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注|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英譯對外傳播的政策

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為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政府和出版機構十分重視我國當代文學作品的英譯及其對外傳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然而,這些譯作在傳播的深度、廣度、效度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迄今為止,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的英譯尚未實作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深度跨越。究其原因,這一現象固然是由于中西方意識形态的差異以及西方強勢文化體系對中國文學的漠視,更為重要的是由于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英譯傳播形式單調、主體單一。

關注|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英譯對外傳播的政策

根據現代傳播學原理,話語傳播形式包括物質形式和符号形式。前者是指多邊或雙邊會議或其他相關活動,如學術會議等,後者是指包括書面形式和口頭形式在内的文字形式和包括影像資料和圖檔資料在内的多模态形式。目前,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英譯的傳播仍以符号形式的文字媒體為主,較少采用影像、圖檔等多模态形式。雖然一些當代文學作品改編成影視劇,但閱聽人基本為國内觀衆。而且,改編成影視劇的當代中國文學作品英譯本的數量不多,尚未形成規模效應,海外影響力弱。而專門面向海外閱聽人的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英譯的繪本、漫畫本以及相關影視劇更為少見。此外,中國當代文學英譯的傳播很少采用物質形式。雖然國内經常舉辦關于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英譯與傳播的相關學術會議,但參與者多為國内學者、譯者、出版界和相關從業者,較少邀請國外知名學者參與,而在英語國家很少召開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的學術會議,也很少在英語國家舉辦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英譯圖書推介會和讀者見面會等。

此外,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英譯的傳播主體通常包括國家機構、民間團體和高校、企業和學者等。應當指出,不同傳播主體具有各自的優勢,能夠在中國當代文學英語傳播中發揮不同作用。學者的權威性雖然不及國家機關和其他組織和團體,但其宣傳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然而,我國當代文學作品英譯的傳播主要依賴國家機構和國外出版機構,很少發揮其他傳播主體作用,其結果直接導緻這些英譯本對外傳播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國家機構側重文學作品的思想内涵,側重中國對外形象的主流傳播。作為國家機構譯介的主要途徑,《中國文學》和“熊貓叢書”翻譯了近千部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并出口至海外,但很多譯作往往無人問津。國外出版社在翻譯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時,往往為了滿足讀者的獵奇心理,迎合主流詩學傳統的“寓言反諷”等價值理念,而漠視作品本身的文學價值,容易造成讀者對于中國當代文學的畸形解讀。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認為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英譯的傳播可采取柔性傳播、多形式傳播和多主體傳播等政策,卓有成效地提高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英譯傳播的效果。

柔性傳播政策

柔性傳播政策是指采用含蓄迂回的方式進行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英譯傳播。由于中國和英語國家在政治體制、意識形态、價值觀念等方面存在很大差異,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英譯的傳播應采取柔性傳播的政策。首先,在選材上,我們可以選擇具有世界意義的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進行翻譯,這樣可以增加中國文學作品與國外閱聽人之間的文化接近性與認同性,拉近二者之間的心理距離。其次,在英譯過程中,除文本因素外,譯者應将目标讀者的閱讀習慣和接受心理作為翻譯的重要考量。在保留原作文學價值特色的同時,盡量減少翻譯文本的異質性,減輕譯本為讀者帶來的文化陌生感和沖擊,增加譯本的閱讀友好性與親密感。

多形式傳播政策

多形式傳播政策是指采取物質形式和符号形式相結合的傳播,向國外閱聽人傳播中國當代文學作品,以多角度、立體式地擴大閱聽人覆寫面。物質形式直覺、生動,往往會在較短時間内産生影響。積極舉辦相關學術會議、文學節、書展等國際性活動,鼓勵中國當代文學作家出席國際性文學活動、讀者見面會等交流活動,進而擴大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的影響力。在符号形式上,利用各類新媒體傳播媒體,加強影像、圖檔等多模态符号形式的傳播。我們可針對不同英語閱聽人群體,出版内容難度分級且生動有趣的中國當代文學英譯彩繪本和漫畫本等。我們還可以加強由中國當代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的影視劇譯制工作,争取這些影視劇在英語國家電影院上映,或在英語國家電視台播出。此外,還可以加強與英語國家媒體的合作,出品有影響力的當代中國作家的紀錄片或采訪影片,在更廣闊範圍内傳播中國當代文學和當代文化。

多主體傳播政策

多主體傳播政策是指發揮國家機構、民間團體、高校、企業和學者等多個傳播主體在中國當代文學英譯傳播中作用的政策。我們可以依托國家機構組織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的英譯與出版,與國外出版社開展合作,借助國外出版社的平台優勢和影響力,擴大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英譯的影響力和閱聽人面。高校可以利用為留學生開設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課程,組織留學生參與中國當代文學作品的學習交流活動,加深其對中國文學以及中國文化的認識與了解,以培養潛在目标讀者。企業可以通過拍攝電影、電視劇或組織圖書展銷會等形式,積極參與中國文學作品英譯的對外傳播。學者不僅可以在國際學術會議或國際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宣傳中國當代文學的價值與魅力,而且還可以組織國際學術會議,邀請國外學者就中國當代文學開展深入的學術交流,對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英譯進行宣傳介紹,吸引更多讀者。

綜上所述,作為世界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英譯的對外傳播對于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當代文學作品英譯的對外傳播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與成效,但作為一種跨語言、跨文化、跨地域、跨時間的實踐活動,中國當代文學英譯的對外傳播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如傳播形式單調、傳播主體單一等。為此,我們可以采取柔性傳播、多形式傳播和多主體傳播等政策,以推進中國文學作品英譯的對外傳播由“走出去”向“走進去”的轉變。

(作者機關:上海外國語大學語料庫研究院)

關注我們

繼續閱讀