與自我和解,接納自我,悅納自我。
既能奮力追逐置于山巅的榮耀與輝煌,也能灑脫坦然地享受暫時的自我低迷。
不必過度焦慮,因為“不完美”本就是生活的自然狀态,而“不完美”的我們也一樣值得被愛。
這裡是由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與騰訊音樂共同出品的音頻節目《時光留聲機》。
在最後,想跟大家分享一首歌《入海》,讓時間回答成長,讓成長回答夢想,讓夢想回答生活,讓生活回答你我最真實可愛的模樣。
出品人:張 坤 史力學
總監制:毛 浩 趙 倩
總制片:闵 捷 付豪傑
監 制:王俊秀
策劃人:丁汪敏 郭俊堃
編 導:袁 瑞 黃丹玮
統 籌:範冬甯 李雪靜 張飲水
文 案:黃丹玮
宣 發:蔡家奇 黃子甄
嘉 賓:楊 倩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來源:中國青年報用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